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碩林/
在服務糧農中踐行黨的宗旨
文/吳碩林/

服務好糧農,是糧食部門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踐行黨的服務宗旨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成果體現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就要求我們把學習教育提高的思想和認識轉化為服務糧農的具體行動,用服務的效果來檢驗我們的學習成效,用糧農對服務工作的滿意度來證明我們是合格黨員。因此,在服務糧農過程中,糧食系統的黨員干部必須自覺做到: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糧農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力量。維護糧農利益,保護糧農的種糧積極性,是黨和政府長期堅持的方針和政策。糧食部門最直接的服務對象就是廣大糧農,做好服務工作,維護好糧農利益,最簡單的就是按政策辦事,依法收糧,把紀律和規矩意識體現在服務工作的全過程。落實到具體工作上,就是要求我們:一是要堅持和完善陽光訂單,科學合理地分解糧食訂單計劃,積極主動地幫助鎮、村抓好糧食訂單的落實和公示,認真細致地審核糧食實際種植面積,挨家挨戶地與糧農簽訂好糧食訂單合同,確保糧食訂單真正落實到種植糧食的農戶手里。二是要嚴格執行糧食收購政策,堅持糧食收購質量標準,以質論價,不隨意提高或降低收購質量標準,收購政策上墻公示,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三是要嚴格遵守各項紀律,糧食收購政策事關糧農切身利益,群眾關注度高。因此,在糧食收購過程中,黨員干部要認識到做好糧食收購服務的重要意義,帶頭做表率,自覺遵守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黨風廉政紀律。要按照服務的程序,依法收糧,不收人情糧,不“吃、拿、卡、要”,不發生損害糧農利益的事情,用行動樹立起糧食系統黨員干部講規矩、有紀律的良好形象。
把服務糧農的措施落在實處。
糧食產業是弱勢產業,糧農在糧食生產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很多、很復雜,而且根據經濟形勢和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切實為糧農排憂解難,幫助糧農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是糧食部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職責。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農村勞動力加速轉移,農村勞動力緊張的矛盾日益突出,糧農售糧缺勞力的現象也比較普遍。土地流轉加快和糧食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加上自然氣候的不穩定,導致不少農戶翻曬稻谷比較困難。這些糧食生產中存在的短板問題,都要求我們糧食部門把優化服務、拉高服務標桿作為主攻方向。因此,糧食系統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必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加大資金投入,加大糧食機械的購置和投用力度,繼續擴大烘干機、除雜機、輸送機的“一條龍”配套服務,落實好種糧大戶驗質、過磅、結賬“三優先”服務措施,辦好“糧農休息室”,進一步提升“一站式”服務的內涵,盡最大努力減少糧農在售糧過程中投用勞動力的比例,減輕售糧的勞動強度,降低糧食的生產經營成本,使為農服務的具體措施能夠真正落到實處。
把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展現在糧農面前。多年來,糧食部門的黨員干部始終做到與糧農同呼吸、共命運,與糧農一起流汗,與糧農一起維護糧食安全,體現了共產黨員情系糧農的高尚情懷和“糧食人”的時代精神與不懈追求。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糧食系統的黨員干部更要充分體現這種情懷和精神追求,把黨員的優良品質充分展現出來。一要心系糧農,做糧農的知心人。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糧農中間開展調查研究,摸清農情糧情。糧農有什么困難,能心里有數;糧農有什么建議要求,能認真聽取,并及時當好領導的參謀。二要腳踏實地,做糧農的貼心人。在糧食收購過程中,無論是高溫酷暑,還是寒冬臘月,都必須認真負責地履行好崗位職責,把收好糧、服務好糧農作為主要任務,發揚“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精神,舍“小家”為“大家”,切實為糧農排憂解難,切實把收購服務工作做好。三要勇于創新,做糧農的好朋友。當前,糧食收購服務工作正處轉型升級期,也面臨著各種問題的考驗。對糧食系統的黨員干部來說,需要用創新的理念去改變陳舊的服務模式,用創新的舉措去解決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設身處地的為糧農著想,真心實意地為糧農辦事,以服務糧農為樂,在創服務糧農中獲取成就感。要通過糧食收購服務這個環節,把糧食系統黨員干部最美的一面展示給廣大糧農。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糧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