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聰,梁金明,陳康榮,陳亞珍,邱 瑾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檢驗科,廣東湛江524037)
糖尿病腎病早期髓過氧化物酶與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的相關性研究及臨床意義
陳 聰,梁金明,陳康榮,陳亞珍,邱 瑾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檢驗科,廣東湛江524037)
目的探討髓過氧化物酶(MPO)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方法分別選擇69例糖尿病腎?。―N)和57例糖尿病初期未發生微血管病變的住院糖尿病病人(DM)為觀察組,53例健康體檢者為正常對照組,分別檢測觀察組及正常對照組的MPO、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胱抑素C(CysC)的含量,然后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DN組血清MPO與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均呈正相關(r=0.478;0.367),有統計學意義(P<0.01);DM組MPO與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相關性低(r=0. 171,0.134),無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對照組MPO與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相關性低(r=0.127,0.129),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MPO在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機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除尿微量白蛋白外的另一個糖尿病腎病早期病變的診斷指標。MPO與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測對于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糖尿病并發微血管病變的預防和治療,減少微血管病變的發病率,提高DM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糖尿病腎?。―N);髓過氧化物酶(MPO);尿微量白蛋白(mALB);胱抑素C(CysC)
糖尿病現在是各國大眾健康問題,患病率也越來越高,2015年世界糖尿病日公布全球有1.25億糖尿病患者,是導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四大疾病。而其引起的并發癥也多,如糖尿病腎病(DN),是DM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表現為腎臟特發性全身微血管病變,可導致終末期腎衰竭。MPO是近年來應用于血管炎癥檢測的一項特異性指標,其生物學功能是抵抗微生物入侵、預防炎癥反應等,但其也有對機體不利的因素,如催化形成的活性氧分子不再具有選擇的功能,引起微小血管的病變,如糖尿病腎?。?]。尿微量白蛋白是腎臟早期損害的一個非常敏感的指標。糖尿病腎病早期常無典型臨床癥狀,尿常規和常規腎功能檢查結果多無異常,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視,易導致漏診而延誤治療,當檢出異常時,腎臟病變已較嚴重。因此,早期發現腎臟受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阻止或延緩腎臟疾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已有很多報道關于胱抑素C和其它項目聯合檢測對診斷糖尿病腎病有重要的臨意義[2],本課題也得出結論MPO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也有很大的臨床意義[3]。本次研究是通過對住院的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初期未發生微血管病變的糖尿病患者MPO與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的相關性研究,進一步證實MPO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為糖尿病腎病早期病變的機制和及早診斷提供依據。
1.1對象本研究對象為2009年6月-2014年5月住院病糖尿病病人126例,均符合中華糖尿病學會1999年通過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糖尿病無早期并發癥患者(DM)組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齡42~72歲,診斷依據為經臨床主診醫生眼底檢查及尿微量白蛋白、CysC檢測結果低于正常參考范圍的早期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腎?。―N)組69例,男39例,女30例,年齡46~77歲,診斷依據為經臨床主診醫生診斷且尿蛋白陰性,但尿微量蛋白>2.0mg/dL并排除高血壓和已知能引起尿微量蛋白的糖尿病腎病病人;正常對照組為53例健康體檢者,空腹血糖水平在正常參考范圍內,且其他生化結果也在正常參考范圍內,其年齡、性別與觀察組相匹配。受檢者受檢期間均無感染、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各組均空腹12h后采集靜脈血,分別檢測MPO、胱抑素C;采集第一次晨尿3ml檢測尿微量白蛋白。
1.2方法采取受檢者禁食12h后空腹靜脈血3ml,及時分離血清,用ELISA法檢測MPO,試劑為美國ZEUS公司提供;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胱抑素C,儀器為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儀,試劑來自上海執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集第一次晨尿,用免疫比濁法檢測尿微量白蛋白,儀器為美國貝克曼IMMAGE800特定蛋白分析儀,試劑為貝克曼原裝試劑。
1.3統計學處理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實驗數據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以Kolmogorov-Smirnov對數據作正態檢驗和相關分析:數據正態分布時用Person分析,非正態分布時用Spesrman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及正常對照組相關指標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正常對照組及觀察組MPO、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結果(x±s)
DN組血清MPO和尿微量白蛋白、CysC都呈正相關(r=0.478,0.367;P=0,0.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DM組則相關性低,(r=0.171,0.134:P=0.204,0.637),無統計學意義;正常對照組也同樣是低相關,(r=0.127,0.129;P=0.352,0.356),無統計學意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改變及工作壓力增加、運動減少等原因,糖尿病發病率不斷升高,其并發癥也隨之增加,如視網膜病變、腎病病變、糖尿病足等。糖尿病腎?。╠iabetic nephropathy,DN)是DM慢性并發癥,表現為腎臟微血管病變,是導致終末期腎衰竭的重要原因。微量白蛋白尿是DN最早期癥狀,但不易覺察而導致不少患者病程加深;DN的病理變化是腎小球肥大,基底膜增最終導致腎小球硬化、纖維化[4]。mALB是一種帶負電荷的小分子蛋白,被近曲小管重吸收90%以上,正常狀態下只有極少量的白蛋白可以通過腎小球基底膜。當有疾病導致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通透性發生障礙,mALB濾過量超出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時,尿中mALB含量增高,尿mLAB是腎臟早期損害的一個敏感性指標,對判斷腎小球的受損程度有重要臨床意義,為國內外公認的糖尿病腎病早期預測指標[5]。糖尿病可由不同途徑損害腎臟,這些損害可以累及腎臟所有的結構,但只有腎小球硬化癥與糖尿病有直接關系,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癥之一。
