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菊 梁國鈞 王千秋 王 建
1157家醫療機構性病規范診療服務現狀調查
鄭志菊 梁國鈞 王千秋 王 建
目的: 了解醫療機構性病服務的現狀,為進一步提供更好的性病診療服務。方法: 2015年對全國各級醫療機構進行抽樣問卷調查,應用SAS 9.2軟件對調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共調查1157家醫療機構,結果顯示近3年參加性病診療培訓的醫生和性病實驗室培訓的實驗室人員的培訓率分別為53.0%和44.6%。70.8%的性病門診規章制度健全,94.0%的實驗室規章制度健全。芐星青霉素或普魯卡因青霉素配備率為70.4%。78.4%的醫療機構同時開展了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和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5.7%未開展任何梅毒的實驗室檢測項目。大多醫療機構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性病門診干預服務,如設置性病防治宣傳欄、張貼宣傳畫等。近3年梅毒實驗室質量控制合格率均在90%以上。結論: 近年來各級醫療機構性病規范服務的能力有較大提高,但在性病治療藥物儲備,醫務人員的培訓和針對性病就診者提供性病健康教育和干預服務的能力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醫療機構; 性傳播疾病; 規范診療
性傳播疾病能夠治愈,但在全世界范圍內,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仍在廣泛流行,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1]。醫療機構提供性病規范診療是性病防治的重要措施,及時發現、診斷和治愈性病,控制傳染源,以預防性病的傳播,也防止HIV通過性途徑的傳播[2]。為了解目前我國醫療機構性病診療服務的情況,進一步加強和推廣醫療機構性病規范服務工作,2015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在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中抽樣選擇了部分醫療機構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1.1對象 本調查在全國167個市(州)的530個縣(區)共調查了1157家醫療機構。其中公立和私立醫院所占的比例分別為85.1%和14.9%;省級、地市級和縣區級醫療機構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8%、36.9%和45.5%,皮膚性病專科醫院、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或婦產醫院所占的比例分別為7.5%、67.8%和17.2%。
1.2方法 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設計醫療機構性病(梅毒)規范診療服務現況調查問卷,內容包括醫療機構一般情況、性病檢測及規范診療、門診的健康教育和干預服務等。問卷由各地疾控中心統一發放,由各醫療機構皮膚性病科負責人及檢驗科負責人填寫,完成后由當地疾控中心收集、審核問卷,并逐級上報各省疾控中心匯總。至2015年11月,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和建設兵團疾控中心相繼完成了調查,并將數據庫上報給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數據庫,并對數據進行邏輯核查后應用SAS 9.2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1一般情況 在調查的醫療機構中,承擔性病診療的科室主要是皮膚科、性病科或皮膚性病科(79.1%)、婦科或產科或婦產科(36.2%)、泌尿科(16.3%)、其他科(21.2%)。
2.2醫務人員配備及培訓 在調查的醫療機構中,皮膚性病科醫生共4020人,平均每個醫院為3.86人,其他科室具有性病診療資質的醫生共4704人,平均為5.79人;其中高級、中級和初級技術職稱的醫生所占的比例分別為32.0%、38.2%、25.9%;近3年涉及性病診療專業的醫生參加性病診療培訓的人數共4877人,培訓率為53.0%。調查的醫療機構共有7606名性病實驗室人員,其中高級、中級和初級技術職稱的人員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4.2%、33.2%和44.6%;近3年參加各級性病實驗室培訓的人數共有3397人,培訓率為44.6%。
2.3規章制度的建立 調查的醫療機構中,70.8%的醫療機構所有的規章制度都健全,其中省級和地市級醫療機構、皮膚性病專科和綜合醫院、公立和集體醫院門診規章制度健全程度較高,均在60%以上,縣區級以下醫療機構和婦幼或婦產醫院的門診規章制度都健全的程度較低,其分別為42.3%和41.7%。調查顯示,75.2%(836/1112)建有性病門診工作制度,82.5%(916/1110)有首診醫生負責制度,94.4%(1064/1127)有門診日志登記與管理制度,97.0%(1095/1129)有疫情報告制度,87.8%(981/1117)有醫務人員上崗培訓與復訓制度,95.3%(1069/1122)有門診消毒隔離制度及污物處理制度。96.0%(974/ 1015)的實驗室建有標本管理制度,97.8%(1003/ 1025)有實驗室檢驗結果登記和管理制度,97.0%(995/1024)有試劑管理制度,97.0%(993/1024)有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和96.0%(980/1021)有生物安全與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2.4性病藥物儲備 調查的醫療機構中,不同的性病治療藥物有不同程度的配備,醫療機構配備程度較高的性病治療藥物為甲硝唑(83.5%)、阿奇霉素(81.7%)、頭孢曲松(81.5%)、阿昔洛韋(72.8%)和芐星青霉素(68.9%)等;配備程度較低的性病治療藥物為足葉草毒素(8.1%)、普魯卡因青霉素(11.3%)和米諾環素(19.1%)等。大環內酯類、抗滴蟲類、青霉素類、抗病毒類、頭孢菌素類、抗真菌類、四環素類、治療尖銳濕疣類和氨基糖苷類藥物的配備程度依次為86.5%、86.1%、85.5%、82.2%、81.5%、77.0%、44.4%、23.9%和19.8%。芐星青霉素或普魯卡因青霉素的配備率為70.4%,皮膚性病專科醫院的配備率較高,為96.6%,綜合醫院和婦幼或婦產醫院的配備率分別為69.8%和66.8%。不同級別、類型和性質的醫療機構芐星青霉素或普魯卡因青霉素的配備情況,見表1。
