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做人做表率
安徽省南陵縣金谷糧油收儲有限公司劉弋明
全國糧食系統(tǒng)傳承“四無糧倉”精神先進個人

劉弋明,今年54歲,在糧食部門工作已有三十多年,先后擔任過糧站糧油保管員、分站長,現在是南陵金谷糧油收儲有限公司園區(qū)庫的一名糧油保管員。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收獲了許多榮譽,如多次榮獲市、縣糧食部門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6年被安徽省糧食局評為2004~2005年度全省倉儲工作先進個人。榮耀的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些榮耀無時不在激勵著他,鞭策著他,鼓勵著他,讓他在奮力拼搏的人生軌跡上,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
劉弋明對糧食行業(yè)有著特殊的感情,他的父親就是一名糧食工作者。他耳濡目染,很早就明白了“寧流千粒汗、不壞一粒糧”的含義。參加工作后,他傳承了老一輩糧食人的優(yōu)良作風,不僅在思想上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行為上遵章守紀、服從領導,更能在工作中吃苦耐勞、一絲不茍。他深知糧食保管工作的崇高,常說:“糧食保管不僅僅關系著單位和個人的利益,更代表著一分榮耀與責任,而糧食保管工作的最終目標就是安全保糧。”所以他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特別注重工作細節(jié),始終堅持“一三七”查糧制度,努力做到“四勤”,保證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都緊緊圍繞安全保糧這一最終目標來進行。
“為人表率,廉潔奉公”、“做事先做人”是劉弋明的人生信條。他始終堅持廉潔自律,杜絕了在糧食收購、出庫過程中“人情糧”的出現;“為人真誠、與人為善”是他的處事原則,堅持“只有自己一身正氣,才能敢碰硬;只有自己兩袖清風,才能服大眾;只有自己為人表率,才能有為有位”。在擔任分站長的幾年中,他始終是上班的第一人和下班的最后一人,幾千個日子里,刮風下雨、嚴寒酷暑都是如此。
作為一名普通的糧食保管員,他知道光有工作經驗是不夠的,還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努力提高工作技能,才能勝任本職工作。不但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科學技術,更要借鑒別人的成功方法,并總結運用到實際工作來。在分站工作期間,由于倉儲條件十分落后,倉庫密閉性能極差,給糧食機械通風和熏蒸殺蟲帶來諸多不便。有時為了保證糧食儲存安全,只能采取長時間通風的方法。可這樣做耗用了大量人、財、物,給國家和單位帶來了巨大的浪費。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劉弋明決定借鑒山西省吉安縣的先進做法,采用塑料薄膜進行整倉壓蓋。他和幾名同志在全縣率先開展起來,成功解決了倉庫密閉性能差這個問題,同時還將這一方法靈活運用到熏蒸殺蟲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為社會節(jié)約了資源,為單位節(jié)約了開支,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
回顧多年的保管工作,從老式的“人字倉”、“蘇式倉”一步一步發(fā)展到今天的“高大平房倉”,倉儲條件提升了不知多少倍,但劉弋明卻絲毫不敢大意,思想上依然堅持“一符四無”標準,因為他深深地知道一個保管員在工作中所承擔的責任。也正因為如此,在他從事糧食保管工作的三十多年中,未發(fā)生一起糧食安全責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