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華,羅 娜,王長奇,程 利,耿娜,陳燕萍
(1、湘雅萍礦總醫院,江西萍鄉337000;2、萍鄉漢和醫院,江西萍鄉337000)
POCT凝血分析儀電化學法檢測的臨床應用
楊志華1,羅 娜1,王長奇1,程 利1,耿娜1,陳燕萍2
(1、湘雅萍礦總醫院,江西萍鄉337000;2、萍鄉漢和醫院,江西萍鄉337000)
目的評價POCT qLabs凝血儀電化學法檢測凝血酶原時間(PT)、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的準確性及在臨床中的應用。方法應用SYSMEX CA8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和POCT qLabs凝血儀分別檢測30例患者的PT、INR、APTT。比較兩種類型凝血儀檢測PT、INR、APTT的相關性及偏倚。評價POCT qLabs凝血儀電化學法檢測PT、INR、APTT的性能。結果POCT qLabs凝血儀與SYSMEX CA8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患者的PT(R2=0.998,P>0.05)、INR(R2=0.997,P>0.05)、APTT(R2=0.9342,P>0.05)存在良好的相關性。兩種方法檢測患者的PT、INR結果比對均合格,APTT比對不合格。POCT qLabs凝血儀的精密度CV值小于SYSMEX CA8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結論POCT qLabs凝血儀電化學法檢測PT、INR,符合臨床實驗室的質量要求,可以替代全自動凝血儀縮短樣本周轉時間(TAT)。檢測APTT結果有差異,需要確定自己的參考范圍來進行臨床判讀。
POCT;凝血分析儀;電化學法
POCT血凝儀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容易使用和結果快速等優點,是對實驗室血檢測測方法的有利補充。為了解POCT凝血分析儀測定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PTT)、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和不精密度[1],對我科使用的POCT qLabs凝血儀測定結果進行比對試驗,參考系統為Sysmex Ca8000凝血分析儀,目前未見我省關于POCT凝血分析儀電化學檢測的臨床應用情況報道,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病例資料異常結果選擇口服抗凝藥治療和醫院行瓣膜置換術后的患者15例,正常結果術前檢查凝血功能的患者15例。
1.2 儀器與試劑POCT qLabs凝血儀及試劑:Q-1型電化學檢測儀,生產企業為深圳微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507001;配套試劑為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二聯卡,批號:471133201;質控品:qLabs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化酶時間(Coag Panel2)質控液,批號:3052H0301 SYSMEX CA8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試劑均由西門子公司提供分別為PT(批號:546853)、APTT試劑ACTIN(批號557159)、CaCl2(批號539747)。PT試劑的ISI值為1.1,質控品:朗道凝血質控品批號為174CG、178CG。
1.3 標本標本采集使用109mmol/L枸櫞酸鈉抗凝,抗凝劑與靜脈血的比例為1:9,采靜脈血1.8ml,立即混勻送檢,在1h內離心(3000r/min 10min)分離血漿測定。在采靜脈血后,征得患者的同意用一次性采血針采集手指末梢血,立即進行POCT qLabs電化學PT、APTT測定。
1.4 方法與原理⑴POCT qLabs電化學檢測法:在檢測卡上滴入全血樣本,血液樣本逐步凝固,同時其電導率會隨之變化,并導致電流值發生改變,儀器對這一過程進行測試,并計算出樣本的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原時間通過公式轉化為凝血功能單位INR。⑵患者靜脈抗凝血采用SYSMEX CA8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PT/INR、APTT,操作嚴格按實驗室的標準操作文件(SOP)。
1.5 POCT凝血儀檢測不精密度使用qLabs凝血儀檢測深圳微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專用質控品20次,計算批間CV值。
1.6 相關性分析及比對試驗按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會(CLSI)方法對比的評價方案,對兩種儀器檢測的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隨機挑選患者的30對結果,進行比對試驗。按《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要求,確定以參加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室間質評活動,結果均合格的SYSMEX CA8000全自動凝血分析儀作為參比儀器;POCT qLabs凝血儀作為被比對儀器。參考美國CLIA'88能力驗證(PT)分析質量要求及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凝血試驗室間質評活動的評價標準進行比較。偏倚小于1/2 PT時,比對的結果合格,PT、APTT、INR的能力驗證(PT)分析質量要求:靶值±15%、±20%、±15%。
1.7 統計學分析采用office excel 2003軟件,對檢測結果進行比對,并繪制相應的散點圖,作相關性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
2.1 三類凝血分析儀對比見表1。qLabsPOCT凝血儀的檢測不精密度特定凝血質控品連續測定20次PT/INR、APTT的結果見表2。

表1 二類凝血分析儀對比
2.2 兩種儀器檢測INR的相關性全自動凝血分析儀、qLabs POCT凝血儀分別測定30例靜脈血和30例末梢血標本的PT、INR、APTT結果相關性好,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接受范圍根據衛生部和江西省臨檢中心凝血常規室間質評回報結果的可接受范圍制定,除了APTT少數高值結果超出范圍,PT、INR結果均在范圍內。見圖1。
2.3 用差值進行Bland-Altman分析[2,3]30例配對測定PT、INR、APTT結果差值均數和差值標準差分別做Bland-Altman圖,如圖2所示。

