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應城市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 胡幼駿
教學適老教材悅老管理愛老——應城市老年大學教學特色淺析
□湖北省應城市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胡幼駿

湖北省應城市老年人大學在教學管理方面,堅持創新理念,努力改革實踐和大膽探索,豐富教學內涵,實現教學規范化,逐步走出了一條以人為本、貼近老年、因需施教、遵循老年教育規律、體現老年教學特色的新路子。
學校把握老年教育的特點,從廣大老年學員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出發組織教學,開設涉老的專業課程,制訂符合實際的教學計劃,把滿足老年人自身需求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使教學內容適合老年人“口味”。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做到了兼顧多樣性與層次性,知識性與趣味性,專業性與思想性,實用性與時代性。同時,根據社會發展和老年學員需求變化等情況,適時更新教學內容,調整教學計劃,創新專業設置,既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需求,也體現了老年大學教學的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使老年學員始終處在常學常新之中,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作為非學歷化的老年教育,學員學習興趣和要求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為此,學校開設了8大類,20個專業課程,凡是涉老學科,只要學員有要求,而且報名人數不是太少,就盡量開班,同時,重點抓好熱門專業和特色課程教學。學校還把思想教育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建立了老年人業余黨校、網上黨校,把黨課、時政課放在重要位置,切實抓好。近年來宣講了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市委領導和學校負責人親自講課,把對老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
學校根據學員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及愿望與要求,從三個方面實施適宜老年人的教學方法,提高老年學員的學習興趣。
一是以教學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主,同時輔以點評式、討論式、展示式、觀摩式、表演式、沙龍式和自學式的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學效果。
二是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突出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為主;講、練、用相結合,以多練多用為主;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以提高學習興趣為主。
三是突出素質教育,提倡互動多彩。許多老年學員的書畫、詩聯、攝影作品和征文在全國、全省、全市得獎,各種文體表演比賽獲獎的更是不勝枚舉。電腦班學員活躍于網絡論壇,堅持多年在網上舉辦“共同的博客”,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讓“好聲音”占領網絡輿論高地。有的老年學員撰寫回憶錄、個人傳記和網絡日志,編印成書,人們爭相傳閱,家人當傳家寶珍藏。
學校重視教材建設,發動教師自編各種教材十余種,還制作了“老同志網信視頻”教學輔導片,貼近老年學員實際,使其愛看愿學。學校還聘請天津教育科學院副研究員、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岳瑛和武漢老年大學教研部主任、湖北省老年大學協會宣傳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彭克敏兩位同志為顧問,為學校發展和教學工作出謀劃策。同時,應城市老年大學與省內外20多所老年大學保持密切的校際交流,博采眾長,學習借鑒他們先進的辦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及時交流教材、課件和教學信息。學校還注重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和老年教育理論工作,領導和教師開展多項課題研究,撰寫了120多篇教學體會和經驗性文章,許多在報刊上發表,有的在各級經驗交流會或理論研討會上交流并獲獎。2016年4月,應城市老年大學被湖北省老年大學協會確定為全省首批老年教育理論研究基地。
學校創新管理理念,尊重老年學員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激勵其自覺、自信、自強、自律精神,堅持在教學中采用既規范又寬松的管理方式,做到處處方便老同志,保護老年學員的學習積極性。
堅持做到管理人性化。學校倡導以社會道德標準、長者風范和工作人員與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帶動大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堅持以尊重為前提,以情感為紐帶,以服務為宗旨,營造溫馨和諧氛圍,管理方式寬松靈活。
實行學員自主管理。充分發揮班委會、學員會、學員黨支部和學員干部的組織、協調、服務功能,發揮學員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其成為學校管理不可或缺的力量。學校注重班級組織建設的完善和規范,定期評選表彰先進班級、優秀學員干部、模范學員黨員,尋找“最好班級”、“最美學員”。按照教學規范化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班級管理、學籍管理、學員管理、學員黨員管理等各項制度,使學員組織建設的作用更加突出,落到實處。
學校遵循為老年群體服務的宗旨,堅持公平、公正、普惠的老年教育基本原則,克服校本部教學用房面積有限的困難,向外延發展,面向基層走開門辦學之路,在部分街道社區和鄉鎮開辦分校或教學班,不僅擴大辦學規模,吸納更多老年人入學,而且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就近便捷地享受老年教育。現已設立分校3個,校外班29個。不僅如此,學校還組建講師團,到校外班巡回教學,使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上學,學員一下子增加了1500多人,有效擴大了老年教育的覆蓋面。
另一方面,積極發展老年遠程教育,擴大老年教育受眾面。學校在市廣播電視電影局和市新聞辦公室的大力支持幫助下,積極發展遠程老年教育,于2012年秋季分別開通了電腦網絡、數字電視和電臺廣播等空中三大課堂。除利用校園網站傳輸網絡課程以外,還在市電臺的《空中課堂》和電視臺的《電視課堂》欄目,分別每天兩個時段播放老年大學課程,長年累月,節假日和寒暑假也不間斷。廣大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輕松學習知識,怡情養性,獲得心靈的愉悅。全市參加老年遠程教育學習的有兩萬多人,遠程教育覆蓋全市城鎮農村,成為沒有圍墻的老年大學、老年學校,使老年教育的春風惠及更多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