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平,梁 東,呂秀蘭*
(1.四川省阿壩州農業畜牧局土肥站,四川馬爾康 624000;2.四川農業大學果蔬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
?
成都平原地區葡萄冬芽二次果結果技術研究
黃素平1,梁 東2,呂秀蘭2*
(1.四川省阿壩州農業畜牧局土肥站,四川馬爾康 624000;2.四川農業大學果蔬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
[目的]研究成都平原地區利用葡萄冬芽進行二次結果的技術體系。[方法]以當地3年生香悅、夏黑葡萄為試驗材料,從處理時間、促進花芽分化方式和單氰胺濃度3個方面進行研究,總結一套適合當地的技術體系。[結果]在一次果坐果25 d后用15%多效唑1 000倍液或50%矮壯素1 500倍液噴施新梢,7 d后重復噴施1次,然后在第2次噴施10 d后用2.0%或2.5%單氰胺處理冬芽,以上技術措施能促進葡萄冬芽二次結果。冬芽的萌芽率、成枝率和結果枝率等生長勢與一次果相近;冬芽二次果單穗重、單果重、果粒縱徑和果粒橫徑等外觀品質雖小于一次果,但葡萄的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還原糖、可滴定酸和維生素C含量等內在品質優于一次果。[結論]該技術適合成都平原地區葡萄二次果的生產。
葡萄;冬芽;二次果;結果技術
葡萄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深受消費者和種植戶的喜愛,但其日常管理較其他果樹復雜,易出現由于管理不到位使一次果產量降低甚至絕收的現象,如生長調節劑濃度使用不當,冬季修剪方法不合理等。由于近年來倒春寒等極端天氣現象頻發,對葡萄一次果的產量也構成了威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葡萄鮮果供應期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葡萄二次結果技術作為一種儲備技術,能夠減少一次果的損失,同時能夠延長鮮果供應期。因此,在生產中根據當地生態條件研究葡萄二次結果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葡萄花芽可分為冬芽和夏芽,這兩類花芽均具有一年多次分化的生理特性[1]。利用葡萄芽的特性進行二次結果的研究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出現,發展至今已在很多地區的多個品種上獲得成功[2-4]。研究表明,葡萄二次結果需要在適當時期通過修剪或采用化學藥劑使枝條老熟,從而促進花芽分化,然后在打破休眠的基礎上刺激冬芽的萌發,最終啟動葡萄的另一個生長周期[5]。因此,新梢成熟、花芽分化和打破休眠是葡萄二次結果技術的關鍵。目前促進葡萄新梢成熟和花芽分化的方式有兩類:一是使用環割和環剝等物理方法;二是應用生長延緩劑處理的化學方法。人工打破葡萄休眠的技術包括化學方式和物理方式兩類。前者采用的藥劑主要有氰胺類化合物、二氯乙醇和硫脲、二硝基鄰甲酚、硝酸鉀等。后者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去除鱗芽、補充需冷量、水分脅迫、重剪等[6-8]。
在不同地區由于氣候條件的不同對二次結果的處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但目前缺乏在成都平原地區相關的技術體系研究。筆者以成都市雙流縣永安鎮3年生香悅葡萄、夏黑葡萄為試驗材料,通過不同藥劑在不同時期處理以促進葡萄二次花芽分化,不同濃度單氰胺打破葡萄夏季冬芽休眠以促進葡萄二次結果,對葡萄一、二次果的生長特性和果實品質進行綜合分析,找出葡萄二次結果最佳的處理技術,以期為葡萄二次結果的生產應用提供實踐依據。
1.1 試驗材料供試材料為生長健壯、長勢一致的3年生香悅葡萄和夏黑葡萄。
1.2試驗區概況試驗園位于成都市雙流縣永安鎮現代田園科普館內,面積約1.33 hm2。該地區海拔508 m,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溫16.1 ℃,7月均溫25.1 ℃,1月均溫4.3 ℃,≥10 ℃積溫5 107.2 ℃。年降雨量875.2 mm,2~8月降雨量763 mm,空氣相對濕度84%。年日照時數1 067 h,2~8月日照時數692.4 h。
試驗地土壤為黏壤土,肥力條件一致,灌溉條件為人工澆灌,覆蓋頂膜和地膜,管理水平中等。試驗地香悅葡萄行距3.0 m,株距1.0~2.0 m,雙十字V型架;試驗地夏黑葡萄行距3.0 m,株距1.0~1.5 m,雙十字V型架。
1.3試驗設計2個葡萄品種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設計,共設置9個處理,每處理設置3次重復,每重復3株葡萄(表1)。

表1 葡萄二次果處理正交試驗設計
注:第1次與第2次噴施藥劑種類和濃度相同,噴藥時各處理加0.3%磷酸二氫鉀和殺菌劑。
Note:Reagent types and concentration was the same in first and second sparing,0.3%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d fungicides Were added in each treatment.
