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開展園藝作物“三品”提升行動,2016年農業部安排農業技術試驗示范項目資金,支持部分水果優勢產區開展老果園改造技術示范。近日,農業部印發《老果園改造技術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推進項目落實,集中打造一批優質高效精品果園,力爭比改造前優質果率提高10%以上,化肥用量減少20%以上,化學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產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業標準,畝均純收入提高10%以上。
方案指出,老果園改造要以發展新理念為統領,依托水果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依靠技術集成和機制創新,強化政策扶持,加強指導服務,集中連片推進柑橘、蘋果等水果優勢產區老果園改造,示范帶動果品提質增效、果業轉型升級、果農增收致富。
農業部要求,項目區重點落實“三改三減”關鍵措施:一是改品種。選擇優質高產、熟期配套、適銷對路的優良品種,改造品種老化、品質低劣的果園。針對不同樹勢采取不同的品改方式。二是改樹形。針對樹干過高、主枝過粗、枝量過多等不同情況,采取降低樹干、疏剪回縮等不同措施,實現通風透光、立體結果。三是改土壤。采取多種形式增施有機肥,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廣“畜-沼-果”等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模式,應用生草覆蓋、種植綠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四是減密度。對密度過大的果園,采取有效方式,增大株行距,降低果園密度,改善通風透光,創造利于噴藥、除草、采收等機械作業條件。五是減化肥。在改善果園群體結構和土壤質量的基礎上,優化氮磷鉀配比,集成推廣配方施肥、高效新型肥料、機械深施、水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提高水肥利用率。六是減農藥。大力推廣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預防控制病蟲發生,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扶持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