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安吉是浙江省的“欠發達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安吉走上了工業強縣之路,造紙、化工、印染等企業被大舉引進,GDP高速增長。但很快,安吉人發現:環境破壞了,生態惡化了……
經歷過壓力、迷茫、陣痛的安吉看到了方向。最終確定生態立縣的規劃,緊緊圍繞生態做文章。而白茶,顯然符合生態立縣的規劃。
安吉縣白茶產業服務中心主任賴建紅用兩組數據來說明白茶的現狀:茶園17萬畝,產值2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3萬,白茶占到四分之一。
此外,為了保護茶農利益,安吉縣不斷大膽創新,2015年開始在全國首創安吉白茶低溫氣象指數保險。有別于傳統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安吉白茶低溫氣象指數保險是國內首創的新型保險模式。其根本區別在于該保險理賠的唯一依據是氣溫數據,不需要通過人工查勘實際損失情況為理賠提供依據,即在政府公布的白茶開采日前10天、開采后21天內,當日最低氣溫等于或低于0.5℃,即視為保險事故發生。
安吉白茶低溫氣象指數保險金額2000元/畝,每畝保險費100元。試點期間,按照浙江省政府關于地方特色品種保險補貼辦法,浙江省財政補貼保費30%,安吉縣財政補貼35%,農戶自負35%。
2016年,安吉縣擴大參保試點范圍,茶園參保面積從1.5萬畝增加到3萬畝,為茶農增產增收撐起“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