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增 China+IP
經過太原理工大學四年的工業自動化專業的學習,趙海珍擁有了一個大家認為很熱門的理工科背景,具備了從事專利工作的敲門磚,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理科思維;在工作中摸爬滾打多年后,趙海珍意識到自己的管理能力需要再上一個新的臺階,恰好天津知識產權局與天津大學合辦了知識產權管理方向的在職研究生班,一知道消息,她便積極報了名。她的學習經歷有一點特殊,因為該專業隸屬于公共管理專業,和法律專業的知識產權方向略有不同。對此,趙海珍說:“任何東西都是辨證的的,大多數人走的路是大路,只不過我選擇了一條同樣能到達彼岸的小路而已。”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在外向型企業,知識產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外向型企業的知識產權經理,不一定要求專業技能非常拔尖,應更側重于其綜合素質,比如溝通能力、綜合協調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在趙海珍看來,法律專業,更側重于法條的學習和理解,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知識產權管理者,單純具備理工科背景和法學背景也是遠遠不夠的。專業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在發生各類知識產權糾紛時,要學會借力,就應該選取合適的外所、律師進行密切合作,利用各自的優勢,較好地解決面臨的各類問題。
趙海珍的知識產權之路經歷過幾次大的跨越,從剛畢業時的總經理助理到技術中心主任助理,再從專利工程師到知識產權室主任、知識產權經理,全面負責公司的知識產權事務。由于具備較好地專業背景,又自學了專利法、實施細則和審查指南,趙海珍很快開始涉足了知識產權領域并真心的喜歡上了這個行業。
在從一名技術管理人員向知識產權經理人職業蛻變的過程中,趙海珍認為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對于知識產權專業知識的積累、轉化和快速突破。起始階段,部門只有趙海珍一人,專職負責專利相關事務;但隨著公司知識產權相關業務的增多,她逐漸從單純負責專利工作變為負責專利、商標、版權、域名、技術秘密等所有知識產權相關的業務。在完成業務的同時,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進行學習,完善和提高自己,主動參加了由國家、市機構組織的大量知識產權現場培訓及網絡課程培訓。經過高強度的密集學習,趙海珍的知識產權專業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加之此前的企業管理、科研經歷和科技管理中積累的經驗,她很快將學習到的知識產權專業知識與工作實踐進行結合,逐漸進入知識產權管理者的職業角色。隨著部門的壯大,從專利工程師成長為知識產權室主任直至知識產權經理,直接對董事長、總經理和技術總監構成的經理室負責,實現了知識產權經理人的蛻變。
在很多企業中,知識產權經理人與技術研發人員的溝通多多少少都存在困難,而對于趙海珍來說,這并非難題。
由于她具有較強的技術背景,技術人員相對來說比較樂于交流,加之她在管理知識產權的同時,還兼管過幾年研發人員的項目核算和績效考核,大家都非常配合她的工作。對溝通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趙海珍告訴記者:“在一般專利工程師與技術研發人員的溝通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下述兩類問題,一是專利工程師對技術不太理解,研發人員不屑于與之溝通;二是研發人員覺得技術本身很簡單,根本沒有申請專利的必要。”
為解決溝通中存在的問題,作為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的領導者,一方面要主動獲得更高管理層的支持,加大研發獎勵力度,定期對研發技術人員進行專利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研發人員的專利意識,促使研發人員主動與專利工程師溝通交流。另一方面,讓專利工程師深入到產品研發過程中,從項目立項就開始進行查新檢索;技術方案確認后再次檢索并進行侵權評估,若判定侵權風險較高,則要么更改技術方案,要么做好無效準備,要么進行授權許可;樣機完成前完成對應專利點的挖掘工作,提交專利申請。在研發項目評審的每個節點,都必須有專利工程師的簽字確認,從研發流程制度設定上就突出專利工作的重要。
對于知識產權經理人這一行業,趙海珍有著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在她眼里,知識產權經理人是一個很辛苦的職業,他所創造的價值不像銷售人員把產品賣出去那么容易讓人們看得到,一般人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現其價值;只有當企業面臨各類知識產權訴訟、或者進行知識產權轉讓許可授權時其價值才能突發體現出來。
知識產權經理人應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開展相應的知識產權工作,知識產權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在降低研發產品侵權風險的同時,更好的保護自己的產品。知識產權經理人平時一定要靜下心來不斷學習并吸收行業相關的新知識、新信息,更要不斷自我突破,拓寬視野,學習更多經濟管理及法律知識,只有做好平時的積累,練好內功,才能從容應對各類糾紛,才能真正為企業的創新發展保駕護航。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是一門跨界跨專業的學科,涵蓋技術、法律、商務、談判、投融資、管理、政策等多個領域。要做好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的工作,一定的專業基礎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技術背景、法律知識、實務技能外,還要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包括: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具有良好的大局觀、系統性思維、清晰的思路,做事認真、細致,有一定耐心和恒心等等。
知識產權經理人還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要對不同的知識產權制定不同的策略,然后進行不同方向的管理。此外,知識產權經理人需要有一個戰略高度,能對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階段有一個非常好的判斷力,能夠了解到企業未來發展需要什么。比如醫療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上最核心的可能是專利,對于一個軟件企業來講,可能最重要的是對著作權、商業秘密的保護。知識產權經理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源整合的能力,能夠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將各領域的專家聚集起來,更好地保護自己、防御對手。
作為一名職場女性,趙海珍盡量做到平衡家庭與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把工作帶回家,尤其是不能把壞情緒帶回家。下班后,盡可能地多陪陪孩子。之前由于懷孕后妊娠反應很嚴重,趙海珍不得不辭職休息了一段時間,當她2005年再回職場時,孩子已經4歲了,已經建立了較好的親子關系;孩子有老人幫忙帶著,男孩子相對來說比較獨立,她也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作為一個職業女性,管理好時間分配好精力,是非常重要的。做到家庭與事業的兼顧,尤其不易。趙海珍說:“職場女性要擁有一顆平常心,說話不要太張揚;要懂得相處的技巧,真誠平等地對待雙方父母;要善于挖掘老公的優點,以幽默親近隨和的態度去啟發他或加以贊揚或指出不足;要與家人保持良好的溝通,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才能更好的投入到事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