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廣亮,楊文革,王 丹
(1.新疆農業大學管理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2.新疆農業大學中國語言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3.云南師范大學歷史與行政管理學院,昆明 650500)
我國煤炭產能函數的構建與煤礦工人安置政策建議——基于宏觀層面
杜廣亮1,楊文革2,王丹3
(1.新疆農業大學管理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2.新疆農業大學中國語言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3.云南師范大學歷史與行政管理學院,昆明 650500)
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煤炭產能嚴重過剩。基于此,我國政府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補”的政策,其中,去產能居于首位。而要實現煤炭產業“去產能”的戰略目標,則必須處理好煤礦工人的安置問題。鑒于此,首先介紹我國煤炭產能過剩的現狀,然后通過使用SPSS軟件來構建產能的生產函數法模型,并提出相關安置煤礦工人的對策建議。
生產函數法;煤礦工人;煤炭產業;安置對策
2016年兩會期間,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爆發了數萬煤礦工人上街討薪的事件,經過媒體的報道,震驚了全國。一時間,由于煤炭產能嚴重過剩造成煤炭企業普遍不景氣的現象,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關注。
為了詳細了解我國煤炭產能過剩的現狀,通過收集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煤炭行業信息網數據,可得圖1。

圖1 煤炭產能過剩示意圖
產能過剩,主要是指產能與實際產量之差。當差值為負數時,表示產能不足;當差值為正數時,表示產能過剩。通過三維柱狀圖,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國從2009年開始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并且產能過剩的數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生產函數是指產量與投入生產各要素之間關系的函數。在煤炭生產過程中,需要各種生產要素的投入。而把煤炭的總產能作為因變量,把投入要素量作為自變量,就可以得到關于煤炭的產能和投入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而用函數的形式表示出來。本文為了簡化分析,在數據采集的過程中,使用煤炭產能、煤炭行業人數和國家投資三個指標,分別用P、Q、K來表示,根據國家統計局及中國煤炭網相關數據資料,得出2006—2015年,相關數據(見下頁表1)。
把上述變量輸入SPSS17.0中,進行多元線性分析,設定F=0.05,可得下頁表2。
(一)模型概述
下頁表2中R=0.874,R2=0.764,調整后的R2為0.696,表明煤炭產能與從業人數和投資額存在著一定的線性相關關系。
(二)方差分析

表1

表2 模型匯總b
由表3可知,F=11.309,Sig.=0.006,即檢驗假設“Ho:回歸系數B=0”等于0.006,從而應該拒絕Ho,說明回歸效果較為明顯。

表3 Anovab
(三)回歸系數分析

表4 系數a
容差分別為0.558和0.558,大小適中,不是很小;方差膨脹因子VIF為1.793和1.793,數值不大,可以拒絕他們之間的共線性假設。最終得到模型:產能=3 435.682-4.786×從業人數+0.762×投資。
根據模型可以看出,產能數量與投資金額呈正相關的關系,與從業人數呈負相關的關系。
(一)減少對產能的投資,加大對煤礦工人安置方面的補貼
由于投資與產能增長成正相關的關系,增加投資會導致產能過剩境況的進一步惡化,這無異于雪上加霜,而且根據邊際報酬遞減規律,過度投資還會帶來資金的浪費(見表5和圖2)。

表5

圖2
從圖2中可以看出,隨著產能的增加,邊際產能呈現先增加后減小的態勢。在2011年,邊際產能達到最大值,隨后增加投資帶來的邊際產能是遞減的。因此,為了有效地利用現有資金,抑制煤炭產能過剩的進一步膨脹,政府必須減少對煤炭開采及洗選業的投資。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初步估計,在化解煤炭產能過剩的過程中,需要安置煤炭工人約130萬人。這不僅對煤礦工人自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門檻,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更是對政府在面對就業壓力時,執政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如果處理不好煤礦工人安置問題,就會激發一系列社會事件。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煤礦工人上街討薪事件,就為政府如何處理煤礦工人安置問題敲響了警鐘。根據國務院2016年發布的《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今年要關閉煤礦1 000多座,共計產能為6 000萬噸,并嚴格控制新增煤礦產能的審批。新增產能的嚴格控制,已有產能的減少,需要安置煤礦工人數量的增多,必然要求政府減少對產能的投資,同時增加對煤礦工人進行安置的財政補貼。
(二)逐步推進煤礦工人安置工作,加強對煤礦工人再就業的培訓
煤炭行業從業人數眾多,牽涉面較廣,影響較大,這就要求在安置煤礦工人時,需要遵循循序漸進、逐步推進的原則。然而在現實工作中,往往存在著推進速度過快、操之過急而導致的一系列不穩定的社會現象。通過對本文表1從業人數進行測算,可以得出表6和圖3。

表6 描述統計量

圖3
可以看出,偏度SK=0.479>0,分布具有右偏離的特性,而峰度K=-0.184,說明從業人數成扁平分布,數據的分布越分散。從圖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2014年和2015年煤炭行業從業人數的巨大差距,猛然下降了140多萬人。由于產業結構的調整造成需要安置如此多的煤礦工人,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另外,安置的煤礦工人需要通過培訓重新走向就業崗位,需要一個適應性的過程,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這就要求逐步推進煤礦工人安置工作,加強對煤礦工人再就業的培訓。
(三)開拓新的就業領域,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
煤礦工人安置政策的核心是促進煤礦工人重新就業,保障煤礦工人基本生活。而煤炭采掘業不僅是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更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國家在處理煤礦工人安置問題時,需要開拓新的就業領域,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
隨著煤炭開采技術的進步,煤炭產能隨著投資額的增長而增長,而與煤炭行業從業人數呈負相關的關系。因此,在進行煤礦工人安置時,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胡德進.超化煤礦分流安置富余人員的實踐與探索[J].煤炭經濟研究,2004,(3):65.
[2]江蘇安置首批安徽煤礦“去產能”企業職工[J].中國煤炭,2016,(4):38.
[3]汪少舟,丁贛萍.破產煤礦職工安置工作的難點與對策[C]//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2001.
[4]汪少舟,丁贛萍.破產煤礦職工安置工作的難點與對策[J].中國煤炭工業,2001,(3).
[5]黃燕瓊.煤礦企業破產后職工安置問題的思考[J].企業研究,2011,(12).
[6]李金萍,邱錫忠.國有煤礦關閉破產職工安置的實踐與思考[J].江西煤炭科技,2009,(1):94-95.
[7]農海沫.談煤礦企業下崗職工安置[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8,(3):14-17.
[8]李佰順.國有煤礦企業破產重組后職工安置辦法[J].現代企業文化,2011,(33):99.
[9]張強,何敬海,尹香舉.以穩定為中心 以維護為重點 搞好破產企業職工安置——關于門頭溝煤礦關閉破產中維護職工權益的調查[J].工會博覽,2001,(20):16-19.
[責任編輯吳高君]
F426.21
A
1673-291X(2016)25-0013-04
2016-07-08
杜廣亮(1987-),男,河南焦作人,碩士研究生,從事行政管理研究;楊文革(1967-),男,新疆庫爾勒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碩士,從事雙語教學與漢維語語法對比研究;王丹(1983-),女,河南平頂山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公共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