在2種葡萄一次果坐果15、25、32 d,新梢30~70 cm達半木質化時,用15%多效唑1 000倍液、50%矮壯素1 500倍液或環剝(1~3 mm)3種方式分別處理枝條,7 d后再重復1次,藥劑種類和濃度同第1次。第2次噴藥10 d后分別用1.5%、2.0%、2.5%單氰胺涂芽打破冬芽休眠,以促進葡萄二次結果。
第1次噴藥處理3 d后進行摘心并抹芽,頂端1~2個夏芽副梢留一葉摘心,其余夏芽副梢全部抹除;第2次噴藥處理后3~5 d,將頂端1~2個夏芽副梢全部摘除;夏季冬芽萌發后進行抹芽、除卷須、摘心、副梢管理:二次果果穗上留6~8片葉摘心并除去卷須,將二次副梢果穗以下的三次梢全部抹除。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根據當地常規方法和時期進行。
1.4測定項目與方法
1.4.1葡萄冬芽生長特性調查。 每株葡萄根據樹勢和枝條生長特性,選擇8~12個冬芽進行處理。根據不同品種各處理植株的萌芽數、抽枝數和結果枝數分別計算萌芽率、成枝率和結果枝率,計算公式:
萌芽率=萌芽數/處理芽數×100%
成枝率=抽枝數/處理芽數×100%
結果枝率=結果枝數/抽枝數×100%
1.4.2葡萄冬芽二次果果實品質分析。果實成熟后,在各處理中隨機選取10穗果實測定外觀品質和內在品質。用果實GY-1型硬度計測定果肉硬度;用WYT-4型手持測糖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酸堿中和法[9]測定可滴定酸含量(以酒石酸計,折算系數為0.075);用蒽酮比色法[10]測定總糖含量;用改良2,6-二氯靛酚法[9,11]測定維生素C含量。
1.5數據處理試驗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DPS v7.05軟件進行顯著性分析。
2.1不同處理對葡萄冬芽生長特性的影響采用不同方法促進冬芽萌發生長后,統計各處理冬芽的生長情況,計算萌芽率、成枝率和結果枝率,同時與一次果枝芽生長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香悅葡萄不同處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冬芽萌發,其中,處理④和⑤的萌芽率最高,顯著高于處理①、⑥、⑦、⑧和⑨,與一次果萌芽率相近;不同處理二次果成枝率相差不大,僅處理⑥和⑧顯著低于處理⑤,但所有處理的成枝率均顯著低于一次果的成枝率。處理④和⑤的結果枝率顯著高于處理③、⑥、⑦、⑧和⑨,略低于一次果結果枝率。夏黑葡萄也是處理④和⑤表現出較高的萌芽率、成枝率和結果枝率,且各項值與一次果的對應值相近。
表2不同處理對葡萄冬芽生長特性的影響
Table 2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bud %

品種Variety處理Treatment萌芽率Germinationrate成枝率Percentageofgrownshoot結果枝率Percentageoffruitingshoot香悅①75.0bc70.8bc82.4bXiangyue②87.5ab75.0bc78.3b③79.2ab79.2bc21.1de④95.8a79.2bc90.5a⑤91.3a83.3b89.5ab⑥75.0bc66.7c37.7cd⑦75.0bc75.0bc55.0c⑧70.8c66.7c50.9c⑨75.0bc70.8bc17.5e一次果96.7a93.3a96.7a夏黑①79.2bc79.2b74.6bXiahei②87.5ab87.5ab67.1b③87.5ab83.3b19.4e④95.8a91.3a91.7a⑤91.3a91.3a95.8a⑥79.2bc79.2b26.9e⑦91.3a91.3a41.1cd⑧71.3c71.3c47.3c⑨79.2bc79.2b15.9e一次果93.3a93.3a96.4a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同一品種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stan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ame variety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P<0.05).
