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
滋補酒分為三大類
“滋補酒”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藥酒”主要以治療疾病為主,有特定的醫療作用,必須在商標上取得“國藥準字號”的酒才能稱之為藥酒,在包裝、廣告上均能宣傳其藥效。藥酒的配方要經過嚴格的審批,要求有內在的有效成分為指標的質量標準;“保健酒”主要以養生健體為主,有保健強身的作用,但在產品上不能明確宣傳其藥效,保健酒的作用在于調理,而不需要具備藥效。獲得“國食健字”號的滋補酒才是保健酒;而最后一類是既非藥酒、又非保健酒,但酒里又有中藥成分的,只有衛生許可證,沒有“藥字號”或“健字號”的酒,只能稱之為加入中藥成分的酒。
特別提醒:藥酒和保健酒的區別還在于保健酒對年齡和性別沒有特別嚴格的限制,主要使用對象是健康或亞健康人群;藥酒有針對性較強的適用人群,使用對象是患者,需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服用。銷售場所也不同,保健酒主要在酒店、商場、超市等一般商品銷售場所銷售;藥酒主要在藥店或醫療場所銷售。
藥酒雖好謹慎飲用

藥酒按其所浸制藥物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治療為主,其作用是祛風散寒、養血活血和舒筋通絡,如追風藥酒、跌打損傷酒、風濕骨痛酒等;另一類則是以補虛強壯為主,其作用是滋補氣血、溫腎壯陽、益腎生津和強心安神,如當歸酒、蛤蚧酒、參茸酒、三鞭酒、五味子酒、人參茯苓酒等。
特別提醒:選用滋補酒除了對照酒類的功效外,還應根據個人的體質來選擇。如老年人多見氣血虛弱,宜選擇氣血雙補的滋補酒;體態瘦弱者,應飲用滋陰、補血、生津的滋補酒;神疲倦怠、心悸失眠者,可選用安神補心的滋補酒。中醫專家指出,服用滋補酒要根據人的耐受力,一般每次可飲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各飲1次。
經典滋補酒
蛤蚧酒。蛤蚧性甘溫,補脾,益肺氣,具有補虛扶弱和扶正驅邪之功。既能增強機體活動能力,補充身體的虧損,又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驅散致病因素。此外,蛤蚧還有補益肺腎、平喘止咳的功效。可用以治腎雙虛、氣喘咳嗽。蛤蚧酒能夠祛風濕、強筋骨,還有明顯的滋補作用。
人參茯苓酒。補氣血,益脾胃,寬膈進食。主治氣血虧損,脾胃虛弱,形體消瘦,面色萎黃。生地為滋補陰精之品,與人參相合,具有補元氣,養精血,益心腎等功能。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功能滲濕利水,健脾益胃,寧心安神,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能祛邪。白術與茯苓配伍同用,能健脾胃,補虛損,久服令人輕捷。
鹿茸酒。梅花鹿茸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能夠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滋補養顏。鹿茸藥酒具有補氣安神,滋陰壯陽,健脾補腎,大補虛損,補益經血,抗疲勞和增強人體免疫力之功效,是中老年人強身固體、延年益壽、養顏明目的極佳飲品。
雪蓮酒。雪蓮甘、苦、溫。入肝、脾、腎三經,可祛風勝濕,通經活血,暖宮散瘀,補腎壯陽,對風濕性關節炎、婦女小腹冷痛、月經不調、遺精陽痿均有特效。雪蓮酒補益全身五臟之氣,扶正固本,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
靈芝滋補酒。能治療神經衰弱、咳嗽氣喘等癥,還能治療硬皮癥、祛除雀斑,并有治療胃癌的功效。
自泡藥酒要講究方法
泡酒首選老白干或黃酒,通常不選曲酒,因為酒曲香會和藥物的氣味混合,產生怪味。藥材要清洗后放入竹籃,快速過涼水,既可以洗掉藥材表面的浮塵,又可以把藥材濕潤,利于有效成分在酒中緩慢溶解釋放。裝藥酒的容器多選磨口的深色玻璃瓶子,便于密閉、防止藥物氧化。藥和酒的比例搭配為3∶1。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加入一些枸杞以減淡酒味,烏梅可以使味道變得甜酸。將藥材泡入酒中,每天需搖動數次。當藥酒的顏色不再加深,表明藥酒濃度已達到最大,就可以服用了。
一般來說,動物類藥酒浸泡1~2周可以服用,而植物類藥酒3~5天就可以服用,有些貴重藥材則可反復浸泡。飲用時,每次喝50~75毫升(1兩到1兩半)。滋補類藥酒服用時間沒有限制;而治療用的藥酒,最好不要在空腹或吃飯時服用;安神類藥酒,適合在睡前1~2個小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