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全省黨校系統第四屆精品課賽場上,再次傳來喜訊:“荊門市委黨校再次榮獲精品課殊榮”,這是荊門市委黨校第三次獲得此獎項。與此同時,在“全省黨校系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研討會上,該市委黨校有4篇論文獲獎,獲獎論文數量和等次均在參會單位中名列前茅。
這是該市委黨校堅持黨校姓黨,實施“招才引智”、“以訓提能”計劃的成果之一。
“學校不僅要有大樓,還要有大師,黨校更是如此?!痹谑形С窒?,市委黨校向全社會發出“招賢令”,實施全面“引智”計劃。5年來,市委黨校面向全國引進碩士研究生21名,師資隊伍學歷和年齡結構發生根本改變,研究生以上學歷達到70%,35歲以下骨干教師達到81%。市委黨校還推行領導干部“上講臺”制度,并由市委主要領導帶頭嚴格落實。2016年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到市委黨校講課2次,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員講課10人次,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講課35人次。近三年,市縣領導干部授課占主體班課時總量30%以上。柔性引入知名專家學者“傳真經”。去年以來,共舉辦“荊門論壇”20期,邀請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生態學終身教授李百煉等知名教育家、科學家、企業家走上黨校講臺,深受學員歡迎。廣泛聘用優秀本土人才“教技能”。聘請市內50名行業權威、30名拔尖人才、20名優秀專業干部擔任黨校兼職教師。市縣黨校兼職教師授課量比重達到60%以上。隨著一批青年才俊、領導干部、專家學者、本土精英相繼走上黨校講臺,市委黨校大師資格局基本形成,入庫優質師資210名。
“黨校姓黨,黨校教師理所當然要帶頭姓黨?!鼻G門市委黨校將黨校教師的黨校修養放在第一位。市委黨校劃清了兩條“硬杠杠”:黨校教師不分專業,都要講1-2堂黨課;專兼職教師要簽訂課堂紀律承諾書,做到“三個嚴禁”,即嚴禁發表與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一致的觀點,嚴禁發表不利于學員增強黨性的言論……。這些年,荊門市委黨校教師帶頭強化自己的政治思想建設,人人都爭做黨的政策宣講者、擁護者、推動者,及時投身科研,先后領題開展“中國農谷”建設等項目研究,獲得成果100余項。
“羅浮山下冬如春,一路風塵到深圳。移動課堂多辯論,人人心中有荊門。”這是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郭強在深圳參加培訓后的感悟。市委黨校為提升教師專業、學術、實踐能力,堅持以專業培訓、課題研究、基層鍛煉、學術交流為重要抓手,每年安排20余人次的骨干教師到中央黨校以及清華、北大等高校參加師資培訓;選派優秀教師前往上海等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參加短期異地培訓,有效促進教育理念和方式的轉變;先后選派20余名教師帶課題項目到鄉鎮(街道)掛職鍛煉,教師每年到農村、社區、企業蹲點調研時間不少于一個月,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明顯提高,教學內容更加豐富鮮活。
為了獎勵人、留住人,荊門市委黨校從政治上、環境上、人文關懷上、積分制管理上給予教師激勵。2013年以來,先后提拔4名市委黨校優秀教師為副縣級干部,提拔重用1名副校長到市直單位擔任“一把手”;率先開展積分制管理試點,對教師工作績效進行全方位量化評分,對積分靠前的,在職務晉升、進修培訓、評先表模時優先考慮。積分制管理推行以來,9名教職工以積分晉升崗位級別,教學新專題更新達到75%,學員對教學滿意率達到96%。
(荊門市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