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飛飛
我喜歡舞蹈,舞蹈是一種美的藝術(shù),是用肢體語言描繪故事情節(jié)的藝術(shù)形式。在學習舞蹈的道路上,我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曾經(jīng)有過想放棄的念頭,由于老師和父母的疏導和自己的醒悟,最終堅持了下來,并取得了一些成績,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由于媽媽喜歡舞蹈,在我6歲那年,媽媽給我報了舞蹈班讓我學習民族舞。剛開始我很感興趣,看到那些優(yōu)美的舞姿,很羨慕也很向往。可是,每次上舞蹈課,教師都會先讓我們練習壓腿、下叉、踢腿、下腰等基本功,然后才學習舞蹈動作。雖說舞蹈跳起來看上去很美,但是練基本功的過程真的很痛苦。不練功的人可能不知道,壓腿就是要把腿上的筋拉開,非常疼,用力過大時疼得我眼淚直流,壓完后感覺腿都不是自己的了。還有下腰,剛開始練時腰硬硬的,感覺快要折了。學了一段時間后,我覺得民族舞基本功練起來太辛苦了,既無趣又枯燥,還很疼,就不想再學下去了。媽媽見我不喜歡,也就沒再堅持,于是學民族舞這事就這樣擱置了。
兩年后的一天,我看到一個介紹著名舞蹈家陳愛蓮舞蹈生涯和經(jīng)歷的故事,感觸很大。陳愛蓮也是從小練功,認真刻苦,經(jīng)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后來成為了著名舞蹈家。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70多歲,還堅持每天練功,甚至能輕松地把腳抬到頭頂。我非常佩服她勤學苦練、堅持不懈的精神。
從那天起,對舞蹈的喜愛又使我鼓起了學習的勇氣,我開始充滿希望地學習,不再叫苦、叫累、叫疼,而是堅持不懈地練習基本功。有一次上舞蹈課,老師讓我們練習側(cè)手翻,我之前聽都沒聽說過,更別說練了。這個動作很難,雙手支撐在地上,頭朝下,雙腿從空中輪流360度劃過。我心里直打鼓:我能學會嗎?剛開始練時我很害怕,腿不敢抬,每次都是歪七扭八地雙腿蜷在一起翻過。老師鼓勵我們:“不用害怕,這個動作和橫叉有關(guān)系,只要橫叉開了,就容易做好了。”之后,為了練習側(cè)手翻,我每天堅持忍著疼壓橫叉。慢慢的,隨著不斷練習,我側(cè)手翻的動作越來越標準,腿也由彎到直,我的膽子也大了,身體逐漸舒展開,通過努力,我終于完成了側(cè)手翻這個動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兩年多的學習,我的基本功過關(guān)了,下叉、下腰都不在話下,舞蹈動作也有很大進步。在學校,我考進了舞蹈A團,還代表學校參加了北京市藝術(shù)節(jié)團體舞的比賽,并取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還參加了團體舞《雪中梅綻》的排練,在校外藝術(shù)節(jié)比賽中榮獲西城區(qū)一等獎和北京市二等獎。舞蹈讓我在很多人面前展示出自己的風采,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受到舞蹈帶來的快樂。
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你會感受到成功后的快樂和喜悅。舞蹈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有一種藝術(shù)的美感,雖然練習的過程很苦,但是在你成功后,當你站在舞臺上聽到大家的掌聲、領取獲獎證書時,我相信你心里一定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