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新
摘要:農藝是農機的發展方向,農機是農藝的載體,二者只有高度有機地結合,才能真正體現出各自的價值。對我國目前農機與農藝結合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只有實現農機與農藝的深度融合,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關鍵詞:農機;農藝;存在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S232 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6.10.008
0 引言
農機與農藝涉及農機工程與農學兩大領域,從科技發展史來看,是有了農藝要求才有農機的發明制造。農機的出現是為了服務于農業的,農機必須適應農藝要求。在傳統的小農經濟的農業生產中,主要以人畜力進行農業生產,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在現代的農業生產中,農機作業不同于人力勞作,它的結構參數一但確定,就不能隨著農藝的變化而變化,這就要求農藝要有嚴格的作業規范,在發展中也要適應農機的特點。機械化作業對未來農藝的創新和發展方向必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農機與農藝是一個辯證的統一體,是互為基礎、互相聯系、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系。
1 目前存在的問題
1.1 農業生產重農藝輕農機
目前,從事農業生產的科技人員與農民沒有認識到農機與農藝結合的重要性,他們大多只看重農藝的重要性,片面追求高產高收,而忽視了農機運用的可行性。農業機械化程度高的西方國家,農藝生產都很規范,如美國種植的玉米全部采用76 cm行距,歐洲全部采用75 cm行距,固定的行距播種機就很容易作業。而我們玉米種植行距卻有很多種,從35 cm到80 cm都有,這給播種機的作業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一種播種機不可能適應這么多的行距,增加了農機的設計制造成本,也影響了機械化作業效率。這樣多的行距不只對播種機作業有影響,對中耕施肥機械和收獲機械的使用都會造成影響。玉米育種片面追求高稈大穗型,追求高稈大穗型高產的結果是晚熟、脫水慢、穗粒不整齊,因此沒法實現機械化。收獲在我國水稻生產中也存在育秧標準不統一,造成集中育秧與機械插秧不配套,沒有形成工作合力。在秸稈處理方面也存在農機與農藝不協調問題,機械化收獲、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等技術與農藝工藝不配套,影響了農機的作業效率。
1.2 農機農藝結合的橫向協同度不夠
農機產品的制造銷售受農藝的影響程度很大,為了讓自己的產品適用范圍更廣,農機方面強烈要求農機與農藝結合,而農藝這邊反響不強,農機與農業部門橫向協作不夠、會商不夠,都在獨自進行,缺少共同立項實施。為增加產量,農藝部門研究出套作、間作、密植、稀植等多種多樣的種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機械化的難度。為了適應這種多種種植方式,我國農機企業不得不生產出包括對行、不對行,自走式、背負式、換割臺等多種大中小型的玉米收獲機械,這些機械的出現即增加了能耗又無效率可言,一定程度上維持玉米的多種種植制度的存在。在每個省農業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中,各地普遍沒有吸納農機部門的參加,農機農藝措施沒有實現一起制定、一起布置、一起檢查落實。全國沒有明確的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機制,農機農藝合作項目少、交流不多。
1.3 農機制造對農藝要求考慮不周
農機產品能否在市場上立住腳,要看其能否滿足農藝要求,有些產品在設計制造時對農藝要求考慮不周,使產品問世后便被淘汰。有的廠家為一臺深松機配備幾種不同農藝要求的深松鏟來滿足多種農藝要求,產品就很受市場歡迎。我國在引進國外大型農機因對我國農藝要求考慮不周,也出現了“水土不服”現象。
1.4 復合型農業技術人才緊缺
目前農機師與農藝師間大多是獨立的,農機師不懂農藝技術,農藝師也不懂農機原理,這就給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農藝師與農機師之間缺乏溝通,使得很多問題在實際應用之后才顯現出來,浪費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此外,農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具有專業技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農機和農藝得不到發展與創新,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的發展。
2 發展建議
2.1 編制農機農藝融合推進規劃
結合農機化“十三五”發展規劃 ,編制未來幾年農機農藝融合推進規劃,提出發展目標,研究確定工作重點,設計主要推進解決問題目標,落實具體措施,以此為綱領,指導農機行業工作。
2.2 建立農機與農藝融合的專職部門
打破過去傳統的職能部門分工,逐步建立起農機與農藝融合的專職工作部門,簡化工作內容,提高工作效率。該部門主要負責制定各項農機農藝融合的工作重點、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并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具體的實施;研究農機農藝的技術及其集成配套,對農機與農藝結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農藝標準和機械作業規范,并進行農機農藝相關技術的培訓工作。
2.3 從根本上加強農機與農藝的結合
加強農機與農藝的結合,要從根本上做好,正如我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在農機論談上強調的,要把育種目標進行相應的調整,培育那些密植型的、脫水快的、穗粒整齊一致的、矮稈的適合農機收獲的品種,這樣才能促進玉米收獲的機械化發展。結合目前我國農機生產情況,我們農機也應該適度調整自己的思路和生產目標,過去種玉米都是點播的,每一穴種上三五粒種子,現在種子價格貴,要求單粒播,單粒播就要求農機研究出特別適合單粒播的機械來適應這種發展。因此,農機與農藝的深度結合是我們未來實現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機化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
3 結束語
沒有農機農藝相結合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農機化,只有實現農機農藝的深度融合,才能促進我們國家農機化的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確保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