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香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醫結合護理在原發性高血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數表法原理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給予以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法。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結果顯示,所有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要顯著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此同時,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的過程中,給予其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模式,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控制病情具有顯著效果,且還可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原發性高血壓;中西醫結合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6.0.02
臨床上所指原發性高血壓其實就是患者在靜息狀態下收縮壓或舒張壓升高的情況,特別是患者舒張壓升高的情況下,會引發全身性、慢性血管性疾病[1]。在臨床治療技術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方法已經從單純的降血壓轉變為對靶器官與的保護。患者的林楚陽表現為失眠多夢、耳鳴健忘、血壓升高。本文將我院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4例作為此次研究活動的對象。研究分析中西醫結合護理在原發性高血壓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數表法原理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7例。其中男50例,女44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58.3±4.2)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9±1.8)年。經頭顱CT診斷,確診所有患者均符合國家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標準。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療的時候均伴隨著頭痛、偏癱、昏迷、嗜睡等癥狀。根據隨機數表法原理將所有患者分為基礎性資料并無顯著差異的對照組和觀察組。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西醫常規性的藥物治療和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予給予中西醫護理措施。具體操作如下。
(1)飲食護理
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情,結合日常飲食習慣,指導患者科學飲食,并逐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日常飲食中,堅持以清淡為主、低鹽低脂的食物,同時補充充足的蛋白質,盡可能減少高膽固醇的攝入[2]。鼓勵患者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為防止患者出現便秘,告知其攝取適量的粗纖維谷物。在患者治療的時候,明確告知其不可飲酒、喝濃茶,嚴格控制體重。
(2)辨證施護
在提供中醫護理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具體證型、病情展開辨證施護。對于肝陽上亢型患者,可用平肝潛陽、滋養肝腎的藥物,如芹菜、茼蒿、枸杞、菊花、甲魚,同時予以情志護理,穩定患者的情緒;對于陰虛陽亢患者應予以補腎益精、滋陰潛陽的藥物,如核桃、黑豆、龜肉、枸杞、百合、大棗、芝麻等;氣血虧虛型患者應加強補益氣血、養心安神的藥物,如魚、瘦肉、阿膠、大棗、黃芪、黨參等;痰濁上擾型患者應予以胃健脾之和化痰除濕的藥物,如白蘿卜、山楂、冬瓜等[3]。
(3)日常生活護理
在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應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的生活。血壓偏高的患者,應告知其臥床休息,盡可能減少活動。告知患者充足的睡眠時間。在病情穩定后,散步。飯菜溫度適宜,禁止使用冷飲冷食。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保持大便通暢。
(4)心理護理
臨床實踐表明,高血壓患者的心理壓力相對較大,中樞神經處于星峰狀態,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致使血壓持續行上升。患者情志不遂,會影響到氣機運行,氣滯血瘀,而引發半身不遂與四肢麻木的情況。針對此,護理人員應當與患者多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在患者出現負性情緒的時候,通過有效的交流緩解其煩躁。同時也可以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鼓勵患者多聽音樂,加強與其他患者和家屬的交流,緩解心理情緒,促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5)健康教育
不少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缺乏準確的認識,治療期間的依從性并不是非常好。基于此,護理人員有必要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宣教[4]。通過健康宣教讓患者認識到高血壓疾病的相關知識,充分調動患者治療疾病的積極性。告知患者定期體檢,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1.3 療效判定
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舒張壓下降幅度為10 mmHg,血壓在正常范圍;或舒張壓下降幅度超過20 mmHg,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舒張壓下降幅度低于10 mmHg,血壓在正常范圍;或治療后舒張壓下降幅度在
10~19 mmHg范圍,但血壓并未恢復正常;或治療后舒張壓下降幅度超過30 mmHg,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各項臨床表現并無任何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3.6%,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此同時,所有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要顯著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治療的時候可能會損害其它器官。臨床實踐表明,這種疾病很難徹底至于,患者需要長時間治療,甚至接受終身治療。因而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相對較差[5]。根據這種疾病的特點,加強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法,可增強臨床護理的針對性。根據患者具體證型采取相應的護理方法。同時鼓勵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治療依從性。根據本次研究活動,可了解到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法相對比常規護理措施效果更顯著。
綜上所述,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的過程中,給予其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模式,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控制病情具有顯著效果,且還可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 錚,劉 娟,張傳明,等.原發性高血壓應用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
15(24):150.
[2] 黃 蓓.原發性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13):138.
[3] 高 瑛.原發性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護理[J].遼寧中醫雜志,2014,16(4):803-804.
[4] 劉 萍.原發性高血壓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
15(3):456-457.
[5] 劉艷莉.原發性高血壓病的中西醫結合研究現狀及臨床經驗總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
16(10):65-66.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