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小松+孫領+蟹煌鳴



[摘 要]2011年發布的《中國旅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大力發展郵輪母港,2012年9月,國家旅游局批復在上海設立“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在國務院、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上海郵輪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上海郵輪產業的經濟測算能夠科學并客觀地評價郵輪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并更好地指導和規劃郵輪產業的未來發展建設。文章假定直接消耗系數不變,將42部門投入產出表轉換為6部門投入產出表。基于該投入產出表測算出郵輪產業對上海市的經濟貢獻度。結果表明,該方法較為合理可行。
[關鍵詞]郵輪經濟;投入產出模型;經濟貢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016
郵輪產業對于地區經濟發展而言,其貢獻除了在作為交通運輸方式以及實現旅游功能而為郵輪公司本身帶來的利益以外,同時也通過前后向效應和波及效應促進上、下游連帶產業的發展,間接地使整個地區的國民經濟更快地發展。
康小燕、封學軍[1]以蘇州市內河航運為研究對象,建立了基于42個部門的六部門投入產出表,并通過蘇州市內河航運自身數據測算出蘇州市內河航運對蘇州市經濟貢獻指標的貢獻率。劉起運、陳璋、蘇汝劼[2]投入產出模型進行深入分析,為投入產出模型的應用打下基礎。郭秀絹[3]基于投入產出表,構建區域內多港口對經濟貢獻的度量模型。曾啟鴻、繆明聰、袁天琪[4]通過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法,對國際郵輪母港的建設指標進行定量評價。姜超雁、張婕姝、真虹[5]通過先界定國際航運中心所包含的經濟活動,再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調研收集國際航運中心相關活動的總產出,通過投入產出表的轉換得出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對上海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研究。
本文以上海郵輪產業為研究對象,運用投入產出表,根據統計數據計算上海郵輪產業對上海經濟的貢獻度。
1 投入產出模型[3]
基于投入產出模型進行郵輪經濟貢獻度分析的關鍵是投入產出表的構建。
投入產出表以表格的形式直接形象地體現出國民經濟系統中各個部門的中間投入的來源和中間產出的分配去向。
在投入產出表中,第Ⅰ象限矩陣表示流量的中間使用,第Ⅱ象限矩陣表示流量的最終使用,第Ⅲ象限矩陣表示流量的最初投入,其基本形式如表1所示。
2 郵輪產業對GDP的貢獻
郵輪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包括:直接經濟貢獻、間接經濟貢獻和波及經濟貢獻。
2.1 郵輪產業的直接經濟貢獻
直接經濟貢獻是指郵輪公司及郵輪旅客在城市和地域周邊進行的產品及服務消費,以及郵輪船舶制造和維護等所產生的支出,這些費用一起構成了郵輪產業的直接經濟貢獻[6]。
本研究對上海郵輪產業直接貢獻的經濟活動進行了調研,根據各方面取得的數據、信息進行統計、分析、測算得出上海郵輪產業對上海市的直接經濟貢獻。
2.2 郵輪產業的間接經濟貢獻
間接貢獻指的是郵輪產業相關經濟活動因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各部門,為了開展其各自經濟活動必須購買其他部門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這些構成了郵輪產業的間接經濟貢獻[7]。
2.2.1 前向乘數效益
郵輪產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其他各個生產部門的持續擴大發展。由于各部門需要擴大生產,一定還需要其他中間投入也按比例增加,同時給這些部門帶來了經濟利益。因此這些部門也都各自產生了后向乘數效應,上述這些效應的總和組成了郵輪產業的前向乘數效益Ef。
2.2.2 后向乘數效益
郵輪產業的本身會不斷擴大對于中間投入的需求,于是又促進了相關部門的擴大生產。這種由于郵輪產業需要其他部門產品作為其中間投入而對社會凈產值所做的間接貢獻,稱為郵輪產業的后向乘數效益Eb。
郵輪產業對區域GDP的間接經濟貢獻,可表示為:
2.3 郵輪產業的波及經濟貢獻
波及經濟貢獻是指在間接經濟貢獻的作用下通過產業產品和服務的購買的環環相扣而產生的經濟貢獻,這種循環組成了郵輪產業的波及經濟效應[7]。
郵輪產業對于GDP的消費乘數Ec,可表示為:
公式中c為邊際消費傾向。
2.4 總貢獻測算模型
郵輪產業對于區域經濟的總貢獻,可表示為:
3 實例分析
上海郵輪產業作為上海市國民經濟中重要的一個產業部門,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本市的國民經濟發展。基于上海郵輪產業作實例分析,在以上理論基礎之上利用上海市2007投入產出表建立新的數學模型,假定直接消耗系數不變對投入產出表進行修正,定量分析上海郵輪產業與上海其他相關產業部門的技術經濟聯系,代入上海市2012年統計數據來具體測算和分析上海市郵輪產業2012年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程度。
