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晨
[摘 要]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基層社區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形態,適應了當前社會文化生活客觀合理的需求。社區文化在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的倡導下,依靠街道辦事處,發動社會力量,組織社區群眾開展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和社會文化服務,滿足社區范圍內人民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社區文化是群眾文化發展的新形態,也是社區文明程度的象征。
[關鍵詞]城市;社區文化;發展
一、社區文化的規模大小
社區,通常指現行的行政劃分。社區文化,是具有文化部門協助,由該社區民眾主辦文化的性質。所以,社區文化區域一般不按行政區域劃分,大體是按人們活動方便,民眾意識確定的一個城市自然區域。可以把一個街道居民區的文化視為社區文化,也可以把幾個街道居民區的文化視為社區文化,還可以把一個住宅小區的文化視為社區文化。社區文化既然是“一片地域”,那么它的規模就有大有小,社區內的人群就可能是多種行業的人,是社區文化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二、社區文化的復合特征
在一個特定的社區,一般不指一個校園、一家工廠、一個企事業單位的地域和民眾。社區是混雜于多行業人群生活與工作的區域,構成社會中的一個文化小區域,人群的復合性決定人員的復合性,單一的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廣場文化等都可以復合在社區文化之內;但不能簡單地說搞好了某一單項文化就是搞好了社區文化,社區文化是城市的綜合文化現象。單一的文化活動,只具有個體的行業特征,不具備社區的復合特征。社區文化的復合性,又決定了它的活動內容和方式的多樣性和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豐富多彩。
三、社區文化的活動內容
社區文化活動幾乎可包括城市群眾文化活動的全部內容。但由于每一個社區的條件不同,文化活動又各有側重。改革開放后,城市居民人群結構復雜起來,人們的多種文化思潮碰撞,使民眾的思想起了相應的變化。就經濟而論,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成了大款老板,一部分人還處于相對貧困,下崗職工增多,就業矛盾突出,加劇了民眾思想的復雜化。這種文化的先進,不是文化設施的高檔,是指教育導向功能,寓教于樂的文化高品位,通過搞各種教育功能強的文化活動,去占領社區民眾的思想陣地,提高民眾自覺抵制不良行為侵蝕的能力,給民眾創造一個美好的、安穩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這也是民眾本能渴求的社會公德,社區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社區文化的群眾文藝創作,也要面對社區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確定文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深入到社區民眾中去,了解群眾的真實生活,創作和演出貼進他們生活的作品。組織群眾能夠自覺參與活動,著力開展有效的各種社區文化活動,安定一方,樹立正氣,弘揚民族精神。
社區文化不可忽視老年文化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條件,衛生條件,醫療條件的改善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增大,老年人群體增多,社區老年文化活動應占較大比例。在別的文化活動中,老年人因身體關系參加活動較少,社區文化要針對老年人的特點,舉辦些老年讀書,老年休閑娛樂,老年健身運動,老年心理衛生,老年琴棋書畫,老年文藝小型演出等活動,都是社會文化活動的內容之一。
四、社區文化的聯手共建
社區文化的活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都是該社區人,所以社區文化一般不是政府行為的國辦主體文化。如果這個社區是一個行政居民區,組織發動文化活動相對容易;如果這個社區是復合區,組織活動就要有相關的人大力配合。由于社區地域相對較小,人力物力財力都有限,需要多方相助的聯手共建行為。
一個城市里的大型文化標志性建筑,如風景點、廣場、雕塑等,盡管坐落在某個社區,但并不屬于這個社區的文化設施。社區文化的建設投入,除政府必要的投資,更多的經費是社區自籌和找企業廠家商家贊助。每一個社區經濟實力不同,設施建設就要考慮不要搞大而全,要綜合利用場所,根據自己的財力決定項目。要立足于長期活動,長期受益,花較少的錢辦較多的事。根據社區的文化隊伍狀況,揚長避短,搞自己能承受的活動。
城市的每一個社區都有自己的強項,這個社區的文藝演出隊伍整齊,那個社區的創作隊伍可能見長,取長補短,聯手開展活動,可以促進人才交流,作品上檔次,擴大相互的影響。還可搞社區之間的文藝比賽,專題性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
在一個社區里通常有多種行業和單位,組織者可以與商家、廠家和單位聯合,搞經貿專項宣傳,利用附近的場地和人才,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總之,社區文化是一個很有作為的領地。社區文化是城市社區內綜合性的文化,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廣泛,有組織地開展好此項活動,把社區民眾的思想向正確的軌道上引進,是新時期城市群眾文化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著力搞好每一個社區的文化工作,這個城市的總體精神文明建設就極為壯觀。集小勝于大勝,個體、集體、國辦文化多元發展,將會迎來城市又一輪文化大發展的新局面。□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