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楊
【摘 ? ?要】師范教育是培養教師的教學形式,是國家教育人才的重要輸出窗口,而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教學科目,在各個教育階段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教學地位,對師范生進行語文能力方面的培養,對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的改進和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師范語文 ?學科教學 ?語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76
在我國的教育科目中,語文占據著十分重要的教學地位,它不僅是一門獨立的專業學科,同時還是其他學科教學順利展開和實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對于廣大學生而言,進行語文學科的學習,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科素養,對于學生個人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而師范類學生作為未來學校教育力量的最重要的后備軍,更應該認識到語文教學所具有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在提升自身語文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儲備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語文能力,為今后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科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師范類院校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陳舊,認為只要向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使學生能夠理解語文篇目的內容,掌握一定的語文課程教學能力,便是完成了師范類語文科目的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在這種陳舊的語文教學觀念的引導之下,學生雖然能夠掌握一定的語文學科知識,具備一定的語文教學能力,但是卻使得學生將學習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對于語文知識的積累方面,而很少深入到語文學科的內核和精神中去,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探析,同時,學生在進行語文知識的積累時,也往往習慣于采取一種功利性和應試性的學習心態,使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停留在應付課程考試這種十分淺顯的層次上,從而導致學生的語文知識結構過于松散,知識掌握缺乏穩定性和牢固性,影響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最終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科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改進。
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和教育的發展,師范類院校在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科教學時,應該勇于突破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一步加強對于師范類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和提升,使學生能夠系統性的掌握語文學科基礎知識,提升學生對于漢字的掌握和靈活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于成語詞匯的理解和把握,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寫作能力,積累較為深厚的語文學科素養和文學修養等,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學科的教育繼承者,更好的展開各個教育階段中的語文學科教學工作。那么在師范語文學科教學中,如何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和知識掌握情況,更好的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呢?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幾點看法。
首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科教學和語文能力的培養時,應該注重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講解和訓練,使學生能夠更加牢固的掌握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內容,擴展和鞏固學生的語文字、詞、句、篇的積累和儲備。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對漢字和漢語詞匯、成語、名家名篇等進行教學,不僅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同時還是培養和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使學生從語文學科的基礎內容進行學習,才能夠使學生對語文學科有一個更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才能夠為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語文寫作學習等增磚添瓦,提供必要的基礎性素材。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知識載體和知識表現形式被開發出來,學生親自動手動筆寫字的機會日漸減少,很多學生由于過于依賴于打字或者其他文字表現形式,而出現了提筆忘字的漢字書寫現象,這種現象不僅不利于師范類學生進行語文基礎性知識的積累和整合,同時還會影響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科教學。另外由于各種新興詞匯的出現和各種網絡成語的運用,很多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準確成語表現形式,出現了陌生甚至是錯亂的認知和理解,導致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缺乏和薄弱,影響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針對這種教學問題,教師應該提升語文基礎知識在教學中占據的比重,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文字和成語積累,引導學生進行名句、名篇的學習和背誦,使學生能夠重新審視語文學科中所包含的優秀民族文化,從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以字、詞、篇的學習形式逐漸過渡,循序漸進的提升師范語文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和語文能力。
其次,教師在進行師范語文教學時,應該突出語文訓練的教學地位,使學生能夠從理論性的學習、語言上的學習,轉化為實踐性的學習以及實際上的練習,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訓練,使學生在真實具體的語文題目中感知語文知識的實際運用,發現自身在語文學科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和提升,從而完善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質量和學生自身的語文能力。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過程中,往往習慣于采用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學生進行單方面的接受和消化。這種傳統的語文學科教學方式,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學習氛圍教學僵化和壓抑,學生在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時,很難真正的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知識的接收和積累,因此教師應該將語文訓練有效的穿插在教學過程中,將講和練有機的結合起來,避免教師單方面的進行知識點的講解,而學生則毫無興趣昏昏欲睡。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訓練,可以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使學生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之中,并且根據訓練的結果,進行學習反思和學習審視,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面對自己學習方面的不足,進行有效的改正,在學與練的互動中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除了上述兩方面的內容之外,教師還應該積極的擴展師范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將社會重大事件和學生所關注的各種現實問題,引入課程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圍繞這些現實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使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文修養在解決和分析實際問題,刺激學生進行思考和思辨,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等,以語言或者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在解決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語文學科的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
在師范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注重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對于改善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擴展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發散學生的思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還為學生今后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科學習和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師應該不斷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及改善教學質量,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