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貞
摘 要 高職學生的自我管控能力較弱,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為了加強管理,提升高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引導他們走上正途,本文提出了學生預警管理機制,從思想、學業、安全等多個方面對高職學生進行管控,探討了在預警管理機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形成完善的預警管理機制。
關鍵詞 預警 高職 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9.082
Abstract Vocational students self-control is weak, vulnerable to bad social etho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improve vocational students social competence, and guide them to the right path, we propose a mechanism of early warning management students from many aspects of thought, academic, vocational students to safety control, alarm management discussed in problems and caveats mechanism prone to form a complete early warn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 words w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高職學生預警管理機制的基本原則
預警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而提出來的,針對突然前期出現的情況對結果造成的影響而采取的應對措施,適用的范圍涉及多個方面,如突然的天氣變化、臺風、軍事方面的預警等。學生管理中引入預警機制,其目的是識警防亂,化險為夷,防止學生在學業、心理等方面出現問題,防止學生可能受到的意外傷害,從而使學生順利畢業,走向社會。
(1)常規化原則。這是預警機制首先要遵循的原則。預警要警鐘長鳴,始終保持在運行狀態。保證預警機構常設,根據不同的預警內容確定合適的預警時間,如學業預警,可以以學期為單位;宿舍安全預警,要24小時常備。每一環節按制度運行,要臨危不亂。
(2)及時高效原則。預警工作要以預防為主,防微杜漸,一旦出現預警風險,及時高效啟動相應的程序, 消除禍患于萌芽中,若危機來臨,則緊急采用有效措施進行調整和補救, 使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且不留后患。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快速、及時是預警管理的基本要求, 高效化則是其目標性要求。
(3)科學化原則。它是指預警管理要建立在科學的制度保障,充分準確的信息預測、科學的分析方法和現代化分析手段之上。預警管理的基礎信息要準確無誤,要形成制度化。如可以規定達到某種程度(課程不及格的門數、學位英語的成績、計算機的成績等),給予相應的預警級別。
(4)教育性原則。針對學生在個人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挫折與階段性反復情況,高校要及時有效地進行事前管理與干預,引導其良性發展。其目的是堅持管理育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一管理理念。它通過建立預警機制,強化預警教育,為學生提供改錯革新機會,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同時還可發揮學生干部在信息傳遞中的骨干作用,實現對學生干部的實踐教育功能。
(5)人性化原則。這是指高職院校在具體實施預警管理機制的過程中,要以人為本,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專業,做出適當的警示。如藝術類、體育類的學生,不要過分強求學位英語和計算機成績,保證在預警管理機制實施過程中,學生不會出現大的情緒波動,真正體現人性化管理。
(6)協同原則。從廣泛意義上說,學生管理是學校各部門的共同責任。學生管理與學校各部門都有關聯。從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出發,它就要求學校各部門要齊抓共管,形成合作的團隊行動,在提供信息、防范和預控風險、危機處理等方面,整合資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 高職學生預警教育管理模式的內容與實踐
2.1 建立多方聯動機制,準確無誤地收集學生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學生動態
從班級學生干部、輔導員(班主任)抓起,形成一種制度,定期逐級上報學生學習、思想工作動態。學工系統定期召開會議,及時通報問題學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事態變大。各級各部門加強溝通,形成暢通無阻的信息通報。
在具體實施信息通報過程中,可以采用當前常用的現代化手段,建立班級(系級)公共郵箱或者qq群、微信群等學生與教師信息交流的平臺,及時掌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問題以及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等。具體任課的教師也要參與,形成覆蓋面廣的信息平臺。
如果發現某些學生學習成績一直惡化、紀律意識淡薄、夜不歸宿等苗頭,要及時納入到預警名單中,采取相應的幫扶措施。
2.2 落實預警教育跟蹤機制,有針對性地強化被預警學生的教育工作
學生被預警后,不要不管不問,要建立多方(院系領導、輔導員、家長、班干部等)教育體系,通過動態跟蹤被預警的學生,強化思想教育的實效,督促學生自身思想發生改變,主動高質量地完成學業。
(1)實施學業預警制度。一般每學年考核一次,在新學年的第一個學期進行,根據學生上一學年的學習成績和學位英語、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成績,按照一定的規則向不達標的同學發放學業預警通知單,同時告知學生家長要在學業預警通知單上簽字。這樣可以實現學校和家長的及時溝通,促進學生改掉壞習慣,把心思放到學習上來。
