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銳
【摘要】目的 研究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住院接受治療的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68例。以編號單雙數方法。將患者分為T組和T+Y組。T組給予頭孢替唑鈉治療;T+Y組則采用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研究評估:(1)總有效率;(2)用藥前和用藥后患者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清降鈣素原的差異。(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1)T+Y組對比T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用藥前兩組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清降鈣素原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T+Y組對比T組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清降鈣素原改善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兩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T組僅1例惡心和2例輕度腹瀉;T+Y組有2例惡心,1例輕度腹脹,發生率均為8.8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機體炎癥水平,且用藥安全可靠,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頭孢替唑鈉;炎琥寧注射液;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2.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6.0.02
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為微生物感染所致心內膜、心瓣膜級大動脈內膜等處出現的炎癥病變,可伴隨贅生物形成,以貧血、發熱、心臟雜音等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因贅生物脫落而出現栓塞,威脅生命安全[1]。為了探討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有效治療方法,以改善患者預后,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對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療效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住院接受治療的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以編號單雙數方法。將患者分為T組和T+Y組,各34例。T+Y組患者中:男22例,女12例;年齡18~55歲,平均年齡(42.34±2.29)歲。病程6~16天,平均病程(9.67±0.32)天;T組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19~55歲,平均年齡(42.19±2.24)歲。病程6~15天,平均病程(9.64±0.31)天;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和性別等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常規給予吸氧,糾正心功能。T組給予頭孢替唑鈉治療,2 g跟500 mL生理鹽水溶合,靜脈滴注,2次/d,連用6周;T+Y組則采用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在T組基礎上,加160 mg炎琥寧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2次/d,連用2周[2]。
1.3 觀察指標和標準
研究評估:(1)總有效率;(2)不良反應發生率;(3)用藥前和用藥后患者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清降鈣素原的差異。
痊愈:體溫復常,癥狀消失,療程結束后連續3次血培養陰性,超聲顯示贅生物縮小,隨訪6個月無復發。好轉:體溫、癥狀均較治療前改善,血培養陰性、超聲檢查未完全復常;無效:癥狀無明顯改變甚至加重,心功能持續減弱。總有效率=顯效+有效[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統計相關數據。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T+Y組對比T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用藥前和用藥后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清降鈣素原比較
用藥前兩組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清降鈣素原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T+Y組對比T組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清降鈣素原改善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T組僅1例惡心和2例輕度腹瀉;T+Y組有2例惡心,1例輕度腹脹,發生率均為8.8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為病原微生物對心內膜和心瓣膜直接侵襲所致炎癥疾病,患者以白細胞技術增多、發熱、黏膜出血、心臟雜音等為主要表現,以在心瓣膜上形成病原微生物贅生物為主要特征,微生物可于血液繁殖引發敗血癥,一旦贅生物脫落可導致栓塞,出現梗死[4]。
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發病急,病情兇險,預后差,在治療上首要治療為抗生素治療,應給予長期、足量抗生素聯合治療。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經病原菌培養主要為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等,均對頭孢菌素敏感,給予頭孢替唑鈉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其病原學和實驗室指標的改善,但單一抗生素治療療效有限,且不良反應較多[5-6]。
從中醫上看,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為“發熱”、“溫病”范疇,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為主。炎琥寧注射液主要成分為炎琥寧,可抗病毒、清熱解毒,對早期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進行抑制,抑制炎性滲出和水腫,減輕機體炎癥水平[7-8]。
本研究中,T組給予頭孢替唑鈉治療;T+Y組則采用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結果顯示,T+Y組對比T組總有效率更高,用藥后T+Y組對比T組血沉、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清降鈣素原改善更顯著,T組僅1例惡心和2例輕度腹瀉;T+Y組有2例惡心,1例輕度腹脹,發生率均為8.82%,說明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機體炎癥水平,且用藥安全可靠,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鄭惠興,王學群,賴耀宏,等.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65例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24(12):5609-5611.
[2] 仇菊萍.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2(27):28-29.
[3] 黃法慎.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治療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療效分析[J].心理醫生,2015,21(10):58-59.
[4] 張會利.88例頭孢替唑鈉聯合炎琥寧注射液用于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臨床可行性[J].中國農村衛生,2015,22(12):18-18.
[5] 王海濤.炎琥寧注射液聯合用藥中的注意事項[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5(34):45-45.
本文編輯:徐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