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曼
【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術后動脈穿刺持續測壓患者的護理措施。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心血管疾病術的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收集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回顧性分析患者術后動脈穿刺持續測壓的護理措施,總結護理體會。結果 導管脫出1例,測壓管脫開1例,導管堵塞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36%,無患者發生感染、栓塞、出血、肢體遠端腫脹等不良情況。結論 心血管疾病術后動脈穿刺持續測壓是臨床監測的重要方法,臨床上應加強該方面的護理,而預防感染、肢體遠端腫脹、栓塞、出血以及保持管道通暢、固定是護理的要點。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動脈穿刺持續測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6.0.02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fter operation for continuous pressure measurement of arterial puncture
JIA Man
(Department of surge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jiang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Heilongjiang Qigihar 161000,China)
現對在我院行心血管疾病術的患者56例進行研究,探討心血管疾病術后動脈穿刺持續測壓患者的護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心血管疾病術的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齡5~68歲,平均年齡(37.28±15.42)歲。
1.2 方法
患者均在手術室內進行動脈穿刺置管,其中,患者需進行AIIen試驗以評估動脈供血情況后再行橈動脈穿刺,與含肝素稀釋液的沖洗裝置、監測儀等設備連接,在患者腋中線或右心房水平位置放置壓力傳感器,校正系統歸零后進行血壓持續監測。其護理內容有。
1.2.1保持導管通暢、固定
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監護儀上血壓波形變化情況的觀察,如果無波形,則應及時對管道進行檢查,查看是否存在堵塞、回血等情況。護理人員可采用肝素水試沖洗導管,且在沖洗的過程中回抽血塊,注意避免盲目用力,如果導管堵塞則立即拔管。護理人員從測壓管取得動脈血厚,及時采用肝素稀釋液沖洗。護理人員注意妥當固定動脈留置針、側壓管道、三通接頭、換能器和測壓肢體,保證導管無松動、滑脫、扭曲、彎折等情況,注意檢查間接部位,查看是否存在漏氣漏液情況,并及時處理。動脈穿刺成功后使用3M透明敷貼將導管固定,如果有滲出、卷起等情況,則及時更換敷貼。如有需要,護理人員采用絹絲膠布或紙膠布固定導管,幫助患者翻身時,注意保護導管,警惕導管滑脫。如果導管滑脫,則及時加壓包扎血腫、出血情況,并適當地約束躁動患者。
1.2.2預防出血
護理人員穿刺時選擇適宜穿刺部位,盡可能地一次性穿刺成功。在留置針留置期間,護理人員注意嚴密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存在血腫、出血等情況,對有出血傾向患者及時采用生理鹽水代替肝素稀釋液,并對凝血障礙進行糾正。護理人員使用肝素稀釋液時,嚴格按需使用,間斷性地進行沖洗,并注意對動脈留置針連接側壓管道的部位進行嚴密檢查,查看是否存在滲血等情況。動脈留置針拔除時,持續按壓15 min以上,
并加壓包扎、局部制動。如果患者凝血功能障礙,則延長加壓包扎時間。加壓包扎后,護理人員加強對肢體遠端皮膚顏色、溫度等體征進行觀察,如果體溫降低、肢體紫紺,則及時放松包扎。
1.2.3預防感染
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行動脈穿刺,每天對穿刺部位消毒,及時更換3M敷貼,定時更換肝素稀釋液,注意保證整個監測系統無菌。護理人員抽血以進行相關檢查時,必須進行嚴格消毒處理,及時用肝素水沖洗。如果疑有污染,則及時更換整個管道。拔除留置針時,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行,先回抽少量血,完成消毒后在穿刺點上方放置無菌紗布,快速拔出留置針。如果患者留置針留置期間發生局部紅腫、疼痛、發熱等感染征象,則及時拔除留置針。
1.2.4預防栓塞
護理人員對測壓系統各個裝置進行檢查,注意連接部位是否緊密,查看管道內是否存在氣泡,警惕栓塞的發生。護理人員定時采用肝素水沖洗導管,如果導管堵塞,則及時將血塊抽出,如果發生管道堵塞,則及時拔除或重新穿刺。
1.2.5預防遠端肢體腫脹
患者需進行AIIen試驗后再進行橈動脈穿刺,護理人員注意對患者手部血液循環情況進行評價,血液循環良好則可穿刺。護理人員盡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肢體不可使用袖帶,且嚴密觀察穿刺部位皮膚的溫度、顏色,如果皮膚腫脹、肢端溫度降低,則及時拔除。
2 結 果
本次研究中,導管脫出1例,測壓管脫開1例,導管堵塞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36%,無患者發生感染、栓塞、出血、肢體遠端腫脹等不良情況。
3 討 論
心血管疾病術后患者的病情通常并不穩定,心功能仍較差,血壓可能會出現較大波動,術后需要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持續性監測,而動脈穿刺持續測壓是血壓監測中重要的方法[1]。動脈穿刺持續測壓是通過在周圍動脈穿刺置管,將壓力傳感器與監護儀相連,從而將患者心動周期的血壓情況顯示出來,醫護人員據此可及時了解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平均動脈壓的情況[2]。本次研究中,導管脫出1例,測壓管脫開1例,導管堵塞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36%,可見,加強對動脈穿刺持續測壓的護理,有助于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在動脈穿刺持續測壓是動態實時地監測方法,監測準確性較高,醫護人員可根據動脈波形變化情況來對患者心肌收縮力進行判斷[3]。動脈血壓監測準確性的影響因素較多,如導管堵塞、脫落或系統未校正歸零,則會影響監測結果[4]。護理人員需注意波形的變化情況,有效排除影響監測的不良因素,做好各類防范護理工作,減少監測過程中不良情況的發生,從而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5]。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通過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法,加強感染、肢體遠端腫脹、栓塞、出血的預防,并注意保持管道通暢、固定,有效保證了監測的持續性和準確性,臨床上應對該方面的護理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 彭雪云.橈動脈和足背動脈穿刺連續測壓的比較[J].基層醫學論壇,2014,19(28):3873-3874.
[2] 程良平,任 燕,張麗莉,龔仁蓉.心內直視術后有創動脈血壓監測護理[J].華西醫學,2012,21(02):275-277.
[3] 孫 燕.嚴重燒傷患者實施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現狀[J].天津護理,2012,17(02):120-122.
[4] 鐘笑媚.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兒有創動脈測壓護理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2,25(17):43-44.
[5] 王志英,黃玉蘭.持續有創血壓監測在心臟介入術中的應用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19(22):2488-2489.
本文編輯:徐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