2.5實驗室項目開展情況
2.5.1梅毒實驗室檢測項目開展情況 調查的醫療機構中,94.3%(1091/1157)的醫療機構能夠開展至少一項梅毒化驗項目,其中78.4%(907/1157)的醫療機構同時開展了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和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86.0%(995/1157)的醫療機構開展了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其中47.5%(550/1157)的機構開展 RPR檢測,46.1%(533/1157)開展TRUST檢測,38.8%(449/1157)開展定量檢測;86.7%(1003/1157)開展了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其中52.9%(612/1157)開展 TPPA檢測,40.0%(463/ 1157)開展ELISA檢測,21.0%(243/1157)開展TP-免疫層析,14.1%(163/1157)開展TP-化學發光法;15.9%(184/1157)的醫療機構只開展了一類梅毒化驗項目,其中47.8%(88/184)只開展了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52.2%(96/184)只開展了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只有5.7%(66/1157)的醫療機構沒有開展任何梅毒化驗項目。
縣區級以下醫療機構只有78.2%開展了至少一項梅毒化驗項目,兩類梅毒化驗項目都開展的縣區級以下醫療機構僅有44.9%;縣區級醫療機構和婦幼或婦產醫院未開展任何梅毒化驗項目所占的比例分別為21.8%和6.0%,相對高于其他醫療機構;縣區級醫療機構和婦幼或婦產醫院只開展了一類梅毒化驗項目所占的比例分別為33.3%和18.1%,亦相對高于其他醫療機構。
2.5.2其他性病檢測項目的開展情況 73.1%(846/ 1157)的醫療機構實驗室開展了淋病的革蘭氏染色涂片檢查,39.0%(451/1157)開展淋球菌培養,10.7%(124/1157)開展淋球菌 PCR檢測;50.6%(585/ 1157)開展沙眼衣原體抗原檢測,14.7%(170/1157)開展沙眼衣原體的PCR檢測,見表2。
2.5.3實驗室質控 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別有80.4%(769/957)、81.6%(784/961)和 82.4%(791/960)的醫療機構參加了梅毒實驗室質量控制(國家級、省級或地市級),其合格率分別為94.4%(797/844)、94.5%(812/859)和95.2%(822/863)。
2.6健康教育及干預服務 調查的醫療機構中,有74.0%(832/1125)設置性病防治宣傳欄,68.5%(764/ 1116)張貼宣傳畫,88.5%(1001/1131)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詢服務,57.0%(637/1118)發放干預服務包,42.8%(474/1108)有安全套使用示意圖,26.9%(299/ 1111)有性伴通知卡,19.4%(215/1109)的醫療機構參與了針對高危人群的外展服務,見表3。有82.5%(912/1106)醫療機構對性病門診就診者進行了梅毒篩查,梅毒的平均篩查率為75.8%。縣區級以下的醫療機構對性病門診就診者梅毒篩查率只有56.3%,皮膚性病專科和綜合醫院的篩查率均在80.0%以上。

表1 不同級別、類型、性質醫療機構芐星青霉素或普魯卡因青霉素的配備情況

表2 醫療機構性病檢測項目開展情況

表3 不同類型醫療機構性病門診或候診區性病健康教育及干預服務情況
性病門診是醫務人員直接接觸性病病人的窗口,也是為就診者提供預防性病、艾滋病行為干預的最佳時機。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國醫療機構的性病服務無論在門診就診環境、規章制度的建立、醫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實驗室性病檢查項目開展及質控、治療藥物的配備,還是在門診提供的干預服務、針對性病就診者梅毒的篩查方面比實施的衛九項目時有了長足的進步[3]。
目前全國各地每年都開展針對醫務人員性病規范服務的培訓,部分省里還發放培訓合格證。按照國家規范服務的要求,取得培訓合格證的醫務人員可以從事性病診療服務工作[4]。本次調查也發現許多婦產科、泌尿科的醫務人員沒有參加過性病規范服務的培訓仍在從事性病診療工作,因此培訓工作仍然進一步需要加強和擴大范圍,另外建議培訓使用的教材應該與國家的最新性病診療指南同步。
性病門診就診者一般認為都是具有高危行為的人群,特別是男性就診者[5],目前在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的干預工作中很難涉及該人群。他們中的部分人有了癥狀或懷疑自己感染了性病會到性病門診去尋求服務,因此在門診開展針對就診者的健康教育和干預服務,可以增加該人群性病、艾滋病的預防知識,改變高危行為,控制性病的流行和傳播,預防艾滋病通過性途徑的傳播[6]。本調查顯示,通過多年的努力,性病門診干預服務已經逐步開展起來。從本次調查的情況看,干預服務的效果評估工作開展甚少。及時評估性病門診的干預服務效果對改進門診的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門診遇到復診的性病患者,在提供門診醫療服務以后,順便了解首次的干預服務效果,患者是否掌握性病、艾滋病的預防知識,是否能夠堅持安全套的使用,是否仍然存在高危行為,以便及時調整門診干預服務,使之更加有效和有針對性。調查也發現部分醫務人員出于獲取經濟利益的目的,以病人不配合、接診病人太多沒有時間、不知道怎樣開展干預工作等理由,不愿意承擔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不為就診者提供干預服務,錯失時機,因此此項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1]梁國鈞.性病防治培訓手冊-預防與干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6.
