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曉艷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學報編輯部,湖北 黃岡 438002)
?
2010-2015年7種高職學報評價指標的分析
戶曉艷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學報編輯部,湖北 黃岡438002)
在前輩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利用中國引文數據庫,通過比較《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與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AJCI)高的高職學報,分析2010-2015年《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與6種高影響力學報的評價指標(影響因子、即年指標、基金論文比、總被引頻次)及指標間的關系,最終結果顯示:7種高職學報中,影響力指數高的學報并不是其影響因子就更大,也不與其發文量和總被引頻次成正比,也并不是縮短出版周期,增加每期頁數,其即年指標就越大。它們的基金論文數量與下載量沒有必然聯系。因此,提升學報影響力,最主要的是提高論文學術質量,論文質量的高低在于其創新性,在于其論文內容本身,不是靠單純去提高某個評價指標。辦刊的關鍵,要爭取優秀稿源,并在保證編輯質量的基礎上盡快發表。
期刊影響力;評價指標;影響因子;高職學報
期刊的學術影響力是指在某一段時間內,期刊對其所處科研領域內科研活動的影響范圍和深度[1]。它是期刊在科學活動中作用和價值的體現,也是期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綜合反映。目前,高職學報學術影響力越來越受到各主辦院校的重視,編輯部為了提高學報質量,越來越關注其影響因子的變化。為了提高其學術影響力,不斷地增加發文量,縮短出版周期,增加每期頁數,增加基金論文數等等,試圖通過各種渠道采集數據指標分析所辦學報的發展變化情況,以找出一條可行的、卓有成效的提升學報影響力的途徑。
筆者采集的數據指標來源于中國引文數據庫,即中國知網CNKI.因為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引文檢索數據庫,該數據庫內容豐富、數據準確、檢索快捷,可滿足多種檢索要求,可為科學研究提供新的交流模式,可作為一種有效的科學管理及評價工具。它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簡稱《年報》,對期刊論文的評價注重不同層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相互關系,建立各類型文獻組成的復合統計源文獻體系,使評價結果的層次和針對性更強。因此,依據中國引文數據庫《年報》作為統計源,能更準確地反映學報的真實質量水平。
期刊的評價指標是對期刊已經存在的狀態或達到的水平進行評定。2015年,《年報》首次發布綜合評價指標——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AJCI),將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二者結合起來考量,更全面準確地反映期刊學術影響力狀況。根據《年報》中的11項指標,選取其中4項最能反映期刊作用、地位、影響力及論文質量和覆蓋面的指標,即影響因子、即年指標、基金論文比、總被引頻次。利用EXCEL,比較《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與影響力指數高的6種高職學報,分析2010-2015年《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與6種高影響力學報的評價指標的關系,研究各指標間及學術影響力的關系,對于科學、客觀地評價期刊的學術質量具有積極的理論意義和參考價值。
2.1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是以期刊為研究對象,統計在一定時間段內其論文的平均被引率[2]。其本質是用其論文的平均被引率提示學報在學術思想傳播中的深度和廣度。
一般認為,學報的影響因子越大其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由表1可見:2010-2015年7種學報影響因子變化情況不穩定,《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0-2015年影響因子平均值最高0.14,《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影響因子平均值與6種學報平均數相同都是0.12,平均值僅相差0.02,但影響力指數比《南通職業大學學報》少了9.73,指數值相差較遠,說明影響力指數越高的學報并不是其影響因子就越大。這里就顯露出影響因子這一計量指標在期刊評價中的弊端。

表1 2010-2015年7種高職學報影響因子、影響力指數情況表
筆者從影響因子計算方法分析,影響因子計算方法:2015年某刊影響因子=2015年引用2013和2014年該刊刊載論文的總次數/2013年和2014年該刊刊載論文的總數。從公式中可看出,其一,在對影響因子整個計算過程中沒有對論文引用情況進行評估,那么會出現不相關的引用情況;其二,影響因子是采用兩年時間段,由于學報受學科、論文類型、出版周期等影響,有的論文發表兩年后才會達到引用高峰值,那么會出現不同學科之間的被引頻次差異會很大,兩年的時間年限不能完全用影響因子反映出學報的引用情況;其三,若作者自引過多,也會導致其影響因子失真。因此,如果主要以學報影響因子高低評價其學術影響力的大小,會因學報所涉學科、類型的不同,出現很大偏差[3]。如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現實問題與歷史問題、綜合期刊與專業期刊、學科專業不同等研究對象差異,形成評價中出現不可比性,從而造成評價結果的不公。
2.2即年指標
即年指標指期刊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平均數,也稱當年指標。它測量的是學報出版后學術界的反應速度,反映學報是否處于學術前沿,能否為讀者及時關注,是否具有學術沖擊力。
一般認為,出版周期越短、發行量越大的學報,即年指標的值可能就越大。由表2可見:7種學報即年指標排在前兩位的都是《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其中2010年即年指標0.049,2014年即年指標0.041,說明在《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出版當年發表的論文最受讀者關注,而即年指標排在最后兩位的都是《重慶電子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012年即年指標都只有0.003。《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都是雙月刊,但每期頁數相差49頁。因而并不是縮短出版周期,增加每期頁數,其即年指標就越大。對于論文本身而言,論文內容是否受到讀者關注,與論文范圍、學科發展、課題研究、項目經費、研究者人數等參數都有影響,我們不能只從即年指標的值來論定不同學科領域的學報其學術影響力。

