彭倫華
(重慶萬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外科,重慶萬州404000)
老年膽結石88例臨床治療分析
彭倫華
(重慶萬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外科,重慶萬州404000)
目的研究老年膽結石手術臨床治療方法與療效。方法選取2013~2014年在該院進行膽結石治療的老年患者88例,均通過病情確診符合手術要求,并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均采用一般保守治療;而觀察組均采用手術治療。對比分析2種方法的治療療效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3.18%(41/44)]高于對照組[68.18%(30/44)],而并發癥發生率[6.82%(3/44)]低于對照組[18.18%(8/4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對一般保守治療而言,手術治療具有并發癥較少、治療效率較高的優點,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膽結石/治療;膽結石/外科學;老年人;手術后期間
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膽結石的發病率要遠遠高于其他疾病,而對于膽結石的發病并無年齡限制。因該病產生主要源于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所以對于老年患者來說,該病對患者的身體機能及抵抗力產生影響,進而也導致較高的死亡率[1]。而一般的保守治療雖然能夠暫時控制膽結石的惡化,但是很容易引發并發癥,而且治療不徹底則會出現結石的殘留,也是目前膽結石臨床治療中亟待解決的一大重要問題。本研究中,本院對44例老年膽結石患者采用手術治療,效果較好,現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2014年來本院進行膽結石治療的老年患者88例,均在入院前通過病情確診,并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16例;年齡61~82歲,平均(71.3±2.5)歲;發病周期16 d至7年,平均(2.1±1.6)年。對照組中男26例,女18例;年齡59~78歲,平均(70.8±2.5)歲;發病周期1個月至9年,平均(1.9±1.2)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周期比較,差異均為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手術治療方法。將患者按照具體情況劃分為分期手術及急診治療兩類,而患者則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形進行治療。術前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如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同時對患者依次進行膽囊造屢、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取石或膽腸吻合等各類手術。例如吻合手術,可以劃分為兩類:膽總管十二指腸手術與空腸膽管間置十二指腸等吻合手術。(1)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手術具體操作:醫生首先需要將患者腹膜割開,同時找出其尾部[2]。若無法一次完成,則可以分為多次操作。而割開順序主要遵循由頭向尾進行操作;(2)空腸膽管間置十二指腸吻合手術具體操作:首先選擇橫結腸系膜的右側操作,同時對于已經打開的戳孔,選擇其中不含血管的孔移動至肝臟之下,同時在快到屈氏韌帶的位置,對含血管的空腸進行切除手術,然后開始縫合,縫合方向需要按照腸道運動方向,然后再縫合空腸的切口及十二指腸之下的切口。而對照組患者則采用保守治療,即選擇頭孢西丁靜脈注射,每天1次,每次5 mL即可,可根據患者情況加入生理鹽水及葡萄糖溶液,治療1周。如患者病情得到較大控制,則可口服消炎利膽片配合治療,每天3次,每次4片[3-4]。
1.2.2觀察判定標準
1.2.2.1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患者癥狀消失或結石消除;顯效:患者癥狀減輕或結石減小;無效或惡化[5]:患者病癥無變化或出現惡化,同時結石體積不變或變大。治療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2.2.2并發癥情況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主要包含感染及膽管損傷等[6]。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遠遠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膽結石屬于目前臨床常見的一類疾病。雖然目前對于膽結石具有一定的治療方法,但是由于其形成原因比較復雜,也因為治療欠缺科學性,往往會引發較多的問題,如術后復發及產生各類并發癥[7]。而對于老年膽結石患者,因其是糖尿病發病的高危人群,且治療難度大,讓治療效果大打折扣。有相關調查資料指出,膽結石形成也與患者的年紀存在較大的關系[6]。而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最大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腹部劇痛甚至腫脹情況[8]。膽結石患者往往會在飲食后出現膽囊收縮,最后產生膽汁,但是由于患者膽囊位置出現偏離,進而產生劇烈摩擦引起刺激。大約有15%患者雖然患有膽結石,但無劇烈疼痛的癥狀,所以很難在早期被發現。目前對于膽結石的治療還得遵循預防原則,而治療只是針對嚴重的膽結石癥狀進行減輕和消除,以達到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9]。
本研究主要就一般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兩類[4]方法進行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相對于傳統保守治療而言,手術治療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1]師恒偉.老年膽結石48例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8):108-109.
[2]劉兵.手術治療55例老年膽結石的臨床療效[J].求醫問藥,2012,10(6):626-627.
[3]顧水兵.230例老年膽結石患者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3):534.
[4]玉懷安,王青.外科手術聯合藥物治療老年膽結石患者60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4):4908-4909.
[5]李錦良.老年膽結石82例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5):73-74.
[6]余興旺.老年膽結石患者圍術期臨床處理560例體會[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28(4):113-115.
[7]張應貴.手術治療老年膽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18):86-87.
[8]劉作民.38例老年膽囊結石患者于術治療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5):119-120.
[9]林樹春.老年人膽囊結石的診治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0):214.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9.033
B
1009-5519(2016)09-1372-02
(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