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曉冬
[摘 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并且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物品也越來越多,化工行業在不斷加快發展的同時,其環境風險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因而對于化工行業的環境風險評估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化工行業;環境風險;評估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191
由于我國的化工企業數量非常得多,而且大部分的化工企業都呈現出資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數量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漸漸呈現出很多的問題。由此可見,對化工行業環境進行風險評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化工行業特點進行簡單的分析,結合目前我國化工行業中所存在的不足,并且對化工行業環境風險評估所面臨的不足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1 化工行業環境風險評估的重要性
由于化工行業與其他行業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因而對于行業環境風險評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于化工行業所獨有的特點所決定。對于相同的化工產品,因原料的不同,其化學反應的過程也呈現出多種多樣,根據反應過程的不同,其生產工藝也會隨之而不同,加之不同的原料產品,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生產工藝來制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
其次就是化工行業中所采用的原料,不僅種類多,而且很多的原料都屬于有機物,并且具有很高的揮發性、腐蝕性強、易燃、易爆等化學特點,有的甚至屬于有毒、有害的物質。因而在化工的生產過程,容易存在潛在的環境風險,一旦這些潛在的環境風險發生,就會對環境造成很嚴重的危害。
最后就是化工行業的生產過程,基本上都是需要經過高溫、高壓或者是低溫、負壓等這些非正常的條件下來生產,如果這些生產條件達不到時,很容易造成化學物品泄露事故,嚴重情況時還會發生化學反應的爆炸、火災等,進而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造成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等。除此之外,眾多的化工行業還存在著周期性的全局停工檢修,在此過程中也是很容易造成事故的發生以及對環境產生一定的風險。對于化工行業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三廢”也會對環境造成直接的危害。由此可見,由于化工行業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性,無論是從前期原材料的選擇,還是生產過程以及最后化工行業的排放,都會對行業環境造成潛在的風險,因而對于化工行業環境風險的評估成為了重中之重。
2 目前風險評估所存在的不足
2.1 環境風險評估缺乏落實
對于環境影響評估的工作一般都是針對于建設項目來實施,并且在我國處于剛剛起步發展,對于環境影響的重在規劃,很多的部門對此并不了解。而在實際的工作中,化工行業往往是以工業園區來進行規劃,而且這些區域內都存放著很多的化工原料、產品等,具有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等特點,在生產過程中工藝也呈現出復雜性,很容易造成火災或者是有毒物體的泄露,因此,對于環境風險評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2 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到位
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可能會忽略掉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一些執法不嚴的情況。由于化工企業的投入對于當地的經濟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因而會對環境評估方面有所忽略,對于化工項目審核不嚴等,最終會為環境帶來一定的潛在風險。
2.3 缺乏環境風險防范意識
由于化工企業的管理階層對于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環保的政策不夠了解,加之對本化工企業的生產規程不夠熟悉,對于環境風險意識比較薄弱,因而往往會忽略掉化工企業生產過程容易產生的不安全因素,化工企業內員工的素質低文化差,并且缺乏專業的培訓,同樣也會使得環境風險意識缺乏。
2.4 風險評估與項目不密切
對化工環境風險的評估需要根據具體的化工項目來進行,由于化工行業的復雜性,其不同的生產工藝所帶來的環境風險也是不同的,因而需要依據具體的生產工藝以及設施等重點生產過程以及薄弱的環節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對其潛在的環境風險進行全面的了解。而在實際的過程中,對環境風險的評估往往不是建立在相應的化工項目之上而進行分析的。
2.5 對風險評估不夠深入
由于對化工行業環境評估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很多的評估方法與手段還不夠完善,只是采用了簡單的方法來進行評估,缺乏對環境風險的深入分析,例如運用數學知識來進行對環境風險進行定量的計算分析。
3 如何做好化工行業環境風險的評估
3.1 做好化工項目的規劃環境評估
在化工行業的環境風險評估過程中,既要對單個的化工項目進行單獨的環境評估,也要對整個化工行業的發展規劃進行評估,并且健立起完善的評估機制,有效落實好環境風險評估制度,對于不符合國家要求的,以及化工企業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都應當做好嚴格的審批,從而做好化工行業項目的環境風險評估。
3.2 不斷優化環境風險源的管理
化工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特點,對環境風險源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制定出其相應的環境風險應急預案與防范措施,積極改進企業落后的生產設備與生產工藝,采用循環經濟與清潔的生產方式,除此之外,化工企業還應當加大資金、人員以及設備、技術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借助這些先進的設備與技術,有效降低有害物質與污染物的排放。環境風險的應急預案則主要包括了應急計劃、教育、培訓以及救援的保障等,主要是用來處理環境事故的方法與程序,對于所制定出來的應急預案,應當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進行及時的補充、修訂,與此同時,企業還可以定期組織演練,對于應急預案過程中的漏洞及時補查,從而有效確保企業人員對于化工企業對應急預案流程的熟悉,有助于加強對環境風險事故的處理與協調能力。
3.3 提高對環境風險的防范意識
隨著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化工企業應當不斷提高對環境風險的防范意識,并且制定出其相關的防范保障措施,并對員工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定期開展防范環境風險教育與宣傳的活動,從而加強化工企業對環境風險的防范意識。
3.4 做好對化工項目的風險分析
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大部分都會涉及化學物品,因而需要對化工行業生產的過程、工藝等物料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與分析,依據不同的物料與生產工藝,對不同生產流程進行分析,從而對整個生產過程做到環境風險識別與評估,針對生產過程中的重點階段與薄弱環節進行系統分析,對不同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跟蹤分析,并制定出其相應的防范措施。
3.5 采用多種方法進行風險評估
在進行化工行業環境風險評估過程中,最為常有的方法就是定性與定量的方法相結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定量法中主觀性偏差和定性法中客觀性的偏差缺陷,在具體的評估過程中,先通過定性的方法來對化工行業環境風險進行簡單的論述,并且運用數學模型來對環境風險進行定量的計算與分析,在計算與分析過程中包括事故概率分析法、事故樹分析法以及事件樹分析法等,其中比較常用的事故樹分析法,可以使得風險事故之間的各種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能夠清晰明了,并且由事件的發生頻率而計算出事故的發生概率。
3.6 強化對環境風險的應變能力
根據化工企業所經營產品的不同,其環境風險也是各自不同,因此,在進行化工行業環境風險評估過程中,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環境的評估工作要定期進行開展,這樣有助于保證企業對于環境風險的處置與預警措施具有長期性與有效性,并且有效降低生產環節對于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預測與管理災害事件,在不斷加強企業對環境風險決策管理的同時,強化企業對環境風險的處置應變能力,對于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風險隱患加以消除,并采取有效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
化工企業的生產經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然而其化工行業的環境風險隨時存在于企業的生產過程中,為保證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證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不斷地加強環境風險防范意識,提高對環境風險的處置與協調能力,優化環境風險源的管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把化工行業環境風險評估工作切實落實到位,確保環境風險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對風險事故的預測能力,盡量減少化工環境風險事故的發生,避免為企業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林武.化工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探討[J].攀枝花科技與信息,2013(1).
[2]于學珍,成文東,李賀.環境風險評價與安全風險評價相容性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3(16).
[3]樊帆,陳眾.化工行業環境風險評價研究[J].綠色科技,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