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蕓罻
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是我們當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是我十分認同的一句話。常言道“孝能感動天”,如果孝順父母不是我們當子女應盡的責任的話,哪來的二十四孝呢?“孝能感動天”這一言又怎么來的呢?
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流傳至今,二十四位孝子的美名被世人銘記,傳誦。倘若孝順父母不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二十四位孝子的美名應該是被不屑,而不是如今的芳名百世受世人敬佩。二十四位孝子里,有大寒天去伏冰釣魚只為讓臥病在家的母親能喝到魚湯的王祥;有熱天為父親將床扇涼,天涼時幫父親將床暖熱的黃香;有到樹林里摘桑果將它們分為兩籃,甜而成熟的給母親吃,酸的自個吃的蔡順……結果,冰奇跡地被伏融了;父親睡得安穩踏實了,要與孝子搶桑果的強盜被感動哭了,并將桑果還給孝子……孝不僅感動人,還能感動天!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得毀傷,孝之始也。”這句話不僅告訴我們要愛惜自己,更多是提醒人們,父母生我們,養育我們,我們擁有的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可能有人會認為,我如今的成就,是我自己努力得來的。但是,如果沒有父母生下我們,如何會有我們?如果父母不養育我們,我們會有今天嗎?“飲水要思源”,孝順父母,理所當然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呀!
“小羊跪乳,畢乳思母意;感念母恩,受乳用身體,膝落地,姿態如敬禮……”悠揚的歌聲唱著《跪羊圖》,何不是唱進了為人父為人母的心坎去呢?小羊有跪乳之心,烏鴉尚有反哺之意,連動物都知道應盡孝道,人類就更應該孝順父母啊!哪怕端一杯水給他們,他們都會很感動的。如果沒有嘗試過,今天就去做吧!
“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報恩不忘本。”做人不能忘本!你有沒有想過,當父母因你做錯事打罵你時,你有多痛,父母的心里就有多痛!我的一個朋友的媽媽,因生他而早逝,但卻是面帶笑容而安詳的,你有沒有想過但母親生你時,是在與死神掙扎的痛,是在死亡邊緣冒險。奮力博斗,還是把你生下。你又知不知道,為了掙錢養育你而在外辛苦工作的父親,倘若是做下屬的,受上司責罵時,卻只能低頭,只為你能三餐溫飽。好好地想一想,你就會認同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你的父母七十有零,他們拿著湯匙喝湯會弄翻時,半夜會尿床,穿衣服會穿錯,記東西也會記不得,走路無力……你可否還記得,是誰教導你如何使用筷子,是誰幫你清理糞便,是誰教你如何穿衣,是誰教你叫“爸爸、媽媽”和唱第一首童謠,是誰在耐心地教你一步一步走?那些曾經的往事是否銘記在心?
孝順父母是我們當子女應盡的責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很認同,你,認同嗎?
(指導教師:紀廣榮 評委:徐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