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美,朱靜靜,田 燕
(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探究——以首都體育學院為例
王 美,朱靜靜,田 燕
(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按照首都體育學院舞蹈表演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的相關規定,健美操專項課程是必修課中的主修專項課程,為專業必修課。自2010年至今,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就基本上沒什么變化,教學內容單一、陳舊,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知識、技術、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及綜合能力的發展。所以,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有必要做出相應的改革與調整,建立起靈活多變、新穎時尚、科學實用的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體系。
1.1 研究對象
以首都體育學院為例,對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改革進行探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在線索引和首都體育學院圖書館館藏資料,對搜集的文獻資料進行系統地整理、歸類。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的需要設計了學生問卷,共向中學生發放問卷44份,回收44份,有效問卷40份,有效率為90.91%。為確保問卷的真實有效性,邀請專家對問卷的內容和結構進行了效度檢測,并采用重測法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測,2次問卷統計所得相關系數為r=0.92,P<0.01。表明調查問卷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調查結果具有客觀性與真實性。
1.2.3 專家訪談法 對首都體育學院任課教師就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的實施情況、存在問題、改革建議等問題進行訪談,獲取與本研究相關的信息。
1.2.4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數據處理軟件,對全部有效調查問卷的原始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得出研究所需的相關數據。
2.1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學時分配

表1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學時分配
首都體育學院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的課程安排在1、2、3學年的第1~6學期,第1學期為16周教學課,第2~6學期為18周教學課;1~4學期每周8學時,5~6學期每周4學時,總學時為704學時。 由表1可知,健美操專項課程理論部分學時占總學時的比例最少,為5.6%~13.9%;技術部分學時占總學時的比例最高,為43.1%~62.5%;技能部分學時占總學時的比例居中,為23.4%~45.8%。從中可以看出,目前健美操專項課程在理論、技術、技能各部分教學時數上分配不均衡,這將會影響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只能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
2.2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安排
2.2.1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理論課教學內容 由表2可知,健美操專項課程第1學年主要以競技健美操訓練和學習為主;第2學年以大眾健美操教學為主;第3學年以社會指導員職業素養、大眾健美操組織與裁判學習為主。雖然各學年健美操專項理論課教學內容相對獨立,但也存在內容單一、相互融合度差、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較低等問題。
2.2.2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技術課教學內容 由表3得知,健美操專項技術課第1學年以競技健美操教學為主;第2學年以大眾健美操教學為主;第3學年以特殊風格健美操教學為主。隨著健美操項目的發展,要求健美操課程除了以上教學內容以外,還應增加有氧舞蹈、有氧踏板等內容。現階段特殊風格健美操教學內容以爵士、街舞、啦啦操3種為主,教學種類相對較少。其原因在于受到學校場地小、器材設備不足、教學時數較少以及專業教師缺乏等因素影響。

表2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理論課教學內容

表3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技術課教學內容
2.2.3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技能課教學內容 由表4得知,健美操專項技能課教學內容主要有特殊風格健美操編排與表演能力、教學能力等,注重培養學生的教學、訓練、表演、編排能力,符合社會發展、學科建設以及學生發展的需求,對學生的表現能力、創新意識、合作精神、音樂選擇等綜合能力有全面的提高作用。
2.3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實施情況分析
2.3.1 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認為現行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是合理的,占45%;對教學內容不清楚,占47.5%;認為教學內容不合理,占7.5%。由此可知,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結合社會、學生發展的需求,設置多樣化的教學內容,體現健美操教學內容的時代性、多元化等特征,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
2.3.2 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的滿意度分析 相關數據表明,學生認為目前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能夠滿足學生及社會發展的需求,占20%;認為基本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占67.5%;認為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占12.5%。這反映出目前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所以,在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上需要進一步優化與精選,以滿足廣大學生對健美操課程學習的需求。
2.3.3 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認為自身對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掌握非常好的,占15%;對教學內容掌握比較好的,占42.5%;對教學內容掌握一般的,占37.5%;對教學內容掌握不太好的,占5%。總體來看,多數學生對于自身掌握健美操教學內容的情況是比較滿意的。
2.3.4 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生認為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技術課教學內容比較單調、缺少時尚元素,占72.5%;理論課內容缺乏、課時較少,占45% ;教學內容和社會需要脫節、缺乏實用性,占25%;教學內容偏難,占7.5%。學生認為健美操專項技術課教學內容單一,理論課授課時數少,教學內容沒有結合社會發展及時更新。
2.4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對策
2.4.1 制訂合理的學時分配比例結構 現代社會發展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所以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理論、技能學習的重視程度,適當調整理論、技術、技能3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數,設置合理的課時比例結構。根據每學期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進行靈活適當地調整,使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技術、技能形成良性循環,以便提高學生的理論、技術與技能水平。
2.4.2 優化、更新理論課教學內容,注重知識傳授的系統性 通過理論課教學,學生可全面系統地掌握健美操的概述、教學、訓練、音樂、編排、損傷預防等知識。在對健美操教學內容學習中應重視各部分知識的聯系、融合與對比,及時注意現階段健美操項目新的動態變化,使每個階段的教學都能夠在前一階段教學的基礎上得到提升,體現知識傳授的系統性、科學性和整體性。
2.4.3 豐富技術課教學內容,適應健美操項目發展變化的趨勢 健美操專項技術課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結合時代發展、學科建設、學生興趣等需求,體現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的多樣化、時尚化與實用性特征。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利用大眾媒介的便捷性,了解健美操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豐富技術課教學內容。
2.4.4 注重技能教學的實用性,滿足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人才的培養需要結合社會發展、學科發展和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表演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等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達到健美操職業鑒定的中級社會指導員水平和健美操一級裁判標準,能夠勝任健美操表演、教學與訓練工作和社會體育指導工作。

表4 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技能課教學內容
3.1 重視教學學時分配比例
目前,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學時分配比例結構不合理存在技術部分占總學時比例較高,理論、技能部分占總學時比例較低等問題。建議在健美操專項技能課上應注重培養學生教學、訓練、表演、編排等能力,這有利于提高健美操專項學生技能水平。
3.2 注重改進教學內容
應積極探索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新方向,制訂合理地學時分配比例結構,適當增加理論課、技能課學時,使理論課、技術課、技能課每一部分的教學時數都能達到均衡。
3.3 注重培養學生個性化差異
將競技健美操、大眾健美操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知識相結合,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對健美操人才的需求,可充分體現出舞蹈表演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意義。
[ 1 ]張蕊,時倩.健美操必修課教學內容的優化與考核方式研究[ 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4).
[ 2 ]劉秋珍.對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課程教學內容及方法改革的探討[ 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3).
[ 3 ]李德偉.云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項課程設置及改革思考[ D ].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
[ 4 ]于菲.適應社會需求的體育教育健美操復合型人才教學內容設置研究[ 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6).
[ 5 ]張捷.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健美操必修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現狀及對策研究[ D ].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1.
G831.3
A
1674-151X(2016)09-084-03
2016-08-10
王美(1966~),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