3.1 2012年投入產出表及系數
假定目前上海市的經濟系統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即直接消耗系數不會改變,僅僅考慮2007—2012年上海市經濟總量的增長,對2007年上海市42部門投入產出表進行修正,可得到2012年上海市42部門投入產出流量表。運用Matable軟件可將已知42個部門投入產出流量表轉換得出6部門的投入產出流量表。見表2。
作為中間運算過程的的列昂惕夫逆矩陣,見表3。
根據前面兩個表格反映的直接消耗系數矩陣,同時在直接消耗系數矩陣的基礎上,可以在運算過程中得到各個部門聯系的完全消耗矩陣,運算結果見表4。
在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為了規避目前使用的投入產出表中沒有單一郵輪部門的情況,本文以下的投入產出數學模型中所使用到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和增加值系數都是按照交通運輸郵電整個部門的統計數據得來的,并非針對郵輪產業而單獨建立的特殊投入產出表。但是行業產值等數值均是以2012年上海市郵輪產業自身的數據為依據的。
3.2 2012年上海市郵輪GDP貢獻計算
3.2.1 直接貢獻
2012年,上海市郵輪碼頭共接待國際郵輪180 艘次,其中母港航次共計128個艘次,母港登船共計17.5萬人次,訪問港航次共計62艘次,上岸游客共計6萬人次,即總計47萬人次。根據表格計算的郵輪業為上海市直接帶來的經濟收入約為2.1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3.26億元。
2012 年上海郵輪業直接經濟收入:
Ed=郵輪乘客和船員總消費+當地港口服務總消費
=199363333+12317650
=211680983(美元)
≈13.26(億元)
3.2.2 間接貢獻
根據E_d和上海市生產總值增加值系數z可以推算出2012年上海市郵輪產業的總投入
ΔX=Edz=130.2599=50.196D
將ΔX代入郵輪產業后向波及公式中得:
而前向波及效果中
2012年上海市常駐人口達到共計2380萬人,其中城市居民人口占九成以上,并且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費支出共計26253元。根據上海市統計局的初步核算,2012年上海市實現生產總值GDP達20101.33億元[8]。
消費乘數可由總消費和GDP總值計算得出:
可以看出郵輪產業對上海市的直接經濟貢獻和后向間接經濟貢獻較小,而前向間接經濟貢獻和波及經濟貢獻占很大的比例。以GDP貢獻為例,郵輪產業對上海市的前向間接經濟貢獻占62.3%,波及經濟貢獻占36.6%,兩項之和高達98.9%,與此同時,直接經濟貢獻和后向間接經濟貢獻卻僅僅占有1.1%。我們可以看出郵輪產業自身的經濟效益所占的比重很小,更多的是其對相關前向產業做出的有關貢獻。
4 結 論
郵輪產業為上海市創造的直接、間接以及波及經濟貢獻占到了上海市GDP總量的8%以上,郵輪產業的建設應該得到充分肯定。郵輪產業的經濟測算能夠科學并客觀地衡量郵輪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并更好地引導和規劃郵輪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本文通過假設直接消耗系數不變,計算出直接消耗系數、完全消耗系數和列昂惕夫逆矩陣。并應用2012年上海市郵輪產業相關數據,結合前文公式進行計算,得出上海市2012年郵輪產業直接經濟貢獻、間接經濟貢獻、波及經濟貢獻、對GDP的總貢獻和對GDP的貢獻率,同時驗證了上海市郵輪產業對上海市GDP起到的巨大貢獻程度。
然而本文研究方法目前仍不夠完善,依然有待提高。一方面,在假定直接消耗系數不變的情況下,采用的系數是整個交通運輸郵電部門的轉換系數,該系數雖然能較好的代替郵輪產業系數,但不可避免地仍會存在一些誤差,無法保證完全準確。另一方面,在郵輪產業可能對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上欠缺了分析。
參考文獻:
[1]康小燕,封學軍.基于投入產出法的內河航運貢獻度[J].中國港灣建設,2011(2): 72-75.
[2]劉起運,陳璋,蘇汝劼.投入產出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郭秀絹.基于投入產出模型的區域內多港口經濟貢獻測算[J].港工技術,2010(1): 25-29.
[4]曾啟鴻,繆明聰,袁天琪.國際郵輪母港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 65-68.
[5]姜超雁,張婕姝,真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對上海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研究[J].科學發展,2012(7): 18-24.
[6]王鳳慶.郵輪經濟與遼寧沿海經濟帶互動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0.
[7]湯兆宇.上海發展郵輪旅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8]上海市統計局.2012上海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