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德勝 余 斐 夏順平 湖北十堰市水庫管理處
小型水庫提高防洪能力的有效途徑探究
◎ 朱德勝余斐夏順平湖北十堰市水庫管理處
在某市500余座水庫中,小型水庫占96.2%,眾多小型水庫因先天性不足,后天缺乏規范性管理等問題,防洪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本文對某市小型水庫工程發展現狀進行了簡要的分析,針對小型水庫具體問題的改善途徑展開了討論,旨在探索提升小型水庫防洪能力的有效途徑,以期為全國小型水庫管理作參考借鑒。
小型水庫 防洪能力 問題 途徑
某市建成水庫519座,其中小型水庫499座,占96.2%。小型水庫多分布在偏僻的農村,多年來,為下游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當地飲用供水及農田灌溉等提供了有力保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同時,由于水庫大多是修建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受當時歷史環境和經濟技術條件等方面因素制約,主要采取群眾自建和民辦公助的方式興建的,因此,普遍存在建設質量不高,設計標準偏低,設施配套不完善,病險較多,管理落后等問題。許多水庫長期存在壩體單薄、上下游壩坡毀損嚴重、溢洪道長年淤積阻塞、輸水管漏水、啟閉機失靈等病險。這些都會導致一旦遇大的洪水,擋水、泄洪建筑物無法正常運行,極大地威脅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此外,小型水庫大壩觀測設施缺乏、不配套或陳舊落后,無法對大壩、溢洪道等運行狀況進行準確判斷,通訊設施缺乏,道路交通不便,遇緊急情況搶修難以到位,這些嚴重影響水庫防洪功能的發揮。
2.1工程設施方面
①大壩建筑。小型水庫在實際施工中,一般使用的材質都是粘土,相應的施工標準也比較低,特別是設計高度不足,若是遭遇暴雨或者是強降雨,就會導致降水漫過大壩頂部、大壩垮塌。還有一部分大壩是寬度不夠,在設置相應的反濾體時,不符合實際的設計標準,易發生堤壩基礎滲漏,導致反濾體失去效用。
②溢洪道。公辦的小型水庫在建設過程中,一般會設立相應的溢洪道,但大部分溢洪道無導墻且底板無襯砌。就算是存在導墻結構的溢洪道,由于被雨水和山洪沖刷,導墻和底板襯砌淘空的現象也比比皆是,這都會導致水庫泄洪安全出現問題。還有一部分水庫是當地群眾民辦自助修建,建庫時甚至沒有修建溢洪道,這些都為以后水庫遭遇極端天氣、漫壩等埋下了重大隱患。
③水庫斜拉閘涵管以及梯級放水管。在長年的運行過程中,一些水庫的水閘、斜拉閘涵管以及梯級放水管會發生失靈的情況,主要集中在放水涵管的漿砌體結構上。部分水庫斜拉閘涵管以及梯級放水管周邊滲水,會造成壩體空洞等情況,嚴重影響壩體的土體安全。
2.2水庫管理方面
在對小型水庫工程項目防洪能力分析的過程中,要集中強化人員管理和制度管理,保證全員素質的進一步升級。但很多地方,在小型水庫工程管理方面,相關單位對于管理機制和措施還沒有足夠提高認知,管理人員專業技術能力以及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此外,若是縣級財政資金不足,會外聘鄉鎮、村的兼職管理人員,這對于管理人員素質的來說,就缺少了基本的保證。還有部分鄉鎮將水庫直接承包給個人,進行魚塘的建立,這就會導致整體管理結構的松散和破壞,若是整體管理結構出現偏差,就會導致水庫的實際作用和價值得不到有效的踐行。
2.3交通通訊方面
除了工程項目和人員管理方面的影響,對于小型水庫項目防洪能力的影響因素還包括交通通訊能力。由于大多數的小型水庫都建立在遠離交通干道的位置,就會出現土泥路、路面狹窄坑洼不平、彎多坡陡等道路問題,若是不能保證通車便利,就會導致搶修人員和基礎物質不能及時輸送到相應的水庫中。另外,相應通訊設施的欠缺,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險情和汛情的及時上報,導致搶修時間的延誤,會對地方防洪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3.1集中優化實際管理制度
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水利管理人員要建立針對性的管理舉措,一是現在整體管理結構的優化,保證基礎項目得到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在制定相應管理措施時,管理人員要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建立貼合于本身情況的實際管理措施,并且保證管理舉措能有效的運行,針對相應的管理制度建立對應的監督機構和監督機制,保證基礎制度能得到有效的踐行。在實際管理運行的過程中,基本的水利監管單位是小型水庫安全管理的中心,要實現整體管理責任的落實,就要建立健全相應管理機制、管理安全機構以及防洪搶險的具體策略,以保障管控機制得到有效的踐行。
3.2集中提高實際安全系數
