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娟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瑞士球訓練對久坐大學生慢性頸痛干預效果研究
王立娟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瑞士球訓練通過本體感覺訓練,可激活相應肌群,維持正確姿勢,從而緩解疼痛。目前,瑞士球訓練已被應用于腰痛的治療中。姿勢不穩定是腰椎穩定性訓練與運動時的肌肉力量控制能力不平衡所致。腰椎穩定性訓練可使脊柱在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狀態下均能保持中立姿勢,是目前治療腰痛不可或缺的手段。瑞士球訓練是一種動態腰椎穩定性訓練方法,可通過增強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改善肌肉平衡和軀干靈活性、平衡本體感覺等方式來減輕腰部疼痛。
2.1 研究對象
瑞士球訓練對久坐大學生慢性頸痛干預效果。
2.2 研究方法
2.2.1 測試儀器 選用Myoton-3肌肉檢測儀進行測試較為合理。觸診是傳統診斷肌肉的方法,但比較依賴于治療師的經驗,具有主觀性,結果不夠準確客觀。而Myoton-3檢測儀能夠提供振動頻率(張力)、彈性、硬度等生物機械力學特性參數,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肌肉的功能狀態及疲勞風險程度。
2.2.2 研究分組 以20名無病理性頸椎病或典型頸椎結構異常的慢性頸痛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以VAS疼痛量表分值為評價手段。發放300份問卷對體育大學本科學生進行調查,觀察其中頸痛發生率,從中遴選40名疼痛感覺量度達4~6級的學生。對40名受試者做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調查,遴選出20個結果判斷為15~30分的受試者。為保證受試對象與本研究題目所需試驗對象吻合,將對20名受試者進行頸椎病7個分型誘發性實驗(臂叢神經牽拉實驗、直臂抬高試驗、頸引伸試驗、椎間孔擠壓實驗、椎動脈扭曲實驗),若受試者接受的每一組實驗都呈陰性,則符合實驗對象。實驗分組:按照受試者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分值從高到低排名,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選出10名受試者,在測試階段不對其進行任何干預,并在實驗前后對VAS(主觀不適度)、肌肉硬度進行10周跟蹤檢測。實驗組:選出10名受試者,采用瑞士球運動治療方法進行干預訓練,治療周期為10周,3次/周,15min/次且期間間歇時長10~15s。按實驗過程的不同階段要求對VAS(主觀不適度)、肌肉硬度進行10周跟蹤測試。
2.2.3 訓練設計(實驗組) (1)熱身活動。受試者在訓練前要對頸部肌群進行牽拉,目的是為了喚醒肌肉,在保證訓練安全的同時可有利于動作完成,每個動作保持15s。具體步驟:①仰臥于瑞士球上,全身盡可能地舒展放松以牽拉前群肌肉和胸椎。②頭向前屈曲位至活動度末端以牽拉斜方肌。③頭向左右側屈以牽拉斜方肌。④頭向左右側旋轉以牽拉胸鎖乳突肌。
(2)練習動作。根據受試者體位、支撐面、頸部活動方向進行動作制訂。動作要求:受試者在做動作過程中必須保持兩接觸點位置固定,要控制球不發生掉落并且盡量避免相對移位。每一動作持續時間可隨訓練進程和控制能力的提升而逐漸延長。具體步驟:①體位站立,身體向前傾斜15°,頭頂瑞士球靠于墻壁,雙臂外展至90°,頭部左右旋轉6次;②體位站立,身體位向前傾斜15°,頭頂瑞士球靠于墻壁,雙臂外展至90°,屈伸動作6次;③體位側立,身體向前傾斜15°,頭頂瑞士球靠于墻壁,非靠墻側外展至90°,頸部左右旋轉4次;④體位側立,身體向前傾斜15°,頭頂瑞士球靠于墻壁,非靠墻側外展至90°,頸部屈伸4次;⑤體位站立,頭部向后傾斜15°,頭頂瑞士球靠于墻壁,雙臂外展90°,頸部屈伸3次;⑥體位站立,頭部向后傾斜15°,頭頂瑞士球靠于墻壁,雙臂外展90°,左右旋轉3次;⑦雙膝與一側手支撐于地面、另一側手臂外展至90°,頭頂瑞士球,頸部左右旋轉4次;⑧雙膝與雙手支撐于地面,頭頂瑞士球,頸部屈伸4次。
(3)整理活動。用按摩棒放松3min,起到放松全身肌肉的目的。
2.2.4 測試指標工具 主觀不適度測試工具可用VAS頸部疼痛量表、肌肉參數、Myoton-3肌肉檢測儀來測試其肌肉硬度(單位:N/m)。
