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靜靜
【摘要】目的 分析中醫護理應用于顱腦外傷患者肺部感染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顱腦外傷患者23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和手術,依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各130例。常規組患者術后給予西醫常規護理,而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中醫護理措施,對比兩組患者療效。結果 研究組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率為16.5%,顯著低于常規組31.3%,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臨床有效率為94.7%,而常規組為75%,研究組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顱腦外傷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顯著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療效顯著,具有重要應用意義。
【關鍵詞】中醫護理;顱腦外傷;肺部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3.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2..02
顱腦外傷在臨床上屬于常見性以外創傷疾病,由于受傷部位為人體中樞神經所在,因此相比于其他疾病危害更加嚴重,且易導致患者出現各種并發癥[1]。其中肺部感染屬于常見并發癥,給預后帶來嚴重影響,導致肺部感染可能同患者長期臥床、呼吸機應用、細菌感染等相關。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需要給予合理有效護理措施,來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2]。本文主要觀察分析中醫護理應用于顱腦外傷患者肺部感染的療效,現將研究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顱腦外傷患者23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和手術,依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各130例。所有患者根據近期外傷史、頭顱影像學檢查等確診,將自發性腦部疾病、其他原因導致肺部感染患者進行排除,所有患者對于此次試驗知情,且愿意配合治療,簽署知情協議書。研究組男73例,女42例;年齡25.5~71.4歲,平均年齡(45.2±5.4)歲;致傷原因:78例車禍傷,19例高空墜落傷,12例跌倒傷,6例為其他傷。常規組男70例,女45例;年齡24.3~72.5歲,平均年齡(46.3±6.2)歲;致傷原因:73例車禍傷,23例高空墜落傷,10例跌倒傷,9例為其他傷。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給予對癥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給予護理措施。常規組給予西醫傳統護理,主要為觀察病情、呼吸道護理、藥物指導、引流管和尿道護理、壓瘡護理等。研究組患者在傳統護理基礎上聯合實施中醫護理措施。
(1)中藥空氣熏蒸。
患者轉入普通病房后,首先對病房空氣進行消毒,然后利用中藥進行空氣熏蒸,利用艾葉250 g,蒼術250 g,加入2000 mL水煎煮直到藥液完全發揮,熏蒸1次/d,熏蒸結束后開窗通勤30 min。
(2)循經拍背。
在對患者拍背時候利用循經拍背法,從患者足太陽膀胱經從下向上進行拍背,虛掌拍打1個循環后虛拳扣擊1個循環,交替進行拍背,動作適度,用力均勻,拍背時間15 min/次,2次/d。
(3)中藥液霧化吸入[3]。
中藥藥方為金銀花50 g,薄荷25 g,連翹35 g,桔梗40 g加入500 mL水煎煮,直到100 mL停止,濾取藥液,每次在氧驅動霧化裝置中加入5 mL中藥液給予患者霧化吸入,2次/d。
(4)穴位按壓排痰。
飲食前取高枕臥位,護理人員中指、食指按壓患者天突穴,時間為2 min,直到引起咳嗽,無效者可以進行多次按壓,成功出現1次咳嗽為1次按壓,3次/d。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判定標準
兩組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率以及療效。療效主要分為治愈、有效和無效。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肺部感染評分為0分,影像學檢查正常;有效:肺部感染癥狀顯著改善,感染評分小于2分,影像學檢查有所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治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肺部感染發生率對比
常規組患者發生肺部感染人數為36例,發生率為31.3%,而研究組發生人數為19例,發生率僅為16.5%,兩組相比研究組發生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療效對比
經過統計發現,研究組臨床有效率為94.7%,而常規組僅為75%,兩組相比研究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顱腦外傷在臨床上屬于常見性疾病,主要以顱骨、皮膚和腦組織合并損傷為主,具有較高致殘率和致死率,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在治療過程中實施有效護理能夠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然而由于該病特殊性,常規護理難以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中醫理論中顱腦損傷后,正氣被遏,易受邪侵,肺為矯臟,首先受侵,易引起肺部感染,應祛邪、扶正為治療原則[4]。利用蒼術和艾葉進行中藥熏蒸后,能夠提升病房空氣質量,降低患者發生肺部感染風險。護理中利用循經拍背法將經路和現代護理相結合,通過叩擊有助于暢通氣血,調理臟腑,培補正氣,同時還能加快肺部痰液排出。霧化吸入中金銀花、薄荷和連翹功效為清熱解毒、疏風散熱,霧化吸收藥物直達病灶,起到殺菌消毒作用[5]。本次試驗中,研究組肺部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而肺部感染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顱腦外傷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顯著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療效顯著,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明慧.中西醫結合護理顱腦外傷術后患者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4):127-129.
[2] 樂 瑩,林旭波.重癥顱腦損傷并發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中醫辨證施治配合早期物理干預療效[J].遼寧中醫雜志,2013,40(11):2314-2316.
[3] 王曉英,李曉輝.不同劑量霧化吸入輔以中藥治療90例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11):2817-2818.
[4] 王瑞群.中西醫結合治療手術后肺部感染臨床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4,6(5):120-121.
[5] 王海芹.中醫系統護理防治高血壓腦出血肺部感染614例[J].河南中醫,2014,34(12):2511-2512.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