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煜
【摘 要】在兒童成長階段,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要。一個好的教學方法會起到重要作用。通過一份針對性的教案,進行色彩化教學,豐富了孩子們的視野,也提高了孩子對音樂的積極性,改善兒童音樂教學。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兒童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學習內容,提升孩子在音樂花園中自主的學習和運用能力。
【關鍵詞】針對性教學;色彩化;趣味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214-01
如今,音樂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我國中小學教學實踐中,長期普遍采用的基本都是傳遞——接受這種教學模式,也有很少一部分教師會開展以學生自學為主的教學。因此,我國對音樂教育的模式應當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
國外的教學方法,強調音樂的“動”。先用心感受音樂,用再身體各器官來表達音樂。達爾克羅茲說:“音樂來自人類的情感,這種情感往往通過人的身體動作表現(xiàn)出來,因為人的身體中,包括發(fā)展體會分析音樂與情感的各種能力。”因此,我們對音樂的學習不應該只是學習鋼琴等樂器這些表面功夫,真正要學習的是感受人的一種體態(tài)活動。
一、找尋趣味性方法
音樂是有色彩的,一個作曲家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中形成了一定的風格,其作品也就有了一種或幾種典型的音樂色彩。例如,門德爾松的《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乘著歌聲的翅膀》。當孩子在傾聽這兩首作品時,可以一邊欣賞一邊問他:是不是有一種在森林里雨中漫步的感覺,好像身邊有無數(shù)墨綠色的植物環(huán)繞。作曲家貝多芬孩子應該很熟悉,但由于年齡原因和對音樂的理解,他的音樂思想不一定讓孩子容易理解。這時不如換一種方式說,有沒有覺得《命運交響曲》和《英雄交響曲》很有氣勢,就像深紅色和黑色。當孩子欣賞到《月光曲》和《致愛麗絲》的時候,可以問孩子:貝多芬爺爺?shù)倪@兩首作品是不是跟之前的風格完全不同,聽上去柔和很多,像白色中混合一點淡黃。有了對顏色的記憶,孩子們能夠對其對應的曲子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
通過色彩來引導孩子感受不同風格的音樂,不僅可以使孩子記住整首樂曲,還能夠使孩子在音樂世界中遨游,充分地發(fā)揮想象力,增進他們對音樂的理解。
二、制定方案
好的教學方法離不開好的教學方案,因此,針對孩子的音樂教學,應該更注重教學的趣味性,就比如創(chuàng)作一份趣味性教案,豐富課堂內容,增加孩子的樂趣。每一篇教案都是可以單獨使用的,內容充實,課堂互動交流頻繁,能夠充分地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紤]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我們采用“半玩半學”的方式,進行課堂比賽,小組合作等方法,配合著學習內容,在玩中學,并在課堂中及時消化學習內容,不給課后留疑問,達到課堂利用率百分之百。
我認為,現(xiàn)在的教學模式應該是以針對性教學為主,這樣不但能夠提高每個人的水平,也能更好地傳播與推廣,讓以后的音樂教學實現(xiàn)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
這種教學模式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點:
(一)系統(tǒng)定位
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發(fā)掘學生自己的特點,從而找到適合每一個學生的風格。我們可以從一些零基礎的孩子們入手,先不進行機械化的教課,通過音樂鑒賞,發(fā)掘每一個孩子的音樂潛能,讓孩子們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從而獲得一個明確的方向。在進行系統(tǒng)化定位后,再按照不同階段來教育孩子,因材施教。
(二)優(yōu)化課程
在常規(guī)音樂課程設置上,應該和小學音樂教育課程的設置相銜接。如在小學課堂里,我們可以在自習的時候,開展特色音樂課,讓孩子們可以學到在音樂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可以借此為學生們介紹一些好學的樂器,了解一些簡單樂理常識,達到“學好,玩好”,學以致用的效果。應該在探索中學習,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技能,不斷提高藝術能力,加深對藝術理解,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重點培養(yǎng)
把重點放在對學生感情的培養(yǎng)上,教材的建設也應該進行簡單的調整。就比如我們完全可以增加一些樂理知識在里面,不僅讓孩子們能夠豐富知識,還為他們以后學習音樂專業(yè)打好基礎。
一個學校的音樂教育與音樂教育活動是密不可分的,在學校中,音樂的教學又是充滿著制度化。在音樂文化中,音樂教育活動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需要與其它領域結合借鑒,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因為音樂教育離不開音樂文化,沒有了音樂文化,音樂教育也就變得黯然失色,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
趣味性教學方法正是抓住了兒童的心理,針對他們設計教學方式。這種方法不僅使音樂教學者的教學活動更加規(guī)范科學,也使學習者能夠接受到更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的音樂教育,對完善中小學生的音樂教學體系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馬東風、鄒愛民等.譯.音樂教育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基金項目:沈陽師范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51016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