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壽健董云
2016年淮安市中考作文述評
吳壽健董云
吳壽健,中學高級教師,淮安市語文學科帶頭人,現任教于江蘇省淮安外國語學校。
董云,淮安市淮安區優秀教師,現任教于江蘇省淮安外國語學校。
在一次班會課上,老師讓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從教室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
第一個是捧著書走過去的,第二個是唱著歌走過去的,第三個是笑著走過去的,然后越來越五花八門:跳著走的、倒著走的、斜著走的、跌跤了爬起來走的……
最后,每位同學都愉快地從老師那里得到了獎賞。
其實,走過去就是一種經歷。人生正是由無數次經歷組成的,每一次經歷,都會有別樣的收獲。
請以“經歷是一種收獲”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本道作文題“經歷是一種收獲”直抵考生的生活本源,能激發考生省視生活的沖動與激情。考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容易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與人事認知。
細讀材料,我們發現每一段提示語都隱含了題目的內涵。材料第一段“在一次班會課上,老師讓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從教室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隱含無論何時,人生都要憑自己的個性去“經歷”,去實現一定的目標的意思。材料第二段“第一個是捧著書走過去的,第二個是唱著歌走過去的,第三個是笑著走過去的,然后越來越五花八門:跳著走的、倒著走的、斜著走的、跌跤了爬起來走的……”,暗含如何去“經歷”,表達自己的獨特思考與選擇,體現自己的態度與方略等內容;同時隱含“經歷”既有順境經歷,亦有逆境經歷的意思。第三段“最后,每位同學都愉快地從老師那里得到了獎賞”體現每位同學憑自己的獨特“經歷”得到了“收獲”,“收獲”既可以是顯性的,也可以是隱性的。第四段“其實,走過去就是一種經歷。人生正是由無數次經歷組成的,每一次經歷,都會有別樣的收獲”視角遠投,因小而大,由點到面,揭示生命的成長規律,再次強調主動構設的生活經歷都會有“收獲”,對成長有著非凡的影響。
這道作文題具有以下幾點特色:
一是寫作范圍廣。對“經歷”一詞的理解是寬泛的、開放的。自己的經歷、他人的經歷,甚至于他物的經歷(比如一片樹葉的經歷、一只飛蝶的經歷等)都可以入文。考生可以選擇自己或周遭生活中具體、鮮活、深邃的“經歷”,彰顯自己或他人成長過程中的“收獲”。
二是立意角度多。從命題材料和題目要求看,文章立意的重點在于“收獲”。“收獲”既可以是物質層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意義的;既可以是自己從“經歷”中有所獲得,也可以是自己的“經歷”給別人帶來收獲。就精神意義而言,“收獲”可以是經事看人觀物后,或“撥開迷霧”,或重新有更深的體悟,或擁有一種情感、一種理趣、一種方略、一種幸福等,或“痛定思痛”后咀嚼到一種教訓、尋找到一種出路、獲得一種頓悟……
三是表達方式活。考生可敘述事件,可描寫景物,可闡述觀點,可抒發情感;可實寫經歷,可虛擬情境;可以第一人稱自敘,可以第二人稱對話,也可以第三人稱表達……只要合理成文即可。
本次考場作文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素材選擇趨同化。不少考生的選材多聚焦在自己學習生活的狹小視域范圍內,如友情、考試、演講、比賽、騎車、爬山、捉蝦、釣魚等方面,素材老舊,缺乏新意。
二是敘述故事直白化。作為一名考生,不僅要“講精彩的故事”,還要“精彩地講故事”。本次作文中,在這方面主要存在這樣的問題:①平鋪直敘,一通到底,例如有一位考生寫自己上初中后認識了三個好朋友的經歷,從開學第一天開始寫起,一直寫到他們認識,再到分離,讓人絲毫沒有讀下去的欲望;②語言平淡,枯燥乏味,例如“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我手中拿著吃的,與正在開車的媽媽開心地聊著天。車向街上開去,我的眼神向一個小青年望去……”,這樣的語言未經修飾和錘煉,感染力不強;③缺乏統籌,信馬由韁,有的考生沒有養成動筆前的“前思維”構思習慣,想到哪寫到哪,結果往往前言不搭后語。
三是文章立意膚淺化。不少考生缺少有深度、有厚度的闡述,因而也就沒有了深且寬的“收獲”。例如,有一位考生寫學騎自行車的經過,最后的收獲竟然僅僅是學到了騎自行車的技巧。這樣的立意就很膚淺。
此外,文體不清的現象也在本次作文中出現較多。
1.抓住“關鍵詞”,中心內容要突出。
“經歷是一種收獲”,關鍵詞為“經歷”“收獲”。“經歷”應該是針對一定目標的主動修為,筆墨重心是敘寫“經歷”,入文要快,描寫要精。“收獲”既可在關鍵處點出,亦可在行文中體現。
例如,有一位考生開頭寫“現在我對草書已經有了別樣的情緣,這得追溯到那段記憶深刻的經歷”,緊接著主體部分敘述練習草書過程中如何經歷并跨過一道道的“坎”,最后闡述練習草書的經歷讓“我”如何獲益匪淺。文章波瀾起伏,重點突出,卒章顯志,感悟深刻獨到。
2.找準“勾連點”,文章構思要精巧。
這篇作文要求我們寫明“經歷”,寫出“收獲”,更重要的是,“收獲”應由“經歷”生發,“經歷”與“收獲”要自然對應,敘述描寫與思想主旨要一脈相承。
例如,有一位考生寫自己去河下古鎮游覽,記住了一副對聯,認識了一位老人“泥人潘”,聽到了“年輕”奶奶的戲曲,并由這樣的“經歷”感悟出平淡之中的真實與美好。這就是一個構思立意成功的范例。相反,另一位考生寫詞人柳永為心愛的女子創作詩詞,“收獲”的卻是一份堅定,“經歷”與“收獲”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文章自然無法得到好的分數。
3.打磨“細節處”,敘述具體,描寫生動。
充實的文章內容需要用具有真情實感的描述性語言來表達,特別是細節描寫要準確生動,這樣,文章才能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例如,有一位考生寫道:“我竟在校門口看見了你!你顯然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刺繡的白襯衫穿在你單薄的身上,淡藍色的長裙妥帖地墜在你的腳面,剛好遮住你凸起的腳踝;長長的頭發高高地束在腦后,撐著一把碎花雨傘。你今天真的很美,但身上仍散發著一種難以名狀的滄桑感。”這段細節描寫極好地表現了母親的形象和性格特點,成為整篇文章中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