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航
(湖北大學,武漢 430062)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國家經濟安全問題的思考
丁宇航
(湖北大學,武漢 430062)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普及為世界各國、各個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網絡安全問題,而網絡安全問題的產生又對國家經濟安全提出了重重挑戰,在此背景下,積極認清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對國家經濟安全產生的影響,并趨利避害地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十分必要。文章將分析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并提出應對思路和方法。
互聯網技術;國家經濟安全;影響;對策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我國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網上銀行、互聯網金融用戶規模不斷擴大,許多企業也開始借助互聯網和各類信息技術開展業務,這意味著在我國,互聯網的經濟屬性不斷增強。除此之外,各類企業對互聯網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寬,幾乎所有的大型、中型企業和超過半數的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開展營銷、采購、推廣、客戶咨詢、售后服務等活動,可見我國企業對互聯網的應用水平不斷提高。上述情形均意味著,互聯網技術已然扎根我國經濟領域,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1泄露軟隱私,盡失商業先機
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每一次注冊、瀏覽、消費記錄都會被記錄下來,這些信息足夠反應一個人的興趣愛好、財產情況、社交關系等信息。對于電子商務而言,他們通過定位這些個人信息,利用定向技術向不同的人推送其感興趣的廣告,實現了個性化推送和精準營銷,降低了企業的廣告成本,幫助企業獲得更大利潤。因此,誰掌握了精準資源和先進技術,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1.2控制產業鏈,破壞能源安全
在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下,互聯網交易越來越頻繁。這些交易的信息都會留下痕跡,因此通過消費數據,能準確的分析出商品的流轉信息,城市物流點的布局情況,一個國家的資源數量和交易情況。由此可見,掌握一個國家的互聯網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就掌握了這個國家產業鏈布局。而在戰亂時期,國家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一旦泄露,國家安全就面臨著極大的威脅。
1.3破壞市場秩序,引發市場波動
一個國家對宏觀經濟的把控離不開經濟數據的支持,通過搜集重要的經濟數據,可以判斷國家的經濟走向和宏觀經濟狀況。這對國家的經濟安全是極為不利的,一旦有人意圖不軌,收集了一個國家的導航數據圖,就會嚴重擾亂經濟秩序,威脅國家安全。例如,2012年,香港媒體提前掌握了內地經濟數據,并曝光,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近幾年,互聯網技術幾乎融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種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理財觀念。眾所周知,互聯網技術發展最先進的是美國,如果美國利用互聯網數據干擾中國股市、期市、匯市,中國經濟秩序必將遭到嚴重破壞,造成社會動蕩,威脅國家安全。
2.1國家控股互聯網產業
互聯網數據分析需要大量社交網絡和電子商務產生的大量數據最為依托,而我國多數互聯網企業都是外資控股,例如阿里巴巴,第一股東是日本軟銀集團,控股34.4%,第二股東是美國雅虎,持股22.6%。公司的全部交易都需要向股東匯報,這就導致美日能夠輕松了解在阿里巴巴上交易的用戶的詳細信息和中國部分資源的分布信息。再如,騰訊公司最大的持股人是南非MIH傳媒集團,占股35%。據統計,中國較大的互聯網公司幾乎都有外資。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掌握了大量的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國的經濟安全受到極大威脅。對此,國家要盡快采取措施,一方面增加國內互聯網企業的股份,另一方面盡力購買國外互聯網企業,努力形成一個可以抗衡的局面,這樣才能保證國家經濟平穩、安全、持續的發展。
2.2國家投資互聯網技術
在廣泛發展的互聯網時代,龐大的互聯網信息能給國家管理和發展帶來極大便利,誰獲得龐大的互聯網數據和信息,誰就能在經濟發展和管理中占據制高點,獲得主動權。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就互聯網技術說過,互聯網龐大的信息庫必將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眾所周知,統計局統計數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龐大的互聯網信息庫則解決了這一問題,極大縮短了數據收集時間,提高了統計質量和效率,因此國家必須要加大互聯網投資,促進我國互聯網技術更快、更穩的發展。
2.3提高互聯網信息處理技術
我國的信息處理技術起步較晚,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對此,必須重視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精英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強中國制造能力,加大培養資金投入,采用校企聯合的方式,培養自己的高精尖人才。做好人才培養計劃的同時,要完善激勵制度,避免人才流失。
總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全面普及,基于互聯網活動的經濟事件的社會影響力逐步增強,這意味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日益顯著。信息時代下,互聯網技術的繼續發展和普及之勢是不可逆轉的,因此應對其對國家經濟安全帶來的挑戰進行充分認識并給予高度重視。對此,應在加強國家經濟信息保密監管的基礎上,主動掌握信息控制權,加大信息技術的研發力度,以主動、有效地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主要參考文獻
[1]顧海兵,詹莎莎,孫挺.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性審視[J].南京社會科學,2014(5):20-26.
[2]覃曉玲,李天一.大數據時代經濟信息安全問題研究[J].產業經濟,2015(3):40-42.
[3]劉培榮,梁智昊.基于經濟安全的信息安全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6(19):83-87.
[4]王軍.觀念政治視野下的網絡空間國家安全[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3(3):45-61.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9.077
F207
A
1673-0194(2016)19-0135-02
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