2.2不同處理對葡萄冬芽二次果果實外觀品質的影響由表3可知,香悅葡萄處理⑦、⑧和⑨的單穗重顯著低于處理①~⑤,但所有處理對香悅葡萄的單果重無顯著影響,且所有處理的單穗重和單果重顯著低于一次果的單穗重和單果重。除處理⑦和⑨外,其他處理的果粒縱橫徑無顯著變化,但所有處理的橫徑均顯著低于一次果的橫徑。所有處理的果形指數與一次果無顯著差異。
夏黑葡萄處理⑦、⑧和⑨的單穗重顯著小于其他處理的單穗重,且所有處理的單穗重均顯著小于一次果。不同處理的單果重無顯著差異,除處理①外,其他處理的單果重顯著小于一次果。除處理⑧的果實縱橫徑和處理⑦的果實橫徑,其他處理的果實縱橫徑與一次果無顯著差異。所有處理的果形指數與一次果無顯著差異。

表3 不同處理對葡萄冬芽二次果果實外觀品質的影響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同一品種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stan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ame variety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P<0.05).
2.3不同處理對葡萄冬芽二次果果實內在品質的影響由表4可知,香悅葡萄處理①、②、③、④和⑤的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還原糖、可滴定酸和維生素C等內在品質顯著優于其他處理和一次果的相應內在品質。處理⑥、⑦、⑧和⑨的果實內在品質與一次果的內在品質基本相近或略低。

表4 不同處理對葡萄冬芽二次果果實內在品質的影響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同一品種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stan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ame variety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P<0.05).
夏黑葡萄一次果的硬度顯著低于處理②、④和⑤,與處理①、③和⑥基本一致,但顯著高于處理⑦、⑧和⑨。一次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顯著低于處理①、②、③、④、⑤和⑥,但顯著高于處理⑦、⑧和⑨。不同處理對還原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基本一致,均表現為前6個處理的糖酸含量顯著優于后3個處理。除處理⑦、⑧和⑨外,其余處理的維生素含量與一次果無顯著差異。
3.1葡萄冬芽二次果開始處理的時間葡萄二次結果與開始處理時間密切相關。如果處理時間過早,其花芽分化不完全,成花率低,且還會影響一次果的坐果,從而影響一次果的產量;如果處理時間過晚,由于成都地區11月的平均溫度為10~16 ℃,12月的平均溫度為5~11 ℃,無法滿足葡萄果實成熟的需要。因此,選擇合適的時間處理是促使葡萄在成都地區二次結果的關鍵環節之一。該研究在2個品種上使用了3種不同的處理時間,結果發現,5月15日(一次果坐果18 d)和5月22日(一次果坐果25 d)進行處理的葡萄二次果能夠成熟,具有商品價值;5月29日(一次果坐果32 d)進行處理的葡萄二次果不能夠完全成熟。5月15日(一次果坐果18 d)進行處理雖然可以獲得具有商品價值的果實,但由于花芽分化完全,二次果的萌芽率和結果枝率有所降低。梁洪[12]、趙明等[13]研究也發現處理時間是二次結果成功的關鍵。
