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慶慶
(山西工商學院 金融學院,太原 030006)
淺析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欺詐及對策
武慶慶
(山西工商學院金融學院,太原030006)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快速發展,同時引發了一系列上市公司財務欺詐事件的發生,其中不乏創業板市場,給我國尚未完善的證券市場帶來了強烈的沖擊。財務欺詐事件的頻繁發生,降低了創業板市場上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導致市場進入了低迷期。低迷的市場讓大多數中小企業遇到了融資難的問題,企業的資金支持減少,同時利潤下降。因此,為了促使創業板市場的持續發展,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欺詐防范的研究就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文章對財務欺詐概念、理論及其成因進行分析,簡述其欺詐的主要方式,從而對我國創業板財務欺詐提出防范性對策。
創業版;財務欺詐;上市公司
自從我國的創業板市場正式啟動后,它以極快的速度風靡全國的同時,出現了財務欺詐等一系列引發誠信和道德缺失的問題,這使得投資者的熱情急速降低。于是,為了保證證券市場的秩序,提高創業板上市的質量水平,維護其正常運行,需要制定針對財務欺詐的防范措施,保證證券市場的公平、公開、真實性及準確性。只有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才能使創業板市場更加健康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學者對財務欺詐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主板市場,對創業板研究的學者并不多。因此,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欺詐問題的研究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能夠有效地保障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的權益,維護國家的經濟秩序,促進整個證券市場的持續發展,維護社會安定。
2.1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欺詐概念
創業板上市公司指公司通過提出上市申請和批準后,能在創業板市場發行股票并流通,同時接受各創業板市場制度約束的公司。創業板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補充,在資本市場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2.2財務欺詐理論
2.2.1信息不對稱理論
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人被信息不對稱理論分為兩類:一類是能夠掌握一些他人無法獲知的內幕信息的人,是具有優勢的一方;而另一類是無法掌握充分準確的市場信息的人,屬于劣勢的一方。信息不對稱會帶來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后果。
2.2.2內部人控制理論
內部人控制現象就是在當今社會兩權分離的社會背景下,一部分掌握了實際控制權的大股東,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犧牲其他股東利益甚至于損害公司利益的經濟行為。
2.2.3有限理性理論
在市場上的行為主體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一般是處于有限理性狀態,因此在決策過程中其不可能做出精確的、完全理性的最優選擇,只能轉而退其次,來尋找一個近似的、有限理性的較為滿意的選擇。同時,“有限理性”行為分為程序理性和結果理性。
利用ROS分布式框架的特點,在Rovio機器人只設置慣性導航數據采集以及部分預處理的節點,在上位機完成定位、導航以及可視化的節點。上位機和Rovio之間各節點使用無線網絡進行數據通信[6]。
我國目前證券市場上往往存在的是一種結果理性行為。當上市公司的某項財務指標達不到標準時,監管部門則會對這些公司進行停牌或者退市等處理,投資者則會轉而投資于其他公司。
3.1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
公司的管理層與投資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是財務欺詐發生的原因之一。而信息不對稱是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所導致的。股東通過自己的意愿聘任管理層,管理層負責編制財務報表。公司治理結構中對會計信息的相關規定并不完善,導致管理層在編制會計報表時缺乏有效地監督,致使財務欺詐行為得不到制度上的約束。
3.2會計審計制度的缺陷
由于我國會計審計制度存在的缺陷,致使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日益缺失,因此注冊會計師并不能有力地約束公司管理層編制財務報告的權利,也不能讓財務信息得到充分披露,更不能很好的緩解管理層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失衡等問題。由于注冊會計師缺乏的獨立性,致使“銀廣夏”、“綠大地”等財務欺詐案件首先被媒體發現,而并不是注冊會計師。
3.3財務欺詐的成本與收益不對稱
導致財務欺詐行為產生的最大誘惑就是財務欺詐成本與收益的不對稱。當財務欺詐的預期收益高于財務欺詐的預期成本,就可能導致欺詐行為的產生。欺詐者采取各種手段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從而獲得巨額收益,或者通過虛增資產等方式使其取得上市資格,進而發行股票騙取投資者大量資金。
3.4輕罰薄懲導致的威懾失靈
為了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有效,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但財務欺詐行為較難發現,或發現后要追究其更多責任也困難重重。
4.1改善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
創業板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先天缺陷,沒有形成完整、有效的內部治理、控制機制。一些公司為了達到上市的目的,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存在很大漏洞。因此,首先應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內部控制度,并在日常治理中真正的付諸實施,通過適應,使其變成公司內部治理的機制,并深入每一個員工內心,使公司在內部治理上防治財務欺詐。
4.2完善會計審計制度,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從制度層面降低財務信息的失真問題,只有完善會計審計制度才利于防止公司財務欺詐的發生。應該結合我國國情,認真研究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的相關體制、法規的政治經濟背景,將審計制度加以應用。
4.3完善創業板相關制度
4.3.1完善創業板保薦制度
首先要構建以終身保薦人為核心的監管體系,約束其只重利益而忽視讓真正有價值的企業成長的短期行為,讓保薦人對所保薦的企業真正做到負責到底;其次,保薦機構應當對接受的保薦任務指派專門的部門及專職的保薦人員開展保薦工作,并保證其持續督導所要的工作時間,并加強專人負責的執行力度;第三,由于創業板的公司對核心技術的依賴非常高,保薦機構還應當在其持續監導期內監督其對商標、專利、專有技術、特許經營權的取得和使用、關鍵技術人員的離職情況甚至購買和出售核心技術情況嚴加監督,并及時進行披露。
4.3.2改善創業板審核制度
改善創業板審核制度,需要適當增加發審委中行業專家的人數,會計師、律師及行業專家所占比例應該相同,著重判斷行業的成長性和科技含量,這樣有利于提高創業板公司的質量;同時,建立對發審委的問責制度,相關監管部門要鼓勵他人對發審委員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監督,同時強化發審委廉政建設,保證審核的獨立性,讓發審委真正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質量負責任。
4.4加大對財務欺詐行為的懲處力度
首先,從申報開始,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就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其次,細化追責機制和違規處罰條款,自律機構要完善對違規行為的自律處分的相關規定。再次,加強對會計師、律師等執業行為的監督,發現違法行為時,按規定從重處罰。發現盡職調查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合規、財務造假等行為的,將按規定及時、從重處罰,相關責任人,一律承擔其相應的責任。最后,在行政追責與處罰的同時,積極推動民事賠償機制的落實。
主要參考文獻
[1]吳曉求.中國資本市場:從制度和規則角度的分析[J].財貿經濟,2013,34(1):14-27.
[2]李曙光.新股發行注冊制改革的若干重大問題探討[J].政法論壇,2015,33(3):3-13.
[3]朱冬元,孫躋珂.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與股票價格關系研究——基于四大行業2012—2014年的數據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86-94.
[4]吳福象,梁作鵬.侵權與契約債權訴訟“直索悖論”的法經濟學分析——兼論上市公司資本充實及退市制度的效率與公平 [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4(2):56-61.
[5]闞興偉,張柯賢,尤嘉.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及審計風險控制對策探討[J].中國內部審計,2014(1):155-157.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9.012
F275
A
1673-0194(2016)19-0022-02
2016-07-22
武慶慶,女,山西工商學院金融學院教師,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