胱抑素C(CysC)是內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一種等電位點高相對低分子量的堿性非糖化蛋白質,1961年首次發現并在當年報道存在于腎小管壞死患者的尿液中[6]。在腎臟受到損害時分泌,由于受代謝等其他因素影響少,因此是早其腎損害首選的檢測項目并廣泛應用于臨床。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糖尿病腎病組結果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且與MPO正相關,因此可以判斷隨著糖尿病的發展,微小血管的病變特別是腎臟微血管也發生了病變。對于糖尿病的早期治療除了降低血糖的同時,也應該要及早預防微血管特別是腎臟的病變。
髓過氧化物酶(MPO),是由中性粒細胞或單核細胞產生的過氧化物酶,能催化過氧化氫與氯的反應,產生的次氯酸具有很強的抗炎作用,并直接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7]。據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早期就已經存在微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隨著患者血糖升高,血液中MPO炎性蛋白也相應增高,從而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損傷,通透性障礙。其他如蛋白質非酶糖基化、胰島素抵抗、DAG/ PKC通路、多元醇通路以及氧化應激等多種因素相互累加,加重微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最終導致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發生[8]。本研究顯示,DN組血清MPO與尿微量蛋白、胱抑素C含量水平呈正相關,有統計學意義(P<0.01),DM組MPO與尿微量蛋白、胱抑素C含量水平相關性低,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MPO與糖尿病發生微血管病變而導致的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也有報道顯示小血管炎腎損害與ANCA相關[9],更有文獻報道風濕病患者中MPO陽性有腎功能損害的達91.8%[10],這都說明MPO檢測對腎功能的損害均有診斷意義。本研究結果還顯示,DN組尿mALB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及DM組,提示尿mALB可以作為糖尿病腎損害的評價指標。在腎小球發生病變,導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白蛋白濾過量超過腎小管最大重吸收,造成白蛋白從尿中漏出,尿白蛋白含量升高,其升高程度與腎小球損傷的程度一致,因此是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主要依據。但是,mALB的臨床診斷特異性較低,可見于其他多種疾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檢測指標的應用范圍[11]。另外,本研究是探討糖尿腎病早期的變化,不能絕對排除其他未知的原因或疾病可能引起的尿微量蛋白升高的可能。
MPO是糖尿病發生微血管病變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與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雖然DN的發病機制復雜,是在遺傳背景下的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確切機制還不清楚[12],不管是對腎功能損害診斷較敏感的CysC還是特異性較低的mALB都能對糖尿病預防腎臟病變提供輔助性的依據,但不可否認往往單一指標在疾病細微變化的早期,這些檢測項目的結果變化肯定也不大,還有個體的差異等其他因素,漏診的可能很大,所以聯合檢測不同的項目對早期病變的診斷是最好的選擇,朱圣軍、楊萍、黃會金[13-15]等的報道同樣是聯合檢測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診斷提供依據。而MPO是反映微血管病變的一項指標,但通過聯合檢測糖尿病患者的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可明顯提高對早期DN診斷的敏感性,其對于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糖尿病并發微血管病變的預防和治療,減少微血管病變的發病率,提高DM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Raij L.Recommend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ecial pop-ulations:renal disease in diabetes[J].Am J Hypertens,2003,16(11Pt 2):46-49.
[2]陳順義,陳慧誼,朱麗梨,等.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1,9(27):1680.
[3]陳聰,陳忠,梁金明,等.糖尿病腎病患者MPO與空腹血糖水平變化的研究[J].中國熱帶醫學,2010,5(10):587.
[4]趙大鵬,隋艷波,桑仲秋,等.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2,36(9):47-48.
[5]Raj DS,Lim G,levi M,et al.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nd oxidative stress are increased in chromc allograft nephropathy[J]. Am J Kidney Dis,2004,43(1):154-160.
[6]Butler EA,Flynn FV.The occurrence of post-gamma protein in urine:a new protein abnormality[J].J Clin pathol,1961,14:172-178.
[7]Del GJ,Garcia JH.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adhesion in Cerebrovascular ischemia:Pathophysiologic implications of Leukocyte-4 adhesi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408-425.
[8]楊向紅.微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改變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研究熱點[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7,7(15):528-529.
[9]張作臻,米杰.ANCA相關性小血管炎腎損害治驗1例[J].山西中醫,2015,3(31):7.
[10]石莉萍,張得方,吳穎濤,等.抗中性粒細胞質抗體檢測在風濕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2014,10(35):1293-1294,1301.
[11]孫宇,王艷,鄒會玲,等.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與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J].吉林醫學,2015,6(36):1127.
[12]陳永對.糖尿病腎病與糖基化終產物受體基因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5,12(6):742-743.
[13]朱圣軍,汪驊.多項生化檢測指標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5,33(4):503-505.
[14]楊萍,王芳,曹春園.聯合檢測Cys-C,URBP和尿MA/Cr比值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5,33(6):763-764.
[15]黃會金,林美芳,肖揚婧卿,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對2型糖尿病并發視網膜脫離的臨床診斷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5,33(6):742-744.
R587.1,R446.11+2
A
1674-1129(2016)05-0655-04
10.3969/j.issn.1674-1129.2016.05.041
2016-05-25;
2016-07-11)
湛江市科技攻關項目,編號:2009C31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