3.2葡萄二次花芽分化機理及方式促進葡萄提前花芽分化是在成都平原等光熱資源不及低緯度充足的地區進行葡萄二次結果所必須的措施之一。該研究結果表明,在葡萄上用15%的多效唑1 000倍液、50%矮壯素1 500倍液、環剝均能促進葡萄二次花芽分化,其中,15%多效唑1 000倍液、50%矮壯素1 500倍液促進花芽分化效果好,能夠達到生產的要求,而環剝促進花芽分化的效果無法達到生產的要求。俎文芳等[14]對比多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效果后發現,多效唑誘導成花的效果顯著,而環剝效果不顯著。李丁鳳等[15]也發現在葡萄上噴施多效唑和矮壯素促花效果較好,環割(剝)效果不明顯。這表明環割(剝)可能不適合于葡萄促花。
3.3單氰胺打破葡萄休眠的機理及濃度自然休眠是落葉果樹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理過程,通過有效的措施打破葡萄夏季冬芽休眠,是促進葡萄二次結果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石灰氮、單氰胺、噻苯隆、赤霉酸等氰胺類、硝酸鹽類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有部分代替低溫的作用,對打破葡萄休眠和促進成熟均有一定的效果[16]。對比不同化學試劑處理,孫培琪等[17]發現單氰胺打破葡萄冬芽休眠的效果最好。因此,董淑華[18]也發現單氰胺處理的冬芽萌發率高、發育整齊一致。單氰胺濃度過低打破休眠效果甚微,濃度過高則易造成藥害。該研究結果表明,3種不同濃度單氰胺均能打破葡萄冬芽的休眠,其中以2.0%濃度最佳,能顯著提高葡萄二次萌芽率和成枝率。曹暮明[19]也發現用單氰胺2.5%處理對提高葡萄二次芽的新梢總數、總萌芽率的效果最顯著。任俊鵬等[20]也發現1%~2%單氰胺溶液處理效果最好。因此,建議破除葡萄冬芽休眠的單氰胺使用濃度為1%~3%。
3.4葡萄二次果與一次果果實品質的差異果實外觀、內在品質主要受到光熱條件、樹體營養水平等的影響。該研究發現,二次果單穗重、單果重、果粒縱徑和果粒橫徑等均小于一次果,而葡萄的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還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維生素C含量等均顯著優于一次果。倪建軍等[21]研究表明,矮壯素處理后不同品種二次果比一次果延后60~90 d成熟,二次果產量稍低,果粒稍小,但果實內在品質優于一次果。商佳胤等[22-23]研究表明,玫瑰香葡萄和巨峰葡萄二次果單粒質量、縱徑、橫徑均較一次果小,但果實總糖、總酸、果皮原花青素含量均顯著高于一次果,且檢測出更多種芳香化合物。其原因是與一次果相比,葡萄二次果在果實轉色期至成熟期,其生長環境的溫差更大、濕度更低,這有利于糖分和原花色素等內在品質相關物質的積累和轉化;但在果實膨大期,由于環境溫度低、光照差等因素,植株養分積累不足則會使葡萄果實偏小。
該研究結果表明,在一次果坐果25 d后用15%多效唑1 000倍液或50%矮壯素1 500倍液噴施香悅葡萄和夏黑葡萄新梢,7 d后重復噴施一次;第二次噴施10 d后用2.0%或2.5%單氰胺進行涂芽,能夠促進葡萄冬芽二次結果。冬芽的萌芽率、成枝率、結果枝率等生長勢略低于一次果;雖然冬芽二次果單穗重、單果重、果??v徑、果粒橫徑等指標低于一次果,但能夠達到商品化要求,且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還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維生素C含量等內在指標都優于一次果,說明以上技術適合成都平原地區葡萄二次果的生產。
[1] 陶磅,賈克功,舒群,等.葡萄一、二次果的花器官及果實發育比較[J].西南農業學報,2002,15(2):100-105.
[2] 張文江.葡萄二次結果技術[J].安徽林業,2008(3):43.
[3] 賈秋蕊,員麗艷.玫瑰香葡萄二次結果技術[J].河北果樹,2010(3):46-47.
[4]呂智敏,劉明,劉美蘭,等.巨峰葡萄二次果保護地延遲成熟栽培技術[J].中國果樹,2011,24(4):43-45.
[5] 張美壽,鄧銘西.葡萄一年雙季結果栽培模式[J].福建果樹,2005,9(2):57-58.
