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肯職業技術學院 陶俊
商貿流通業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應分析
南京金肯職業技術學院 陶俊
商貿流通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并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性及波及效應,因此,對其波及效應進行分析,有利于推動不同行業供應和需求關系的和諧發展,促進流通環節問題的有效解決。本文對商貿流通業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商貿流通 產業關聯 機制識別
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能力也越來越強,我國商貿流通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商貿流通業為商業的流通提供了周到的服務,對各個環節加以整合,是市場發展成熟度的反映,在我國市場經濟的運行中發揮了導向性的重要作用。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托三方面力量,一是依托國民消費的拉動;二是依靠投資拉動;三是依據外貿出口及國內外投資拉動,這三方面力量,有效推動了經濟的增長[1]。目前我國消費乏力,民眾消費意愿較低,民眾消費市場未被啟動。因此,對商貿流通業的研究中,要對其發展規律加以研究,著力于搞活流通、增加消費、加大內部需求,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市場體系[2]。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可進一步完善我國當前的市場體系,提升城鎮居民的服務水平,能夠進一步將城鎮與鄉村緊密聯系在一起[3]。推動不同行業的供應和需求之間的關系,促進流通環節問題的有效解決[4]。
1.1商貿流通業直接依存度分析
在“十三五”發展時期,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作為轉變當前經濟發展模式的重大戰略,對保民生、促增長有重要意義,可有效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進行分析,完善發展機制,提高資源供給平衡的要素。完全消耗系數模型為:

其中,Cij代表需要追加系數,加以分析對產品的消耗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核算,并在數據分析基礎上建立起矩陣模型,Cij是完全消耗系數模型的追加系數,是做好流通行業的基礎,通過模型數據分析可看到,流通產業系數較高為1.188,第一、二、三產業的流通產業系數分別為0.328、0.527、0.121。對三產業的產成品的消耗情況的分析可實現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當三產業的產成品增加一個單位產成品時,第一產業的追加系數為0.006,第二產業的追加系數為0.218,第三產業的追加系數為0.121,流通行業的追加系數為0.136。
商貿流通業模型構建了直接關聯效應分析模式,對商貿流通業的關聯效應分析模型加以構建和分析[5]。在商貿流通業的產業鏈構建中,商貿流通業在行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做好供應商的管理工作,做好消費等行業的輸出工作,以反映需求者的作用[6]。
1.2構建關聯系數模型
1.2.1向前產業關聯的計算方法
商貿流通業要做好產業關聯效應的研究工作,對產業關聯的方式加以關注,根據產業關聯方式對商貿流通業的關聯系數加以計算,以做好關聯情況的核算工作。是指m部門單位的所有間接分配或直接分配的方法,對應部門數量大小,可得到m對n的直接或間接貢獻,對其進行分配,通過直接計算反映兩部分之間的直接配送情況,對產品產量進行總體分析,并核算數量比例。直接分配計算模型可通過公式來計算:

式中,xmn是n從m部門得到的作為中間產品的數量Xm,表示m部門生產的總產品的總量;rmn是計算直接分配的量,改進模型為:

式中I是單位矩陣;D是完全分配量矩陣;R是直接分配量系數。
1.2.2向后產業關聯的計算方法
商貿流通業產業的后向關聯包括直接消耗量和完全消耗量,完全消耗量是在終端產品消費中通過綜合統計所有直接或間接產品的價值并進行分析,對產品消費加以管理,提供后續部門產品或服務的生產經營過程分析,在商貿流通業的管理中,要對產品消耗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對商貿流通業直接和間接消費情況的分析,對各行業的產品消耗情況進行歸納整理,對產業關聯情況加以把握。可使用的模型為:

在模型公式中,amn是n部門消耗m部門總產品的直接消耗數量;Xm表示m部門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問題統計;rmn是通過模型公式計算出來的產品直接的消耗的情況。在對商貿流通業產品進行消費過程中,使用完全消耗量可計算出直接的消耗量,對直接的消耗量進行分析,對其特性進行總結描述,可改進的模型是:

在模型公式中I的含義代表的是單位矩陣;B的含義代表的是完善消耗量矩陣;A的含義代表的是直接消耗量系數。
在對商貿流通業產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批發零售行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商業活動,是傳統產業與服務業的結合,可對商貿流通業的產業關聯情況加以分析,并對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商業組合加以分析。
2.1前向關聯和波及產業效應分析
通過對表1的分析可看到上游產業供給強度,為其上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數據依據和支撐。在對商貿流通業的上游產業的分析中能看出,關聯效應的波及效應情況,商貿流通業的行業發展中排名在第5位的是服務行業,在商貿流通業的各類消耗分析結果中,可看到關聯性較為緊密的是服務行業和制造業,對關聯度在前10的產業進行分析,可以看到服務業的數量為6個,制造業為4個;而在排名前十五位的行業中,服務業的數量為8個,制造業的數量為7個,對服務業的供給需求也比較大。特別是在當前發展環境下,對專業的要求更加精深,社會分工更加細化,商貿流通業的要求與各行業密切相關。同時,商貿流通業的信息與其他行業的信息關聯較多,處于轉型升級階段,從而形成了較強的關聯效應。

表1 批發和零售業產業鏈的上游產業
通過表1分析評估可看到商貿流通業有很強的結合作用,在商貿流通業的關聯行業排名中,排于前十位的行業中,建筑業只有1個,而服務業為9個。在前十五位中,建筑業和服務業各為1個,服務業仍占有大量的比例,服務業的數量為13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不是單個行業獨立發展的,與其他行業有大的關聯性,同時還受多種因素影響,要做好商貿流通業的協調、統一發展,健全城鎮、農村流通網絡,拉動城鎮、農村消費,大力推行行業創新,構建行業發展新模式。
2.2后向關聯和波及產業效應分析
在對商貿流通業關聯行業分析中(表2),處于前5位的行業中最為突出的建筑行業,所占比例居于首位,其他關系最密切的是制造業。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對于推動當前經濟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有較大作用,商貿流通業作為重要環節,與生產和消費關聯,與多個行業發展都有聯動效應。在分析中可以看到商貿流通業有較強的關聯作用,此外對消費類產品、建筑等行業發展都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商貿流通業作為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行業,與各產業之間存在較強的關聯性,為產品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商貿流通業是消費和生產之間的橋梁,構建了商貿流通業關聯體系,對行業發展有較好推動作用。商貿流通業要做好行業的發展工作,構建完善的城鎮、鄉村的城市流通體系,完善渠道建設,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結構優化工作;二是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加以關注,使用高新技術進行產業創新,運用信息技術、大數據、云技術等推動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三是要加大支持力度。

表2 批發和零售業產業鏈的下游產業分析表
[1]吳三忙.產業關聯與產業波及效應研究——以中國旅游業為例[J].產業經濟研究,2012(01).
[2]韓嵩.區域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應統計指標體系及測算[J].統計與決策,2012(13).
[3]袁丹,雷宏振,蘭娟麗,章俊.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應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04).
[4]何東偉,胡曉鵬.中國房地產業關聯效應及波及效應研究——基于投入產出表的實證分析[J].產業經濟評論,2015(02).
[5]曾修彬.我國航空運輸業產業關聯效應研究[J].濱州學院學報,2015(02).
[6]張蕾.區域性商貿流通業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應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5(31).
F511.41
A
2096-0298(2016)10(a)-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