2.2.5 數據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實驗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處理,組內采用配對T檢驗。所有數據表示為平均數±標準差。取P< 0.05 為顯著性差異,P>0.05則為無顯著性差異。
3.1 VAS影響研究
用配對樣本T檢驗分別分析對照組和實驗組組在干預前后VAS的改變。由表1可知,空白對照組在實驗前后VAS無顯著變化;實驗組瑞士球組在干預后VAS顯著降低(P=0.016)。

表1 VAS測試
3.2 肌肉硬度影響研究
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分別分析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干預前后肌肉硬度的改變。由表2可知,空白對照組在實驗前后肌肉硬度無顯著性變化(P>0.05);實驗組斜方肌上束左側硬度在干預前后有顯著性改善(P<0.01),斜方肌上束右側硬度在干預前后有顯著改善(P=0.002),胸鎖乳突肌左側硬度在干預前后有顯著性改善(P=0.02),胸鎖乳突肌硬度在干預前后有顯著性改善(P<0.01)。
4.1 瑞士球訓練對VAS的影響

表2 肌肉硬度(N/m)
對于大學生來說,頸痛大多數是由長期姿勢不良(看書、使用電腦)所致,長時間處于某特定體位(過分的前伸位或屈曲位)會導致頸部軟組織結構(肌肉或韌帶等)長時間處于過度緊張或者過度拉長狀態,引起肌肉激活不足、本體感覺缺失。瑞士球訓練通過本體感覺訓練可激活相應肌群,恢復主動肌和拮抗肌之間的力學平衡,幫助維持正確姿勢,從而緩解疼痛。
4.2 瑞士球訓練對肌肉硬度的影響
硬度可反映肌肉在受到外力時抵抗并改變其外形的能力,正常值范圍在150~300 N/ m。在體育訓練當中,肌肉硬度的概念與拮抗肌的功能是一致的,當肌肉硬度較大時(硬度上升),就需要更大的壓力才能拉緊拮抗肌,運動時就會消耗更多的能量,如果身體左右兩邊硬度不對稱性較大,就會給運動節奏造成干擾。通過研究發現,10周瑞士球訓練能夠降低頸部主要肌群(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肌肉硬度、減小拮抗肌的阻力、緩解頸椎周圍肌肉緊張度、降低運動消耗能量速度。
瑞士球訓練方法能顯著改善頸部肌肉硬度、緩解慢性頸部疼痛。大學生由于長期姿勢不良(看書、使用電腦),容易引發頸部疼痛,除了傳統的藥物治療、手法治療外,建議運用瑞士球訓練方法進行干預,亦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 1 ] Fejer R,Kyvik KO,Hartvigsen J.The prevalence of neck pain in the world population:a systematic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Eur Spine J,2006(15):834-848.
[ 2 ] Lundberg G,Gerdle B.Tender point scor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signs of mobility,symptoms,and disability in female home care personnel and the prevalence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 J ].Th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02,29(3):603-613.
[ 3 ] Binder A.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nspecific neck pain and whiplash[ J ].Eura Medicophys,2007,43(1):79-89.
G849.9
A
1674-151X(2016)09-047-02
2016-08-10
王立娟(1992~),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康復醫學與理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