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摘 要: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大數據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大數據帶來的不僅僅是新的發展機遇,還有網絡安全方面的隱患。該文介紹大數據的同時,旨在對在此背景下的網絡安全隱患進行剖析,并提出幾點增強網絡安全的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 網絡安全隱患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c)-0004-02
大數據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以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適應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征。隨著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的蓬勃發展,同時在大數據的背景下,網絡信息的安全正面臨巨大的挑戰。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更多的網絡安全隱患隨之而來,造成個人信息甚至是國家機密文件等信息的泄露,因此需要采用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水平。
1 大數據背景下的網絡安全隱患
大數據背景下,無時不刻都在產生數據,各種數據的安全主要依靠網絡的正常、平穩運行。網絡的安全將決定數據是否安全,因此,必須要對網絡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防患于未然,從而保證數據的安全。大數據環境下網絡安全隱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數據信息內容安全隱患
數據信息內容的安全隱患體現在兩方面:信息的泄露和信息的破壞。信息泄露就是未經合法用戶的授權,非法用戶偵破、截獲、竊取或者破譯目標系統中的數據,一旦一些隱私信息被泄露出去,會給用戶帶來隱患和困擾;信息破壞指由于系統故障、非法行為或系統感染病毒,使得數據內容被刪減、添加或者修改,破壞了數據的完整性、正確性和可用性。數據一旦被泄露或者破壞,將會造成社會動蕩、經濟危機等。因此,亟需建立科學、完善的數據監管體系,以保障數據的完整性。
1.2 數據信息傳播安全隱患
在復雜網絡環境下,數據信息的傳輸載體是各種網絡通信協議[1],例如TCP/IP、IPX/SPX、HTTP、XMPP等,這些協議往往并不是專門為實現數據的安全通信而設計,通常存在安全漏洞,缺乏數據安全保護機制。網絡黑客、計算機病毒等利用通信協議中的安全隱患,對計算機進行遠程操控,盜取、破壞信息,從而導致信息的泄露或者破壞,嚴重時可以導致整個網絡系統停止正常工作。除此之外,大數據的信息的存儲目前主要依靠云存儲技術,而這一服務依靠第三方來提供技術支持,給信息傳播安全帶來了隱患。
1.3 數據管理安全隱患
數據管理是網絡安全中最重要的部分[2],不安全軟件及不完善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都是數據管理的安全隱患。由于不安全軟件導致網絡遭受攻擊或者由于專業管理人員的操作失誤,將導致網絡無法被監管,從而引起數據的丟失。
1.4 物理安全隱患
網絡的物理安全作為整個網絡安全的前提條件,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軟件安全隱患和硬件安全隱患。 軟件是指支持大數據運行的軟件環境,包括基礎操作系統、軟件系統、防火墻與殺毒軟件等。沒有安全的軟件環境,計算機病毒就會趁虛而入,危機整個系統,進而造成數據信息丟失,給網絡安全埋下隱患。硬件是網絡安全保障的重要物質基礎。大數據下硬件的安全隱患有:電源故障;機房的防潮防塵;電磁干擾問題;線路老化等。
2 大數據背景下的網絡安全防范措施
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在大數據背景下,網絡安全隱患主要存在物理信息安全、信息內容安全、信息傳播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因此針對上述安全隱患,要增強網絡安全,必須要結合當下的安全問題,采取相應的策略進行安全防護。以下將從數據存儲、應用與管理3個方面構建防范措施。
2.1 數據存儲方面的防范措施
在大數據背景下,數據的存儲安全對網絡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海量的數據存儲有兩種方式:重要信息的本地存儲及云存儲。對于重要信息的本地存儲,要及時對存儲空間進行清理,防止重要信息由于存儲空間不足導致丟失;對于存儲在云空間的信息,由于云存儲服務是第三方提供技術支持,因此要時刻面對數據泄露的風險,及時對云存儲的軟件進行維護更新,在系統上安裝殺毒軟件并設立防火墻,防止網絡黑客、計算機病毒對數據造成破壞。在計算機硬件方面,也要及時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處理。
2.2 數據應用方面的防范措施
大數據的應用安全至關重要,是網絡安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數據得到有效利用,將會對我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產生全方面深遠的影響。
要加強數據應用的網絡安全,必須建立嚴格的數據應用防范措施。首先,要做好用戶的訪問控制環節,根據大數據的加密等級以及用戶的訪問權限,來限制用戶對大數據的訪問,確保大數據的應用安全。其次,在大數據應用中,確保大數據處于應用系統的最頂端安全位置,并利用數據挖掘技術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及時報警并做妥善處理。
2.3 數據管理方面的防范措施
構建安全的數據管理防范措施,是確保大數據網絡安全的必要條件之一。
首先,大數據的安全運行離不開合理有序的管理制度,因此構建安全的管理制度為大數據環境下網絡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建立數據備份管理制度,及時的對數據進行備份,當數據損壞時,可通過數據還原功能將數據還原,將損失降至最低。
3 結語
總之,大數據技術的產生與發展,帶來了發展機遇,也帶來了網絡安全隱患。在當今信息爆炸的大數據時代,必須要對網絡安全隱患加以防范,從數據存儲、應用和管理三方面制定不同的防范措施,保障網絡安全,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黃河.計算機網絡安全—協議、技術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 張軍偉.高校網絡安全分析及其對策[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09(1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