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滔
摘要:從2013年的始點工作到2016年5月1日全面實施的“營改增”稅收改革方案,給各個行業的發展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傳統的建筑業收稅問題比較嚴重,存在很嚴重的重復征稅的現象,但是在“營改增”的大環境中,如果建筑行業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就可以有效的減少稅收額度,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本文在分析建筑行業稅率變化的基礎上,針對“營改增”對建筑行業帶來的影響進行探究,希望對建筑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建筑業;營改增;稅負變化;影響
建筑業是我國重要的納稅行業,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建筑業產值的增加,其在GDP中的比重也逐步上升,幾乎滲透到所有的投資領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建筑行業作為生產企業和安裝企業,其特殊性使得建筑企業在納稅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重復征稅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發展。《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的出現,建筑行業也納入到“營改增”的行列中,給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建筑業“營改增”的稅負變化及其影響
實行“營改增”后,建筑業的稅率為11%,相比3%的營業稅有很大的提升,可以通過各類進項稅額進行抵扣,如建筑材料和運輸費用等用來抵扣,然而,由于這些費用不能及時取得增值稅發票,造成這一時期進項抵扣嚴重不足。建筑業本身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工成本達到總成本的30%,但是人工費用不能抵扣;其次,建筑施工中往往就地采購土方、水泥、磚石等,這些供應商大都是個體供料,給建筑企業及時獲得抵扣憑據帶來麻煩。還有層層轉包、項目墊資等等也造成建筑業進項抵扣不足降低稅負的現象。
建筑業的承包方式比較復雜,包括聯合承包、分別承包和總包分包;承包人也時時變動,有一定的隨意性和流動性,承包的范圍、階段、內容也難以確定,無法清晰界定出準確的納稅主體。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常常出現承包人這個概念,他們借用企業資質,向發包人上交一定的管理費用,負責企業的經營、融資、財務核算和對外經營,當出現質量問題則由發包人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建筑企業納稅主體的確定有一定難度。
人工勞務成本是建筑行業一筆不小的開支,改征增值稅之后不僅不能減少建設單位的勞務費用,反而在人工成本上增加了企業的壓力,因為勞務公司必須承擔聘請工作額外支付的6%的增值稅,而企業支付給工人的工資和社保的費用是不能作為進項抵扣的,所以相當于企業又要額外支付增值稅的費用。因此建筑行業在遇到這種成本增加的問題時,必須從其他方面開支節流,保證從整體上降低建設成本。例如在物料購買的時候,開具正規的發票,爭取每一項材料購買的成本都能夠納入進項稅額抵扣中,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減少企業的建設成本。
二、建筑業“營改增”的應對策略
建筑業“營改增”全面實施之后,對建筑行業的管理、審核、政策實施等方面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建設單位應該根據當前的政策標準,對其管理制度、審核標準等方面進行科學的調整,以適應國家政策的改變。
(一)管理模式的改變
征收增值稅的情況下,建筑行業的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政策的實施,因此應該在國家政策的影響下積極尋求管理模式的改變。一方面應改變過去建筑企業長期存在的掛靠模式和子公司模式,另一方面,當將工程承包給小型分包商的時候,要求他們保留一切成本支出的有效發票,提高對分包商工程預結算審核的標準,要求他們解釋購買機械等設備的發票,規范報銷發票的行為。以此來適應新政策下的管理模式。
(二)提高供貨商的審核標準
通過提高供應商的審核標準可以進一步減少實際稅負上升的局面,獲得工程建設整個過程的相應的抵扣發票,贏得更多的抵扣稅額。建筑業的配套企業和上下游供應商很多,選擇供應商時必須相應的提高各級供應商的資質審核標準,同能夠提供專用發票的企業合作,材料設備的采購應同能夠提供稅率為17%的納稅企業合作,并停止與缺乏正規發票的供應商合作。此外,在與勞務公司合作時,將分包企業與總承包企業合并考察。
(三)完善投標和合同管理
建筑企業首先應該做好各項發票的收集、整理、統計和管理的工作,確保發票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保證在進項稅額抵扣的時候能夠通過審核。其次在與建設單位談判的過程中,要將增值稅的問題考慮清楚,可以針對項目造價稅負的相關要求進行協商和擬定合同,保障雙方的共同利益。在訂立合同時應明確規定工程款支付和提供發票的時間,應依據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來鎖定合同方提供發票的時間,使建筑企業的合作方在簽訂合同時就能夠明確知道遞交發票的時間。
(四)積極利用財政補貼政策
雖然“營改增”會給建筑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建筑企業可以通過調整自身的管理制度、實施標準等措施降低這種不利影響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可以多途徑的了解一些國家針對建筑行業實施的一系列優惠的政策,或許可以幫助企業安然的度過整個轉型的時期。例如我國對截止2008年年底沒有納入抵扣范圍試點的納稅人在使用和銷售之前采購和生產的固定資產時,可以按照簡易辦法征收2%的增值稅,并按3%征收率減免。對那些已經納入試點范圍的納稅人,如果銷售自己的用過的稅改之前的固定資產,也按此政策享受優惠。
三、結束語
“營改增”是我國稅收政策結構性調整的重頭戲,是當前市場經濟制度改革創新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建筑業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企業,必須結合相應的稅負特點,制定出有發展性和前瞻性的管理制度,以促進行業的穩定,實現管理的科學性,提高我們的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蘭,肖雙瓊.建筑業“營改增”的稅負變化及影響研究[J].商業研究,2014,03:62-67.
[2]闞媛娥.“營改增”對云南省建筑業稅負的預期影響[D].云南大學,2014.
[3]彭超君.“營改增”對建筑業稅負的影響研究[D].西華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