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婉,魯衛平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檢驗科,重慶400042)
社區、醫院獲得性MRSA感染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臧婉,魯衛平△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檢驗科,重慶400042)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在社區、醫院獲得性感染中的分布及其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該院住院及門診就診患者的標本中分離的社區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CA-MRSA)和醫院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HA-MRSA)臨床感染特點及其耐藥情況。結果本研究共分離到222株MRSA,其中CA-MRSA 116株,占52.3%;HA-MRSA 106株,占47.7%。CA-MRSA、HA-MRSA最常見的標本類型均為分泌物,其次為痰液。CA-MRSA、HA-MRSA對奎諾普丁/達托霉素、萬古霉素、替加環素、利奈唑胺的耐藥率均為0。HA-MRSA對慶大霉素、環丙沙星、四環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的耐藥率(>50%)高于CA-MRSA(<30%)。結論CA-MRSA、HA-MRSA感染發生均有逐漸增多的趨勢,且耐藥現象嚴重,呈現多重耐藥的特點,臨床應合理應用抗菌藥物,以延緩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葡萄球菌,金黃色/藥物作用;葡萄球菌感染;藥物耐受性;社區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醫院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對目前使用的大多數抗菌藥物有較高的耐藥性。近年來,MRSA感染呈現向社區擴散的趨勢[1],社區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community-acquired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CA-MRSA)報道逐漸增多,且CA-MRSA更易感染健康人群。為了解近年來CA-MRSA與醫院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hospital-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HA-MRSA)的分布及耐藥情況,并為其診治提供參考依據,本文對在本院就診的CA-MRSA與HA-MRSA感染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及門診就診患者的標本中分離到CA-MRSA和HA-MRSA共222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復菌株。
1.2方法
1.2.1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菌株的分離培養及初步鑒定嚴格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4版)》的要求。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VITEK-2儀、革蘭陽性球菌鑒定卡(GP)、藥敏卡(AST-GP67)鑒定細菌并做藥敏試驗。
1.2.2感染分類標準CA-MRSA:(1)患者在門診或入院48 h內分離的MRSA;(2)1年內無住院或與醫療機構接觸史;(3)無手術透析史;(4)未留置各種導管及其他穿透皮膚的醫用裝置。HA-MRSA:入院時不存在且不處于潛伏期,入院48 h后發生的MRSA感染。感染診斷標準參照衛生部發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1.3數據處理采用WHONET5.6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1CA-MRSA、HA-MRSA菌株分離情況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共分離到MRSA 222株,其中CA-MRSA 116株,占52.3%,HA-MRSA 106株,占47.7%。203例MRSA感染者中男135例(66.5%),女68例(33.5%);年齡7 d至80歲。
2.2CA-MRSA、HA-MRSA在不同標本中的分布情況CA-MRSA標本以分泌物為主共36株,占31.0%,其次為痰液18株,占15.5%,無菌體液14株,占12.1%,其他10株,占8.6%,血液9株,占7.8%等;HA-MRSA標本以分泌物為主共39株,占36.8%,其次為痰液17株,占16.0%,引流液15株,占14.2%,血液12株,占11.3%,其他10株,占9.4%等。見表1。

表1 CA-MRSA、HA-MRSA在不同標本中的分布情況
2.3CA-MRSA、HA-MRSA在各臨床科室的分布情況CA-MRSA主要分布在皮膚科28株,占24.1%,關節外科19株,占16.4%,創傷科12株,占10.3%,重癥監護病房9株,占7.8%;HA-MRSA主要分布在創傷科26株,占24.5%,重癥監護病房25株,占23.6%,神經外科9株,占8.5%,胸外科9株,占8.5%。見表2。

表2 CA-MRSA、HA-MRSA在各臨床科室的分布情況
2.4CA-MRSA、HA-MRSA對常見抗菌藥物的耐藥率HA-MRSA對慶大霉素、環丙沙星、四環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的耐藥率均高于CA-MRSA。見表3。

