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才
(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貴州563000)
軟通道微創介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廖世才
(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貴州563000)
目的探討軟通道微創介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選取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該院收治的5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6例。對照組患者實施硬通道微創治療,研究組采用軟通道微創介入治療。對兩組的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生活質量評分[使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隨訪6個月,評價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綜合比較。結果根據GOS評定,研究組患者恢復良好6例(23.1%),植物生存4例(15.4%),死亡1例(3.8%);對照組恢復良好5例(19.2%),植物生存5例(19.2%),死亡1例(3.8%),兩組恢復良好率、死亡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隨訪6個月,研究組的SF-36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軟通道微創介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與硬通道微創術效果相當,但在減少組織損傷、恢復神經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更具優勢,同時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顱內出血,高血壓性/治療;生活質量;腦出血;軟通道;硬通道;微創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嚴重的高血壓并發癥,且病情危急、進展快,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單純內科保守治療療效往往欠佳。傳統方法多采用開顱血腫清除術,但對患者的創傷較大,不利于術后康復。微創介入術是近年來臨床廣泛應用的手術方式,操作簡單,較開顱術損傷小,可顯著減輕繼發性腦水腫[1]。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5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硬通道、軟通道微創介入治療,并分析比較2種方法的療效和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腦出血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2],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將52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6例。研究組患者中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齡(55.07±7.32)歲;發病至入院平均時間(92.15±6.57)min;內囊出血12例,腦葉出血8例,小腦出血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齡(55.16±7.37)歲;發病至入院平均時間(92.20±6.61)min;內囊出血13例,腦葉出血9例,小腦出血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1.2.1.1研究組根據頭顱CT結果確定最大層面血腫中心為穿刺平面,以穿刺平面的最大長軸線,以同側額部的體表投影為穿刺點,以穿刺平面最大長軸線為穿刺方向。使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快速刺破硬腦膜,取一帶導引鋼針的引流管穿刺進入血腫腔,建立引流通道,使用一次性顱腦外引流器引流,分次注射尿激酶,使用生理鹽水3 mL稀釋5萬U的尿激酶液化,注入血腫腔,閉管2 h后放置腦室水平引流。術后復查頭顱CT,第3天即可拔管。
1.2.1.2對照組定位方法同研究組。使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選擇合適長度的YL-1型一次性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鉆顱,側管接5 mL注射器緩慢負壓抽吸,根據實際情況使用血腫粉碎器,閉管5 h后開放引流。術后復查頭顱CT。
1.2.2評價標準采用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標準對患者預后進行綜合評定[3]:(1)恢復良好。恢復正常工作、學習。(2)輕殘。輕度殘疾,生活自理。(3)重殘。重度殘疾,需他人照料。(4)植物生存。長期昏迷,呈去皮質強直狀態。(5)死亡。使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4]隨訪6個月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分為社會功能(SF)、活力(VT)、軀體疼痛(BP)、生理功能(PF)、總體健康(GH)、生理職能(RP)、情感職能(RE)及精神健康(MH)8個指標,每項滿分為100分。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GOS情況比較研究組患者中恢復良好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例;對照組恢復良好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例,兩組恢復良好率、死亡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GOS情況比較[n(%)]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2.3兩組患者SF-36各維度評分比較研究組患者SF-36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F-36各維度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SF-36各維度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維度RP PF GH BP VT RE SF MH對照組(n=26)25.22±8.86 32.65±10.53 27.33±8.08 34.56±8.15 31.46±6.85 30.67±8.46 33.43±8.09 33.66±9.23研究組(n=26)35.32±6.82a41.44±11.41a39.95±9.35a47.56±8.89a43.67±7.56a42.28±9.17a43.49±8.35a49.40±9.61a
高血壓腦出血起病急,具有高致殘率及高死亡率,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臨床實踐證實,腦出血3 h后腦組織出血范圍擴大,引起繼發腦組織壞死、滲出、水腫等改變,多在6 h左右出現腦組織不可逆損害[5]。早期行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能減少毒性物質,降低顱內壓,還可顯著改善神經功能缺損,降低病死率,明顯改善患者預后。劉永生[6]的研究指出,微創介入治療創傷小,操作簡便,最常見的為硬通道或軟通道治療,在臨床應用廣泛,易被患者接受。硬通道微創介入治療密閉性好,抽吸力強,感染率低,可有效清除血腫,減輕繼發性腦水腫,但是穿刺針管前端銳利,靈活性較差,易損傷周圍組織神經,且進針后不易調整方向,對殘留血腫的引流效果欠佳,術后再次出血發生率較高。軟通道微創介入治療使用硅膠材料,軟硬度適中,強度好,便于調整進針角度、方向,靈活性好,不易損傷腦內血管、組織,其末端接三通引流,具有防逆流設置,但密閉性較差。術后再出血是常見的并發癥,導致患者預后效果不佳,并且與術中血壓異常升高、穿刺損傷、首次引流過多等因素密切相關[7]。阿曉軍等[8]研究結果表明,與硬通道微創介入治療相比,軟通道方法具有較好的靈活性及方便引流與沖洗血腫的特點,因其使用硅膠材料,故不易對腦內血管及腦組織造成損傷,有助于緩解受壓腦組織,減輕繼發性腦水腫,明顯改善患者預后,降低各類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在減少術后再出血方面較硬通道有較明顯的效果。本研究分別采用硬通道及軟通道微創介入治療,對治療結果進行對照分析,結果表明,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肺部感染、軟組織損傷、顱內積氣、再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6個月,研究組的SF-36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盧飆等[9]研究結果一致。說明軟通道與硬通道微創介入均是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有效方法,相比之下,軟通道微創介入治療損傷小,抽吸血腫能力強,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病情恢復快,可有效減輕繼發性腦水腫,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軟通道微創介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效果確切,安全可行,軟硬度適中,強度好,可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李明,綦斌,左程,等.超高齡高血壓腦出血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治療35例[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5,32(10):2609-2610.
[2]吳承遠,劉玉光.臨床神經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76-477.
[3]張榮軍,王曉峰,唐宗椿,等.637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臨床特點的分析及治療方法的選擇[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12(1):57-61.
[4]林友榆,林智強,黃銀輝,等.軟、硬通道微創手術治療基底節區腦出血的對比分析[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4,41(5):397-400.
[5]吳貴強,劉陽,曾令勇.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6):33-35.
[6]劉永生.微創穿刺引流、開顱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伴腦疝的療效及其對預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17):118-119.
[7]王力偉,侯迎秋,李學良,等.CT三維重建定位下血腫穿刺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效果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5,31(7):643-645.
[8]阿曉軍,郝學紅,阮琳,等.微創穿刺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術后顱內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感染后防治[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7):1560-1561.
[9]盧飆,周剛.軟通道微創與小骨窗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再出血臨床探討[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6):2494-2495.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8.032
B
1009-5519(2016)18-2870-03
(2016-03-23
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