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華
最新社會熱點素材多維解讀
王學華
韓春雨:從學術圈的“泛泛之輩”一躍成為“諾獎級科學家”
韓春雨是河北科技大學的一個副教授,沒有海外留學背景,卻一鳴驚人地發表了一項 “諾貝爾級”的實驗成果,而他自己也因此成為了“網紅”科學家。
今年5月2日,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 《自然·生物技術》(NatureBiotechn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時興技術CRISPR-Cas9發起了挑戰。CRISPR-Cas9被認為是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近些年來一直是諾貝爾獎的熱門,而韓春雨團隊的發現,在一些人看來,堪稱是“第四代”技術。很快,韓春雨和他的新發現出現在了大洋彼岸MIT(麻省理工學院)的BBS討論區里。韓春雨泡在實驗室的安靜日子一下子被打破了,國內外一些研究機構向他拋出了橄欖枝。2014年前,有很多科學家在質疑Ago家族是否能作為基因編輯工作研究,韓春雨當時就斷定可以,他如今這篇文章的發表會刺激很多具備科學敏感的科學家。而在此之前,他曾有過兩次失敗的跟風。他很早就開始關注基因編輯這一前沿科學領域。CRISPR-Cas9技術出現后,韓春雨也備受鼓舞,他的團隊曾使用這一技術變異了一些植物,當他們準備把這一過程梳理成型時,國外頂級學術雜志連續推出了兩篇同類文章。韓春雨不得不改變計劃,接下來,他的團隊試圖對該技術進行改進,隨后,他們的研究想法又被別人搶先發表。經歷過這兩次失敗后,韓春雨發現他們的研究速度難以趕超別人。他決定不再跟風,要做原創,這也更符合他作為科學家的身份。2014年初的兩篇文獻,促使韓春雨把這一想法轉化成行動,他開始著手研究這項新發表的技術。這期間,屢戰屢敗,但學生高峰一直和導師韓春雨并肩作戰。“其實比起很多我以往交流過的青年才俊,我不是那么刻苦。我只不過是想得特別仔細,考慮好了才去做。”韓春雨向《中國新聞周刊》坦言,“思考也是勤奮的一部分啊,人最大的懶惰是思想懶惰。”他補充說。
[多維解讀]
一、草根“逆襲”
沒有海外留學背景,也不在名牌大學執教,10年沒有發表論文,“一夜之間”卻成為“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家”。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迅速從“無名之輩”成為名聲大振的 “學術高人”,這是一個“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它讓人們相信,即使卑微的草,也可以開出艷麗之花。
二、端正學風
從古至今,一些優良學風都在優秀學人、師者那里得以堅守。十年不鳴、一鳴驚人的背后,躍動著太多優良學風的“因子”: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堅守,不追名逐利,樂享“泡在實驗室的安靜生活”,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發現、猜想、實驗、矯正……周而復始,樂此不疲。這樣的優良學風,正是學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學風正,則學術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學風不正,則學術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可以說,學術是一場“寂寞的長跑”,耐得十年寒窗苦,方有“金榜題名時”。
三、勇于創新
科學在于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出路。韓春雨曾有過兩次失敗的跟風,這給了他深刻的教訓,他從失敗中抬起頭來,立足創新,潛心科研,終于獲得歷史性的突破。為他走向“諾獎級科學家”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奧數成小學生暑假標配,有家長給孩子報7個奧數班
今年暑假,上奧數班已經成為部分小學生的暑假“標配”。有家長向記者報料,她所了解到的上得最多的孩子,上了7個奧數班,而上5個、6個奧數班的孩子也不在少數。而一直研究奧數的業內人士表示,奧數在升學中的作用,被培訓機構夸大,助推了奧數熱。
日前,晨報記者再次就奧數熱采訪了上海交大教授伍青生。他感嘆道,上海家長對奧數的熱衷程度遠遠高于預期,“如今,這種熱度沒有任何減輕的跡象。”
記者問伍青生:“上海小學生報讀奧數班的,最多的一人上幾個班?”伍青生想了想回答說:“大概2-3個。”
當記者將最近從家長口中獲得的最大值告訴伍青生時,他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這個最大值是7。在奧數家長圈子中,這種情況叫做“7奧”。“這是我們的行話,報幾個奧數班就是幾奧,‘2奧’‘3奧’,真是太普遍了,我還知道‘7奧’的。”一位讓孩子同時報讀2個奧數班的媽媽告訴記者。不過,她不愿透露“7奧孩子”更多的信息,“家長誰會愿意承認自己孩子上了那么多班呢?”