表2 2010-2015年7種高職學報即年指標、出版周期情況表
2.3基金論文比
基金論文比指某期刊在指定時間范圍內發表的各類基金資助的論文占全部可被引文獻的比例[4]。
一般認為,基金資助項目都是經過嚴格的審查,都是研究科學前沿或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都是展示基金項目成果,并都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前瞻性,那么刊載基金論文多的學報其下載量必然越高。由表3可見:7種學報中,基金論文比最高的《南通職業大學學報》而下載量反而最低,《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的基金論文比高于6種學報平均值,但下載量卻比6種學報平均數少了11851。因而基金論文的數量與下載量沒有必然聯系,基金項目的開展是對該項目價值進行審核而并非對項目結果進行審核,基金論文只是證明該項目的研究進展情況和成果,對其質量的好壞,并不能以是否是基金項目來評定,也更不能真實的反映學報的質量水平。

表3 7種高職學報基金論文、下載量兩種指標平均值情況表
2.4總被引頻次
總被引頻次是指該期刊自創刊以來所刊登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5]。
一般認為,學報總被引頻次越多,其發文量應該越多,被引頻次多表明該學報被使用程度較高,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由表4可見:《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總被引頻次、發文量都最多,但學術影響力在6種學報中排第4,而影響力指數高的《南通職業大學學報》二項指標都排在末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二項指標僅高于《南通職業大學學報》。因此,影響力指數高的學報并不是發文量和總被引頻次就越高,被引頻次與發文量之間的關系不顯著。同時只要是好的文章,不管發表在何種刊物,其都會獲得高引用的。

表4 2010-2015年7種高職學報總被引頻次、論文總發文量情況表
期刊學術影響力不僅反映了該期刊在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及影響程度,而且反映出期刊本質和社會需要[6]。它體現了社會的接受程度,并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期刊可持續發展的潛力。通過比較分析《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與6種高影響力學報的各項評價指標,筆者認為,學報學術影響力本身是一個涉及多種因素并十分復雜的現象,在大量學術期刊論文構成的海量信息環境下,對學報的學術評價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避免方法的簡單化和指標的單一化。任何評估體系都存在局限性,在對學報學術影響力進行評價的時候,不應將影響力視為評價學報優劣的唯一尺度,而應通過定性評價、定量評價、同行評價等綜合評價方式,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準確、客觀地評價學報質量。
評價學報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刊物的可持續發展,刊物中論文的質量,直接影響學報的學術水平。吸收優秀論文,提高學報的論文質量,就成為主辦院校學報管理模式的努力方向,同時也是學報發展的命脈。因此,編輯部同仁應從實際工作出發,爭取優秀稿源,擴大影響范圍,并力求盡快發表,是提升學報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同時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拓寬傳播渠道,做到質量、傳播兩條腿走路,打造質量與傳播雙引擎,才能使學報影響力更強大,傳播得更高更遠。
[1]方紅玲.2006~2010年我國眼科學期刊學術影響力動態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3):498~502.
[2]李丹.我國期刊評價體系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3.
[3]張積玉.學術期刊影響力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5):70~76.
[4]張成良,于海飛.近年來新聞傳播類核心期刊的研究回顧——基于4種CSSCI期刊的統計分析(2007-2011) [J].新聞研究導刊,2013,(6):56~62.
[5]艾紅,章麗萍.23種農大學報核心期刊載文被引情況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295~298.
[6]王蓉,馮忠紅.《運城學院學報》2005-2009年文獻計量指標評析[J].運城學院學報,2011,(6):104~106.
2016—5—30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期刊影響因子與論文總被引頻次的關系研究”(2014C2012110)
戶曉艷,女,陜西渭南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編輯工作及計算機應用.
G232
A
1009-2714(2016)03-01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