(2)建立學院系領導直接管理學生制度。每學年由院系領導直接管理10-15名左右的學生,具體掌控他們的思想動態。實施領導聯系學生班級,意義深遠,能改變領導工作作風,深入學生一線,加強與學生交流的需要,直接聽取學生的訴求。還能兼顧培養學生成才,以領導的思想閱歷、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直接指導優化學習方法。同時領導本人也獲得了學生人才培養的第一手資料,能形成師生的共鳴,更加有利于學生成才。
(3)建立任課教師課堂情況反饋制度,加強一線教師的教書育人作用。被預警學生的名單及時反饋給各班任課教師,這樣在該班級的具體授課過程中,及時關注他們的學習、思想動態,防止他們上課開小差,從紀律方面嚴格約束,促進他們盡快轉變。
(4)開展班級優秀學生的幫扶制度,提高被預警學生的綜合能力。本班優秀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屬于班級的“佼佼者”,而且在與被預警學生長期的接觸中,了解他們的弱項和具體的“癥結”。展開“一對一”的幫扶,能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和榜樣的力量,同時老師也能通過優秀學生的反饋,及時了解被預警學生的情況。
2.3 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強制學生管控和約束自己的行為
從大學一入學開始,就建立每個學生的誠信檔案,和他們講清厲害關系,如果行為不端或者學業較差將被記錄誠信檔案,盡力把學生的不良行為消滅在萌芽中,使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無心理問題、考試不作弊、不出現安全事故、課程無大面積不及格。
2.4 制定大學生的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處理主要處理學生出現安全事故、心理問題、學習成績嚴重落后(某個學期不及格門數過多)、無故徹夜不歸等。針對上述情況制定的應急預案主要包括領導和處理機制。
(1)成立預案工作小組,成員組成包括班主任、團總支、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系(院)一把手,由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具體制定、布置工作任務。
(2)規范應急預案的處理程序。一般來講,從事故開始出現,到最后處理要有完整的處理程序,可以分為關注、反應、上報、事后教育等四個過程。關注學生,能及時掌控學生的動態信息,由班主任和宿舍管理員具體負責,對于出現傾向及時制止,讓事故盡量消失在萌芽中。一旦危機有擴大的勢頭,要快速、及時上報團總支、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以便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同時周密考慮,如果事態還在發展,及時上報系主任、學院領導,控制事態的發展,爭取宏觀領導與決策。事故處理完畢后,要根據事故的原因(如為什么夜不歸宿、使用大功率電器起火的原因),在系(學院)范圍內,開展專題講座,透徹分析事故起因及應對措施,類似的事故不再重復發生,真正做到吃一塹,長一智。
3 預警機制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隨著社會上獨生子女的增多和物質條件的進步,學生的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普遍較差,所以在預警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制定預警機制文件。預警機制文件主要由學校學生管理部門具體負責起草、討論,其中關于學業預警的部分要聯合教務處,最后上報學校領導批準出臺。要分工到人,層層落實,大學算是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本人認識不到問題的重要性,等參加工作后,往往后悔,因此學校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預警工作的重要性,及時解除大學生面對的各種危機。及時向學生警示(發出預警),并及時向領導匯報,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采取幫扶措施。
(2)保證信息上報通道的暢通。由于預警工作涉及到學生處、教務處、系(學院)等諸多部門,人員多而且分散,可以通過建立學生預警qq群、微信群和采用專用手機等方式相結合的形式,盡可能保證預警機制的信息通道暢通,充分發揮預警機制的作用。
(3)選擇合適的教育輔導方式。輔導員、班主任在實施干預時要注意講究方法,溝通應遵循心理學基本規律的要求進行。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采取不同的教育溝通方式,避免學生產生抵制情緒。學校應該對學生抱著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不要一棒子打死,犯了錯就永無出頭之日,要通過引導的方式,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正常的學習和社交活動中。
(4)重視預警學生在校的后期表現。預警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認識,因此對發出預警的學生后續在校期間的思想、學習行為要密切關注,動態實時跟蹤,防止破罐子破摔,導致二次預警,導致最后無法完成學業。要結合學生在下一學年的具體表現,采用談話、電話溝通等方式,努力改變和轉化被預警學生,幫扶他們正常完成學業,表現好的要及時摘帽,撤銷預警,盡力提高預警學生的轉化率。
參考文獻
[1] 臧動.預警機制:現代學校發展的保障[J].教育研究,2005(8):91.
[2] 童星.社會學風險預警研究與行政學危機管理研究的整合[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2):66-70.
[3] 陸岸.高校學生突發事件預警機制構建初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4).
[4] 陶應勇.高校學生群體性突發事件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
[5] 楊希.試論高校學生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的預警機制[J].華章,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