某圈內知名人士證實了這位媽媽的說法,“確實有 ‘7奧’的孩子,‘5奧’‘6奧’也不稀奇。”
[多維解讀]
一、利益驅使,無奈選擇
近年來,我國各種以遠遠高于課堂數學教學內容為主的課外數學提高班、培訓班紛紛冠以“奧數”的名號,使得“奧數”培訓逐漸脫離奧賽選手選拔的軌道,凸顯出泛大眾化的特征。雖然不少知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工作者發出了謹防“奧數”走偏的呼聲,但“奧數”成績與中學升學之間的微妙關系使得“奧數”內涵的擴大化趨勢難以阻擋。對于絕大部分讓孩子學奧數的家長來說,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各種杯賽獲獎得到一個上重點中學實驗班的機會,現在的升學制度決定了奧數已經成為升學的一個重要手段,但也加重了學生的負擔。盡管很多家長認為現在學奧數是權宜之計,這個東西以后根本沒用,但是“擇校熱”已經讓家長們不得不逼著孩子參加奧數班了。
二、浪費精力,摧殘學生
奧數教育是一種特殊性質的教育,只適合于少數在數學方面有天賦的學生,并不適合于大多數學生。許多學生上奧數班并非出于天賦或興趣愛好,而是被家長所迫,家長又被學校所迫。奧數班給奇奇怪怪的題目讓學生解答,學生既無天賦又無興趣,這樣怎么能學得好?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作業負擔,浪費孩子寶貴的時間,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沉重的心理壓力,這實在是對學生的摧殘。
三、政府職責,必須擔負
奧數熱,主要是奧數的市場需求大,不僅因為義務教育的不均衡,更是因為單一的評價體系。這兩方面,責任在政府,前者要求政府部門加大教育投入,轉變教育資源配置模式,打破擇校利益鏈;后者要求政府部門推進“教、招、考”分離,把考試評價權交給社會專業機構,把招生自主權歸還各級學校,把選擇權給受教育者。
中國大媽成日本“國寶級匠人”
最近有位叫新津春子的中國大媽在日本火得不要不要的。因為最會打掃衛生,她被封為日本“國寶級匠人”。她的代表作就是面積76萬平方米的“東京羽田機場”,該機場連續四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干凈的機場”。
據報道,作為中日混血的新津春子,她出生在中國沈陽,她的父親是二戰遺孤,是個日本人,母親則是中國人,17歲的時候舉家遷往日本生活,那時的春子甚至一句日語都聽不懂。由于身份特殊,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日本,春子總是被周圍的人惡語相向,受盡欺侮。剛到日本不懂日語也不會跟人交流,所以春子從高中開始就做上了唯一肯雇傭她的保潔工作。這一干就是21年。雖然僅僅是一份清潔工的工作,但新津春子卻把它做到了極致,比如洗手間的干手器,在使用后會產生很多細菌和很大的異味,必須要把干手器底下的排水溝好好清理干凈才行,哪怕每個槽縫只有1厘米,她也絕對不留下任何灰塵,因為那樣會對過敏的人和孩童留下隱患。正是憑借工作中的異常較真,她被換到了技術監督管理崗位,負責培訓機場700名清掃工隊伍,有時候也會應邀去解決公共設施或家庭的頑固污跡,也因此成為了日本家喻戶曉的明星。
[多維解讀]
一、認真做事,腳踏實地
“世界上最怕認真二字”,中國人自古就有認真做事、做人的傳統美德。但也不可否認,在改革開放后,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監管的缺位,在海外,假冒偽劣幾乎一度成為“madeinchina”的代名詞,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中國商品走向海外,而國人也因此被扣上“凡事差不多”“不認真負責做事”的帽子。新津春子從事的是最基礎的不需要任何技術門檻的清潔工作,但是她卻用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用心鉆研的工作技術讓羽田機場成為全世界最干凈的機場,而且是連續四年保持,這也充分證明,把一件最普通的事情做到極致,一樣可以成為行業內的翹楚。
二、平凡而偉大的“工匠精神”
偉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誰也不曾想到一個普通的清潔工能夠被日本封為“國寶級匠人”,這個稱號其實并不是對她做出了多么不朽的貢獻的獎勵,而是對她“匠人精神”的充分肯定和榮譽給予,這種精神恰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夠自強自立的精神底色,缺少匠人精神,就永遠只會成為國家競爭梯隊中的“第二梯隊”,也就獲得不了其他國家的尊重,因為在世界成為地球村的今天,產品質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形象的代表,質量越好,國家名片的含金量就越高,反之,時間長了,很可能該國就會成為假冒偽劣的代名詞。
三、淡泊明志,淡然處之
面對認可和榮譽,這位樸素的中國大媽完全沒有一絲的居功自傲,或者洋洋自得,而是淡然處之,她同時也用最真實的回答來解釋了她為什么會成為 “國寶級匠人”——“我只是把這里當成是自己的家,所以要好好招待客人,用盡心思為了讓這里的人感受到理所當然的日常環境拼盡全力”。淡泊的正確意義是如實地接納自己,依自己的本質生活。生活不是追求,而是實現,而實現的本身就是悅樂。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路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