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峰

摘要: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是教師有效地組織課堂,與學生交流互動,保障學習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學與教一體化有效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教學方法 課堂 分析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209-02
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如講授、課例觀摩、提問、話題任務法、語法翻譯法、聽說法、視聽法、認知法、情景法、整體動作反應法、暗示等等。不同方法在英語課堂聽說讀寫模塊中有著顯著不同的效果。本文就采用教學方法在不同模塊中不同效能進行對照分析,同時也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對照分析。
一、研究目的及對象,方法和功能
(一)目的及對象
對課堂教學方法在聽說讀寫模塊中的對照分析,目的是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及學習效果,打造一個完美和諧的英語課堂,同時也發現問題并探討原因,為不同模式適應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完善提出改進措施,為調整教學策略提供一些參考。本文研究對象是湖北一所高職院校15級康復治療專業171名學生和5名教師。
(二)研究方法、功能
研究方法主要以問卷為主,同時結合隨機訪談,參與式課堂觀察,對相關信息進行補充了解,通過發放自編問卷《英語課堂教學的問卷調查》(教師評教評學),以不記名的方式進行,按照A/B/C三個等級評判。
(三)有效教學方法在英語課堂模塊學習中的應用
首先講授法是一種傳統有效的教學方法,各個模塊學習都需要介入。這種方法學生從接受基礎教育開始就從不同階段的學習中接觸,是學生熟悉的教學方法,也是在基礎知識學習、理論知識學習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方法。
課例觀摩法,現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經常運用到。觀摩全國或省級以上優秀教師的課例,學生關注較高的依次是教學風格、學生參與度和教學機制這三個方面。中等關注程度為知識呈現和教學環節兩個方面,相對關注較低是課堂情感、文化滲透和學習指導三個方面。如何發揮教師在課例觀摩中的作用,需要專業的引領和行為跟進的課例反思,充分發揮課例中所蘊含的實踐知識和實踐智慧,研究實戰反思提升這些行為過程的不斷反復,做中學。在不同模式中實現最好的學習方法。
課堂提問有著組織教學的功能。教師在引入新課或新話題的課堂時,提問可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促進他們進入學習狀態。同時通過BRAINSTORM這樣的提問搜索學生的思想觀念看法,及學生對話題已有背景知識的了解,提問幫助學生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領會理解新知識;教師在講授重點難點時,提問能夠引起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及檢測學生掌握情況;在課堂結束時,對所有內容升華階段所提問題,能引導學生挖掘所學內容深層含義,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和表達;在復習課時通過提問檢測學生對已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并據此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
話題任務法是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第一步,內容引導形式就是不以修辭結構為主導和目的,突破對范文的模擬,鼓勵自由創作,關鍵是讓學生有話可說,跟隨學生關注點,跟隨學生興趣走,不拘泥課本。什么樣的任務讓學生感興趣,是教師揣摩的內容,體現思想深度,讓學生產生真正的思想活動,讓不同的思想在師生間同學間自由交流和碰撞,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沖破外語學習的限制,增強了學習成就感。
聽說法、視聽法在聽說課堂是常見的教學方法,當然其他的教學方法,如語法翻譯法、認知法、情景法、
整體動作反應法等,都是教師在英語課堂各個教學環節根據需要而常用的方法。
三、調查結果與討論
(一)學生在某一英語課堂中不同教學方法下的學習效果
學生在同一課堂,以職場綜合英語教程(第一冊 童敬東 北京大學出版社)第二單元課文A知識講解課堂為例。以本文主要闡述的教學方法進行比較,體現不同教學方法下產生的不同學習效果。
(二)教師使用不同教學方法的頻率
不同教師上課使用教學方法側重不同,因學生知識掌握、興趣等原因影響,也導致不同的學習效果。
(三)訪談結果
在訪談任選9名學生中,都認為不同教學方法能夠吸引某一部分同學的注意力和興趣。其中一位訪談對象說:“對于老師的提問讓我對課文A的主要內容印象深刻。”另外一個同學說:“對于A課文相關的話題無論是針對寫作還是聽說都對我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對于不同方法所起的作用,一個同學說:“講授法是我從基礎教學階段就接受而喜歡的方法。”其他幾位同學一致對觀摩課例表示濃厚的興趣。
四、結語
本文的實證研究表明,學生對教師在課堂中使用不同教學方法表現出濃厚興趣,不同學生對不同教學方法的興趣也表現不同,從而也有不同的學習效果。當然,本文只對講授、話題、提問和觀摩四種方法進行了側重討論研究,但教師在課堂中還使用了多種多樣其他的方法,在今后的研討中會一一贅述。
參考文獻:
[1] 羅綺倫. 過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效度研究[D] .武華中師范大學,2004.
[2] Richards, J&Rodgers;,T.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 King,N&Anderson;, N. Introduction and Change in Organization.Thomson Learning, 1995.
[4] 張耀華. 課堂提問方式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1:317-320.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