對于小型水庫的管理來說,只有保證基本的安全系數提升,才能真正實現整體管理結構和管理效果的提升,在管理的過程中,防洪搶險要打好提前量,保證預防為主。針對人口和居住系數密集的情況,相應政府和監管部門要集中升級相應的管理機制,保證防洪搶險工作中安全系數能符合實際需求。當地政府要清晰的認識到,若是基本的管理意識和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的運行,不僅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響。這就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居安思危,從根本上轉變思想和意識,在實際安全系數維系的過程中,要以國家的相關標準和要求進行整體項目的規范化整改,將水利安全納入到地方安全的高度。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遵循維護和管理并行的機制,真正將項目維修管理轉變為常態化事務,集中觀測和檢查相應工程的問題,并且建立相應的檢查檔案,為小型水庫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撐。
3.3集中整合實際報廢管理
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腳步的加快,許多建立的鄉鎮的小型水庫逐漸被荒廢,這就需要縣級水利管理人員建立有效的數據和信息收集制度,保證建立對應性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優化整體水庫管理結構。在實際管理項目的過程中,鄉鎮水利基層人員要針對水庫數據進行及時的收集,對功能萎縮的報廢水庫集中建立檔案,縣級水利局對準備報廢的水庫進行有效的科學論證,在證明其真的失去水庫基礎價值后,集中的申請報廢。
3.4集中調整實際服務對象
水利管理人員要關注水庫的實際服務對象。傳統的水庫項目是依據農田灌溉為基礎建立的,并且以無償灌溉為主,在充分發揮水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有效的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增長和進步。現在,水庫項目在灌溉之外的作用也包括提供生活用水、環境用水,并且能從根本上有效的改善了當地群眾的飲水質量。通過關注水庫的實際服務對象,通過供水興利,從而激發當前人民自覺的保護水庫,建設水庫,形成當地和水庫共同發展的局面。
3.5集中開拓創新發展路徑
在實際水庫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創新路徑,在保證管理費用統一分配的過程中,能促進整體管理結構的優化以及管理力度的升級,管理人員要通過對水庫發展的趨勢進行深入的研究,創新發展新路徑,以保證整體水庫管理設施和水平的同步升級,并且利用現代化管理理念進行集中的項目升級,如進行水庫信息化建設、水雨情自動測報系統建設以及自動化遠程控制系統建設,在建立新發展路徑的同時,利用增加的技術含量推進整體小型水庫防洪抗災的能力提升。
總之,要想有效的提高小型水庫綜合防洪能力,除了要全面落實好當前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等工程措施工作,著重從集中優化管理制度、提高水庫安全系數、發動當地群眾做好協同保護工作方面入手,對于部分價值較低的小型水庫集中報廢處理,從而確保小型水庫成為下游的防洪安全屏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揮重要作用。
[1]胥戰海.對改造南范采煤塌陷區與構建小型水庫工程的探討[J].中國水利,2015,44(18)∶47-49.
[2]水利部網.水利部印發《小型水庫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J].海河水利,2014,12(05)∶23-23.
[3]徐小松,劉勇.從貴州省普定縣貓洞河水庫工程水土保持設計淺析小型水庫工程的水保防治[J].珠江水運,2013,23(06)∶74-75.
[4]楊先鋒.當前小型水庫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3(09)∶1617-1617.
[5]高陳誠.現代小型水庫工程建設存在的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5(26)∶1216-1216.
[6]蔡高靜.分析小型水庫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大科技,2014,21(13)∶146-146,147.
[7]李勇.小型水庫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采取的技術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34(16)∶779-779,772.
[8]徐超申.廣西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放水設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西水利水電,2016,12(01)∶55-5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