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雨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凈化治療急診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60例,經搶救措施后實施血液凈化治療。結果 本組血液凈化治療后,顯效44例,有效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3.3%;死亡患者2例(3.3%),死因為多臟器功能衰竭和頑固性休克循環衰竭。結論 血液凈化治療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的療效及搶救成功率較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烏頭堿中毒;血液凈化;急診
【中圖分類號】R59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2..02
烏頭堿產生于烏頭類植物,具有一定毒性,過量服用可導致死亡。但民間常使用烏頭堿泡酒,用于對風濕疾病進行治療。由于對劑量控制的把握不準確,或直接選用未加工的原材料泡酒,造成烏頭堿毒性增加,服用后短時間內可出現中毒癥狀。臨床上烏頭堿中毒的解毒方法較少,使得重度烏頭堿中毒的治療受到一定限制[1]。近幾年來,血液凈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烏頭堿中毒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為進一步探討血液凈化治療烏頭堿中毒的應用效果,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急診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60例為觀察對象,對血液凈化治療的效果及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現就相關情況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60例,急性中毒診斷明確。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48.8±6.2)歲;臨床表現包括:頭昏腦漲、惡心嘔吐、胸悶心悸、腹痛腹脹等;部分伴有呼吸抑制、休克、腎功能衰竭等嚴重癥狀。所有入選患者均因服用自制抗風濕藥酒而中毒,藥酒成分主要為草烏、川烏和一支蒿,服用量10~250 mL,飲酒后3 h內出現中毒癥狀。
1.2 方法
(1)搶救措施:中毒患者入院后積極予以洗胃、輸液等處理,給予糖皮質激素維持酸堿及電解質平衡;靜脈注射阿托品0.5~2.0 mg,注射1次/15min;早搏、心動過速者注射利多卡因80~160 mg,4次后改為靜脈滴注,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利多卡因300 mg;呼吸抑制者予以呼吸機輔助呼吸,休克或血壓下降者靜脈滴注多巴胺。(2)血液凈化:聯合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進行血液凈化治療,應用德國F60血液透析儀和一次性HA樹脂血液灌流器,采用頸內靜脈插管,根據情況選用魚精蛋白、肝素進行治療,控制血流量為150~200 mL/min,灌流平均時間為120~150 min/次。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文獻標準對患者的療效進行判定[2]。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自主意識恢復良好;有效:癥狀及體征緩解,烏頭堿毒素得以控制;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毒素清除不及時。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
2 結 果
本組患者血液凈化治療后,顯效44例(73.3%);有效12例(46.7%);無效4例(6.7%);總有效率為93.3%。其中患者死亡2例(3.3%),死于多臟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頑固性休克循環衰竭1例。
3 討 論
附子、川烏、一枝蒿等烏頭類中藥中均含有烏頭堿成分,該成分易溶于水和有機溶劑,常被人們用來泡酒。但烏頭堿屬于有毒物質,服用含有烏頭堿的藥酒后,其成分進入血液及器官組織中,可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的中毒癥狀。烏頭堿致使成年人中毒的最低劑量為0.1 mg,而服用5 mg即可導致死亡。相關調查數據顯示[3],患者的死亡率高達3%。本組死亡患者2例,死亡率為3.3%,與調查結果基本一致。烏頭堿對人體的危害較大,可嚴重損害血液循環及神經系統,其中以心血管系統損傷最為常見。烏頭堿具有興奮人體迷走神經的作用,可抑制竇房結并引起心肌節律點興奮性增加,并最終導致心律失常發生[4]。目前,烏頭堿中毒的解毒劑和解毒方法較少,對于急診烏頭堿中毒患者多采用洗胃方法進行處理,同時借助抗心律失常藥物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維持。抗心律失常藥物主要為阿托品,其可以有效消除烏頭堿對迷走神經的刺激,同時還能夠緩解循環和呼吸系統的興奮性。近幾年來,血液凈化技術為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在上述搶救措施的基礎上,采用活性炭吸附血液灌流對患者進行治療可獲得顯著療效。臨床經驗證實:單純血液灌流治療烏頭堿中毒,易造成患者酸堿、電解質嚴重失衡,部分患者可出現血液凝固現象,而選用抗凝固藥物預防血液凝固現象又對內臟器官有一定危害。如果在血液灌流的基礎上聯合血液透析實施血液凈化治療,不僅能夠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的烏頭堿成分,還能較好維持患者酸堿及水電解質平衡,因此療效更加顯著。本結果顯示:血液凈化治療后,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3.3%,提示血液凈化的療效十分確切。研究證實血液凈化治療可作為救治烏頭堿中毒患者的有效手段,聯合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實施血液凈化治療,需要先通過洗胃對患者體內的烏頭堿進行清除,注意在洗胃過程中心律失常癥狀的發生可導致迷走神經興奮性加劇,此時需要密切監護心電情況,積極選用藥物予以抗心律失常治療;阿托品是抗心律失常藥物,使用不當可出現中毒癥狀,應遵循“小劑量多次使用”的原則給藥[5],并對患者的體溫、瞳孔等進行觀察,根據具體情況調控阿托品使用劑量;部分病情較為嚴重的中毒患者可考慮多次進行血液凈化治療,以此有效促進患者健康恢復。
綜上所述,急診重度烏頭堿中毒患者的病情比較危急,積極采取搶救措施后實施血液凈化治療,可有效提升療效和搶救成功率,因此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安瑩波,董葉子,張新顏,等.急性重度烏頭堿中毒致電風暴4例及文獻復習[J].疑難病雜志,2015,22(6):623-625.
[2] 段清成.急診血液凈化治療重度烏頭堿中毒的臨床觀察[J].現代養生B,2015,15(8):104.
[3] 楊盡梅,秦向欣.血液灌流聯合多種血液凈化方法搶救重癥烏頭堿中毒臨床療效觀察[J].醫藥前沿,2014,12(23):217-218.
[4] 張映帆.血液凈化治療急性烏頭堿中毒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9):1081-1083.
[5] 黃麗英.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重癥烏頭堿中毒18例[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6):119.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