表2 PT、INR、APTT不精密度測定結果

圖1 PT、INR、APTT線性相關性分析

圖2 PT、INR、APTT Bland-Altman分析
從圖2中可以看出,PT、INR分別有3.3%(1/ 30)、6.7%(2/30)的點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兩種儀器PT測量結果的均值在39.4s相差2.8s是最大差值,在臨床上可以接受;INR測量結果的均值在1.1的差值為0.17、均值在4.2的差值-0.29,這兩種相差結果在臨床上可以接受,因此這兩種儀器測量PT、INR的結果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可以互相代替使用;APTT有6.7%(2/30)的點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并且從圖上可以看出兩個種方法測量的結果變異不相等,變異隨著測量值的變大而變大,在30~40之間的差值較小,臨床上可以接受,但測量均值在45以上的差值開始增大,在測量均值在54.9的差值為18.3,這種差值臨床上是不可接受的。從比對結果(見圖3)中也可看出兩兩種儀器檢測PT值的偏倚100%和INR值的偏倚93.3%(28/30)的結果在可接受范圍,比對結果均合格。而檢測APTT值比對結果不合格,有23.3%(7/30)的點超出可接受范圍,高值結果偏倚達到40%,qLabs儀器檢測結果比SysmexCA8000的結果要偏高。PT、APTT偏倚小于7.5%時判斷為合格,偏倚大于7.5%時判斷為不合格。INR偏倚小于10%時判斷為合格,偏倚大于10%時判斷為不合格。

圖3 PT、INR、APTT比對結果分析
POCT凝血分析儀其優點是一滴指血即可快速完成測試,大大簡化了抗凝治療的檢測流程,為門診、急診快速檢測以及患者家庭監測凝血功能提供了便利[4]。我國每年因腦卒中死亡的人數已超過腫瘤和心血管疾病,成為第一位致死病因[5],心房顫動、頸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是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需要長期口服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并定期監測PT-INR值以預防腦卒中[6]。qLabs凝血儀檢測結果穩定、準確可以滿足口服抗凝藥自我監測的要求,這類患者最常見于老年人,去醫院檢測不方便,POCT凝血儀提供準確、快捷、方便的檢測能滿足這些患者需求,尤其對于交通不便和不易多次靜脈采血的患者,具有更明顯的優勢。由于肝素對內源性凝血過程具有顯著的抗凝作用,APTT測試還可以用來監測肝素對患者血液的抗凝治療效果[7]。在急性心肌梗塞、缺血性腦卒中的溶栓治療中,需要根據患者凝血功能確定是否能夠進行溶栓治療及有無禁忌癥等,快速凝血檢測平臺能為患者的溶栓搶救贏得時間。
從本文的比對結果看POCT凝血分析儀檢測PT/INR、APTT的精密度較好,小于黃珣鋇等[8]的研究中INR的CV值4.5%;凝血分析儀PT/INR與全自動分析儀結果具有很好的相關性,比對結果在可接受范圍內,可以替代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APTT的檢測結果正常值范圍內與全自動凝血分析儀的結果具有可比性,但是高值的結果偏高較大。由于本文異常病例數少,可能在統計上存在一定差異,POCT儀器檢測的標本為采集新鮮的全血需要即刻做完,APTT檢測高值的偏差是否與末梢血采集的影響有關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但是POCT凝血儀廣泛應用于臨床測定還存在一些問題[9]。凝血儀檢測的樣本需要未抗凝的新鮮血,未抗凝全血易凝固不能適合臨床大批量標本檢測,POCT凝血儀使用者的培訓并確保獲得持續的資格認證后,POCT的檢測結果與中心實驗室的結果達到很好的一致性[10]。因此,需要制作標準的SOP及對使用者進行培訓和使用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才能確保結果的準確、可靠。每張檢測卡都有內部質控,每一次進行測試時,凝血儀會自動檢測質控.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使用過期或者變質的檢測卡導致獲得不準確的結果。外部質控可以與醫院檢測定期進行對比,還可以使用電化學檢測系統專用的質控液分別配合測試卡用于驗證系統的性能。加強設備與試劑室內質控,保證質量就是要保證和滿足疾病的臨床診斷、監測、篩查、預防的需要。
通過與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檢測結果對比,POCT凝血分析儀電化學法檢測具有較好的精密度和準確度,POCT電化學法檢測PT、INR的結果與全自動凝血分析儀無差異完全可以替代,由于方法原理的差異APTT檢測需要通過確定其醫學決定水平和參考范圍可以應用于臨床。合理的應用POCT凝血分析儀,應用于急診縮短樣本周轉時間(TAT),滿足臨床醫生對這些指標快速準確報告的迫切需求可以使患者減少看病等待時間,提高對醫院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1]Okorodudu AO.Optimizing Accuracy and Ptecision for Point-of-Care Tests[J].Point of Care,2012,11:26-29.
[2]陳卉.Bland-Altman分析在臨床測量方法一致性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統計,2007,24(3):308-309.
[3]王楊,陳濤,徐濤,等.Bland-Altman分析結果散點分布趨勢與測量方法變異程度間的關聯度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2,16(6):535-536.
[4]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華法林抗凝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3,52(1):76-82.
[5]陳竺.全國第三次死因回顧抽樣調查報告[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10-17.
[6]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指導規范[S].2015.
[7]王碧松.血凝儀-APTT法測定肝素的效價[J].藥物分析雜志,2012,32(7):1154-1157.
[8]黃珣鋇,李思閱,王霞,等.兩種床旁凝血儀在換瓣術后抗凝監測中的的臨床應用[J].血栓與止血學,2013,(19):274-276.
[9]萬本愿,姜青龍.POCT的臨床應用及存在問題[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4):387-390.
[10]Tirimacco R,Glastonhury B,Laurence CO,et al.Development of an accreditation program for 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in general practice[J].Aust Health Rev,2011,35:230-234.
R446.11+1,R554
A
1674-1129(2016)05-0635-05
10.3969/j.issn.1674-1129.2016.05.033
2016-04-28;
2016-08-23)
王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