[6] 陳湘云.促進葡萄花芽分化[J].湖南農業,2013(7):18-19.
[7] 王燕華,陶邦,賈克功.葡萄花芽分化與花器官發育研究進展[J].中國果樹,2005(2):51-52.
[8] 李錦珍.單氰胺、蒜汁打破巨峰葡萄休眠、提早萌芽的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06.
[9] 黃曉鈺,劉領渭.食品化學與分析綜合實驗[M].2版.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165-174.
[10] 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學會.現代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127-128.
[11] 石學輝.園藝學實踐(南方本)[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5-8.
[12] 梁洪.三個鮮食葡萄品種一年兩熟設施栽培技術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1.
[13] 趙明,覃柳燕,鄒瑜,等.野釀2號兩性花毛葡萄二次結果技術研究[J].南方農業學報,2014,45(3):442-446.
[14] 俎文芳,劉國儉,趙永波,等.生長調節劑促進桃實生樹提早成花的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5,20(6):35-38.
[15] 李丁鳳,劉建玉,馮江心,等.利用葡萄結果枝副梢實行二次結果試驗[J].中國南方果樹,2011,40(3):79-81.
[16] 田莉莉,方金豹,顧紅,等.化學物質打破葡萄休眠的應用效果初報[J].西北植物學報,2003,23(6):997-1000.[17] 孫培琪,劉婧,賈建民,等.不同藥劑對打破玫瑰香葡萄芽休眠的效果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8):222-225.
[18] 董淑華.維多利亞葡萄的日光溫室豐產栽培技術試驗[J].落葉果樹,2015,47(1):8-10.
[19] 曹暮明.巨峰葡萄一年兩季萌芽調節的生理基礎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06.
[20] 任俊鵬,郭建,劉偉忠,等.單氰胺處理對陽光玫瑰葡萄萌芽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6):857-859.
[21] 倪建軍,石雪暉,劉坤玉,等.3個歐亞種葡萄品種二茬果的產量及品質研究[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09(3):9-12.
[22] 商佳胤,李樹海,朱志強,等.設施‘玫瑰香’葡萄二次果果實品質及芳香化合物組分分析[J].果樹學報,2013,30(2):267-273.
[23] 商佳胤,田淑芬,集賢,等.設施巨峰葡萄二次果果實品質及芳香化合物組分分析[J].西北植物學報,2014,34(9):1836-1842.
Research on Methods for the Secondary Fruit of Grapevine Winter Buds in Chengdu Plain
HUANG Su-ping1, LIANG Dong2, LV Xiu-lan2*
(1.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of Tibetan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Ngawa, Barkam, Sichuan 624000; 2. Institute of Pomology & Olericultur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130)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cultural techniques that can use grapevine winter buds to obtain the secondary fruit in Chengdu Plain. [Method] Treatment date, different methods for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hydrogen cyanamide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and obtain the best practices to suit loc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on grapevine Xiangyue and Summer Black in this study.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rst, 25 days after set fruits, new shoots were sprayed by 1 000 times solution of 15% paclobutrazol or 1 500 times solution of 50% chlorocholine chloride, and repeated this protocol after 7d, then winter buds on new shoots were treated by 2.0% or 2.5% cyanamide. Such technical protocols will contribute to promote set fruit of secondary fruit. Growth vigour of shoots for normal fruits and secondary fruits were similarity. Appearance-quality(single soike weight, single fruit weight, fruit longitudinal diameter, fruit transverse diameter) of the secondary fruits was slightly inferior than that of normal fruit, however interior qualities(flesh hardness, soluble solids, reducing sugar,titratable acid and vitamin C content) were better. [Conclusion] The technique is suitable for production of grape secondary fruit setting in Chengdu Plain.
Grape; Winter buds; Secondary fruit; Fruiting techniques
四川省科技富民強縣項目;四川省農業產業體系項目。
黃素平(1971-),女,四川遂寧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管理和果樹栽培配套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通訊作者,教授,博士,從事果樹栽培方面的研究。
2016-06-27
S 663.1
A
0517-6611(2016)27-00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