[2]Wu Z,Rou KM,Cui HX.The HIV/AIDS epidemic in China:History,Current Strategie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2014,16(3 Suppl A):7-17.
[3]段明月,吳尊友.衛生九項目總結與評估(艾滋病性病防治部分)[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216-217.
[4]梁國鈞.醫療機構性病防治指南[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24.
[5]王千秋,劉全忠,徐金華.性傳播疾病臨床診療與防治指南[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26-29.
[6]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Behavioral counseling to prevent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s: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Ann Infern Med,2008,149(7):491-496.
(收稿:2016-03-16 修回:2016-04-07)
Survey on the quality of STD care services among 1157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ZHENG Zhiju,LIANG Guojun,WANG Qianqiu,WANG Jian.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National Center for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Control,Chin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jing 21004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ENG Zhiju,E-mail:zhengzj@ncstdlc.org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D services at medical institu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STD care services.Methods:A survey with a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The STD care services institutions in all ever China was sampled in 2015.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survey were analyzed using SAS 9.2 software.Results:One thousand one hundred and fifty-seven institutions were selected.In the past three years,53.0%of doctors and 44.6%of laboratory technicians attended training course for STD services.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t 70.8%of STD clinics and 94.0%of laboratories were set up.Benzathine penicillin was provided in 70.4%of the institutions.Both non-specific and specific syphilis serological tests were provided in 78.4%of the institutions.However,no syphilis tests were provided in 5.7%institutions.Most medical institutions had certain forms of intervention services at STD clinics,such as bulletin boards and posters.In the past 3 years,90%of medical institutions passed the quality control program for syphilis laboratory tests. Conclusion:In recent years,the capacity of providing standardized STD services at different level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has been improved greatly,but effort in providing Benzedrine penicilli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ability in providing intervention services at STD clinics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medical institutions;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南京,210042
鄭志菊,E-mail:zhengzj@ncstdl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