表3 CA-MRSA與HA-MRSA對常見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MRSA是引起社區感染和醫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隨著廣譜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MRSA的感染率和分離率不斷升高,由于其嚴重的耐藥性為臨床治療帶來了很大困難,已成為當今困擾臨床醫生的熱點問題[2]。
本研究結果顯示,CA-MRSA、HA-MRSA的檢出率分別為52.3%和47.7%,與相關報道結果不一致[3],其原因可能與地區差異、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廣泛使用有關。值得注意的是,MRSA在社區和醫院均有較高的檢出率,應引起臨床的重視。CA-MRSA、HA-MRSA標本類型均以分泌物和痰液為主,與相關報道結果一致[4],提示MRSA可能以通過皮膚軟組織接觸,或呼吸道傳播為主。CA-MRSA感染主要表現為皮膚軟組織感染,如癤、癰、蜂窩織炎等,與相關報道一致[5]。本研究結果顯示,CA-MRSA高發科室以皮膚科為主,可能與濫服抗菌藥物,且不規范用藥有關。此外有文獻報道,CA-MRSA菌株攜帶有殺白細胞毒素毒力基因,其由噬菌體攜帶后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染色體結合,可破壞人體白細胞,使人體遭受嚴重組織破壞,使兒童與成人患者產生壞死性皮膚損害和壞死性肺炎等[6]。HA-MRSA發生率高的科室依次為創傷科、重癥監護病房、神經外科、胸外科,這些均為抗菌藥物使用頻率高的科室,且病情多危重、住院時間長、侵襲性操作多、術后多留置引流管等,這些因素都會提高HA-MRSA的發生率。MRSA的主要傳播方式是定植或經醫護人員的手傳播至其他患者[7],因此,嚴格消毒和無菌操作也是預防MRSA感染的重要環節。
本研究結果顯示,紅霉素、阿奇霉素、四環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藥率均在60%以上,提示MRSA對大環內酯類、林可霉素、四環素的耐藥率均呈上升趨勢。CA-MRSA、HA-MRSA對喹諾普丁/達托霉素、萬古霉素、替加環素、利奈唑胺耐藥率均為0,提示上述抗菌藥物可作為治療MRSA感染的首選。值得注意的是,萬古霉素是目前治療MRSA臨床療效唯一肯定的抗菌藥物,但國外已發現了耐萬古霉素菌株[8],因此,必須慎用萬古霉素,使其盡可能保持對MRSA的高度抗菌活性。有研究結果顯示,利奈唑胺治療MRSA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應用和推廣[9-10]。本研究結果顯示,CA-MRSA、HA-MRSA的耐藥性并不一致,HA-MRSA對慶大霉素、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的耐藥率(>50%)顯著高于CA-MRSA(<30%),這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11]。提示在治療CA-MRSA感染時上述抗菌藥物仍具有較大的臨床價值,可作為經驗用藥。此外,MRSA對所有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天然耐藥,提示臨床在治療MRSA感染時應謹慎使用該類藥物。
綜上所述,臨床治療MRSA感染的抗菌藥物較為局限,MRSA的高耐藥率仍是臨床面臨的嚴峻挑戰。因此,必須加強CA-MRSA與HA-MRSA的耐藥性監測,加強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宣傳,以及對MRSA傳播途徑的控制,增強醫護人員手衛生意識,預防MRSA的傳播或暴發流行。
[1]Appelbaum PC.The emergence of vancomycin-intermediate and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J].Clin Microbiol Infect,2006,12 Suppl 1:16-23.
[2]鐘海英,周貞學,王旭明.132株MRSA的臨床分布情況和耐藥性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6):1079-1082.
[3]溫偉洪,李介華,鐘國權.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與社區感染比較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5):810-812.
[4]張賢芝,馮石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現狀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1,21(8):2072-2073.
[5]李克誠,夏菲,張青.瑞安地區社區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spa分型和耐藥特征[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5,25(1):134-138.
[6]李勇湧,黃文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現狀與治療進展[J].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2010,31(1):19-23.
[7]何禮賢.耐藥革蘭氏陽性球菌的醫院流行病學及感染控制[J].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2003,24(3):103-107.
[8]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Staphylococcus aureus resistant to vancomycin——United States,2002[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2,51(26):565-567.
[9]劉仍虎.利奈唑胺治療醫院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學,2016,22(7):146-147.
[10]趙普宇,上官杰,何蓮.利奈唑胺與萬古霉素治療醫院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房,2014,25(48):4574-4576.
[11]顧克菊,王雪文,鐘秀君,等.社區獲得性與醫院獲得性MRSA感染監測[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1,10(2):136-138.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8.037
B
1009-5519(2016)18-2881-03
△,E-mail:ronnylu@126.com。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