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登芳+丁璐
[摘 要]近年來,受世界金融危機和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影響,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女大學生,受生理、傳統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就業問題更加突出。文章運用SWOT方法對高校女大學生創業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期推動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健康發展。
[關鍵詞]女大學生;自主創業;SWO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099
在世界金融危機和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影響下,我國高校女大學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為了緩解高校女大學生就業壓力,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我國相繼出臺了一些創業政策,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女大學生創業仍面臨著重重困難。為了更為客觀全面地分析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問題,我們運用SWOT分析法分別從女大學生自身的競爭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四個方面進行客觀分析,以幫助女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發揮優勢,利用機會,弱化劣勢,規避風險,實現自主創業目標,進而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與和平社會的穩定。
1 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1.1 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優勢分析
女大學生通常有較好的文化素養和創業潛能。強烈的責任心,平易近人的親和力,謙遜得體的言行等在與人交往中容易給人以好感,為女大學生創業者們樹立了良好的形象,無形之中也為自己爭取了更多的創業幫助。另外,女大學生對社會上的實事、流行元素比較敏感,具有一定的創造力,在協調溝通、想象空間、團隊合作,組織管理等方面也表現出較強的才華和活力,女性特有的個人魅力和縝密的心思使女大學生創業者在考慮問題、做出決策時比男生更細密周全,這在創業初期尤為重要。
1.2 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劣勢分析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男尊女卑”的性別偏見仍然存在。現實生活中,“婚姻才是女孩最大的事業”“女孩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傳統性別偏見的觀點仍深深影響著女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及認知模式,使不少女大學生認為,女性可以擁有知識、自信、工作,但不能太過獨立,對工作也不能太過投入,應更多地關注家庭生活,因而,高校女大學生在選擇自主創業時存在主動意識欠缺、創業動力不足等劣勢。
2 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面臨的機會與威脅
2.1 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機會分析
2.1.1 社會的進步與開放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使女性受教育程度大為提高,社會地位亦逐步提升。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為女性發揮管理和溝通的特長提供了機會,避免了其體力上的弱勢。同時,社會對于女性創業呈現出更為開放與包容的態度,據2010年《全球創業觀察項目的女性創業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參與創業的人數有近1/3為女性,其中亞洲女性的創業比例更是高達41%,正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創業。
2.1.2 高校、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一,不少高校通過開設創業教育課程、舉辦成功商業人士講座交流等形式來指導大學生參加創業計劃競賽,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2015年年底,教育部更明確發出通知,各地高校要做好2016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要對有創業意愿的學生開設創業指導及實訓類課程,對已經開展創業實踐的學生開展企業經營管理類培訓。各地高校要配齊配強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聘請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建立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創新服務內容和方式,為創業的學生提供開業指導、創業培訓、孵化基地、資金支持等服務。高校要進一步完善學生創業服務網功能,建立校園創新創業導師微信群、QQ群等,發布創業項目指南,為高校學生提供項目對接、產權交易、培訓實訓、政策宣傳等服務,實現高校學生創業時時有指導、處處有服務。
第二,各級政府不斷完善大學生創業環境,出臺諸多優惠政策,包括部分減免高校畢業生相關營業稅,減免大中專學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如湖南省規定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后兩年內自主創業,到創業實體所在地的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注冊資金在50萬元以下的允許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資金不低于注冊資本的10%(出資額不低于3萬元),1年內實繳注冊資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內分期到位。
第三,國家專門設立了幫助大學生創業的基金、咨詢機構,進行創業資金扶持及相關培訓指導,早在2010年,全國工商聯、教育部、團中央、統戰部、人社部、民政部就共同主辦過“中國大學生創業大講堂”公益行動,并成立大學生創業基金作為“大講堂”的承辦單位。
2.2 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威脅分析
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威脅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女大學生在自主創業過程中很難得到充足、平等的創業機會,最為常見的是一些企業缺乏對女性工作能力的信任,不愿對她們進行投資,提供創業的機會;二是整體創業環境還不夠有序與完善,在我國注冊一個公司審批程序較長,費用也較高,國家為大學生提供的自主創業優惠政策有些在實際操作中也很難實現,甚至在執行過程中變了樣,不能完全發揮對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支持作用。
3 促進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若干對策
3.1 政府及社會應進一步為高校女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政府應進一步完善高校女大學生創業政策與法規,切實落實各項創業政策,為女大學生創業者提供階梯形保障和針對性扶助對策。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上級政府政策的實施,加強政策宣傳教育,設計實施完整的創業培訓體系,提供人性服務,為女大學生自主創業保駕護航。整個社會也應積極為女大學生創業者打造各種創業平臺,盡可能為她們提供多的社會資源和創業渠道,幫助她們積累經驗,推進女大學生創業成功。
3.2 高校應重視創建女大學生創業人才培養體系
一方面,各高校要加強創業教育與培訓,建設強有力的創業教育組織機構和師資隊伍,增設女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培養女大學創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開展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女大學生真正接受到創業教育與培訓。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獨特的校園創業文化活動,如建立師生創業沙龍,不定期邀請企業家、創業者到學校開展講座,舉辦有獎創業競賽、挑戰杯等,引領女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業活動,發現自己的創業潛能,培養創業意識。
3.3 高校女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女大學生要自覺加強培養自己的心理素質和自尊、自立、自信、自強的精神。因為女大學生心理素質一般比較脆弱,在面臨不可估測的創業風險時,容易失控,所以女大學生要注重培養創業心理素質,增強自身抗壓能力,勇敢面對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同時,女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加強對自我的認識、理解與分析,積極開展擇業、創業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努力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為自己開拓出一條寬闊的創業之路。
參考文獻:
[1]胡珍珍.高校女大學生創業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25).
[2]李新宇.女大學生創業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3]馮秀紅,劉風云.社會性別理論視域下的女大學生創業教育[J].江蘇高教,2013(6).
[4]王曉蕾.大學生創業環境問題的分析及對策[J].職業咨詢,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