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博宇
摘 要:作為我國的一項基礎工程,鄉鎮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事業在農村的發展與延伸,也是科教興國的主要內容。因此,加強鄉鎮圖書館管理,更好地服務于新農村建設是鄉鎮圖書館面臨的主要任務。本文主要探討如何提高鄉鎮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水平的做法,以期充分發揮出鄉鎮圖書館的文化職能作用。
關鍵詞:鄉鎮圖書館;管理;服務
作為我國農村圖書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圖書館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陣地。鄉鎮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極大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1]。同時,還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振興農村經濟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不過從整體上來說我國鄉鎮圖書館發展水平不高,管理效能與服務水平偏低,成為農村文明建設的薄弱環節。因此,必須抓好鄉鎮圖書館建設,提高管理效能,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民朋友,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1 鄉鎮圖書館(室)的定位
鄉鎮圖書館(室)是面向基層的主要文化機構,由鄉鎮人民政府領導。首先,它是我國公共圖書館在農村的發展與延伸,服務對象為農村集鎮居民在內的全體鄉民。目前,國內“農村書屋”已實現農村全覆蓋,共計64萬個,可以說它是擁有最大讀者量的特定類型的圖書館[2]。其次,它是鄉鎮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在推動農村經濟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鄉鎮圖書館(室)是傳播先進文化,開展社會教育的主陣地。因此,鄉鎮圖書館必須圍繞當地群眾的閱讀需求開展工作,為群眾提供一個舒適、寬松的休閑娛樂環境。通過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寓教于樂,積極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2 鄉鎮圖書館(室)提高管理與服務水平的對策
(一)重新審視鄉鎮圖書館的作用,加強組織領導
鄉鎮圖書館承擔著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倡導社會讀書的職能。它是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這對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推動農村經濟與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各級領導必須充分認識到鄉鎮圖書館的重要作用,將鄉鎮圖書館建設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首先,將鄉鎮圖書館建設納入各級政府發展規劃與政府考核監督體系。同時,構建鄉鎮圖書館建設目標考核責任制,將其作為評價地區發展水平,領導干部工作業績的參考依據以及創建文明鄉鎮、文化先進縣的考評指標。這樣就能從上到下形成各級重視,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加大資金支持,這是鄉鎮圖書館發展的基本物質基礎
館藏資源是圖書館運行與服務的基本前提。鄉鎮圖書館一般隸屬于鄉鎮文化站,而文化站經費主要來自鄉鎮財政[3]。很多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鄉鎮財政困難,鄉鎮圖書館獲得的經費十分有限。沒有經費保障,圖書館館藏建設、運行維護都是一句空話。因此,辦館經費成為制約鄉鎮圖書館生存與發展的首要因素。鄉鎮領導要本著為群眾造福,為子孫后代造福的意愿,想方設法,拓寬資金渠道,盡量給予鄉鎮圖書館資金支持,保證當地圖書館事業的正常發展。對于經濟落后的鄉鎮,應以鄉鎮財政支出為主,廣泛發動鄉鎮企業、工商個體戶、人民群眾參與。同時,圖書館還可適當開展一些有償服務項目,以緩解資金匱乏的難題。
(三)建章立制,進一步完善鄉鎮圖書館管理機制
當前不少鄉鎮圖書館管理滯后,雜亂無章,服務水平明顯不高。為進一步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必須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機制。首先,根據當地群眾閱讀需求與閱讀習慣,合理制訂開館時間。同時,建立健全圖書借閱制度,這是鄉鎮圖書館服務于讀者的有效措施,能保證館藏資源的正常流通。其次,明確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采用責任追究制,分解量化管理目標,讓鄉鎮圖書館管理工作邁上制度化、規范化的正軌。最后,健全績效考核機制,采取有效的獎懲措施,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四)加強館藏資源建設,打造基層特色圖書館
館藏數量與質量是圖書館發展的重要基礎,若館藏資源少,質量差勢必影響對讀者的吸引力。鄉鎮圖書館首先要明確服務對象,并根據不同服務對象的閱讀需求以及當地區域優勢與經濟發展特點,制定購書計劃。選購書籍時要充分考慮到農村產業化發展與生產科技信息的需要,并與農民閱讀能力相適應。圖書管理員要因地制宜,主動到基層調研,與農戶溝通,了解他們的信息需求,使購書計劃更有針對性,保證將有限的購書經費用到刀刃上。其中,要將當地農業生產、專業戶中最需要的生產技術與管理用書作為當地圖書館的主要館藏資源,真正滿足當地農民的閱讀需求。在圖書采購時要考慮到三點:一是書籍內容上的實用性,是否能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二是方式上的直觀性,農民文化水平不高,更喜歡簡單易懂的方式了解信息;三是利用上的實效性,農民讀者更喜歡行之有效,利用后有實際效益的書籍。
同時,鄉鎮圖書館要積極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建設公共電子閱覽室,充分利用好共享工程。共享工程內圖書資源多達1500余萬冊,文獻數量、種類更加豐富,可明顯彌補鄉鎮圖書館館藏資源少、質量差等不足,更好地為廣大農民服務[4]。此外,圖書館要加大宣傳,主動向農民介紹館藏資源,并經常開展送書籍下鄉活動,為他們送去最實用的科技知識,引導更多農民參與閱讀。通過宣傳引導,激發農民學文化、學科學的熱情。同時,利用各種生動有趣的讀書活動吸引農民的目光,歡迎他們到圖書館來,認識鄉鎮圖書館,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
(五)加強管理員隊伍建設,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
圖書管理員是圖書館工作的直接實施者,其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圖書館服務質量與形象。針對當前鄉鎮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低,人員流動性大等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工作隊伍建設。一是把好錄用關,縣級文化部門要認識到圖書管理人員屬于特殊的教師,必須沖破“關系網”,采用公開招聘、公開考試的辦法,篩選那些真正熱愛圖書館事業,專業素養好、責任心強的人員擔任圖書管理員。對選聘的新人由縣圖書館進行業務培訓,合格后頒發上崗證。二要加強業務培訓,構建長效的培訓機制。鄉鎮圖書館大多規模小,一般只需安排1到2名工作人員。但是與大型圖書館一樣,鄉鎮圖書館也要開展采購、分類、編目、排架等基礎工作,同時,還要負責圖書借閱、圖書宣傳、讀者活動等其它工作。因此,必須加強對圖書管理員的業務培訓與職業道德教育,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意識與責任感,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通過專業講座、職業培訓、參觀交流、學術研討、選送進修等多種方式來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圖書管理員的業務素養。三是加強對人員的日常管理,采用定期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監管力度。針對工作人員存在的問題,立即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其立即整改,以確保圖書館服務質量。
3 結語
總之,鄉鎮圖書館(室)是一項系統而長期的工作,當前還存在很多問題與困難制約著鄉鎮圖書館(室)的發展。這需要我們每個圖書館人共同的努力與積極探索,進一步提高圖書館管理質量,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更高效、優質的服務,真正將鄉鎮圖書館打造成農村先進文化傳播的主陣地。
參考文獻
[1]鄭建萍.鄉鎮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0,11(32):229-230.
[2]李雪萍.新時期鄉鎮圖書館發展的定位與對策[J].交流與探索,2016,38(1):37-39.
[3]李 虹.鄉鎮圖書館建設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圖書館,2005,21(4):47-48.
[4]龐余良.農村基層圖書館(室)建設發展的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1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