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宇+王滿

摘要:“十三五”規劃對資本市場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化改革,備受青睞的創業板市場以其居高不下的市盈率日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本文選取了截至2015年底在深圳創業板上市的331家公司為研究樣本,基于因子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股價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顯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和股本情況與股價有著較強的正相關關系,償債能力與股價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營運能力對股價的影響微乎其微。
關鍵詞:因子分析 多元回歸 財務指標 股價 創業板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6)16-0065-02
業板自設立以來,不但解決了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問題,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障礙。根據深交所數據,截至2015年底創業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高達109.01,較2014年增幅近69個百分點,加權平均股價為30.38元。然而,過高的股價不能準確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市盈率過高往往意味著股價被高估,一旦股價泡沫破裂,不僅會給廣大投資者造成嚴重損失,也會給我國經濟建設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對創業板市場股價的變動規律以及影響因素的研究從未中斷。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本文在借鑒以往研究經驗的基礎上,以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財務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基于因子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方法,從發展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股本情況五個方面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股價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
(一)發展能力。發展能力反映了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和速度,由于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基本每股收益增長率分別從企業潛在獲利能力和企業資本擴張能力的角度反映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資本保值增值率體現了企業發展過程中資本的運營效益與安全狀況。所以本文假設:企業發展能力與股價呈正相關關系。
(二)盈利能力。根據價值投資理論,股票價格總是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所以,股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能力。盈利水平越高,股利也相應提高,引起股價上升。因此本文假設:企業盈利能力與股價呈正相關關系。
(三)營運能力。企業的營運能力體現了企業經營效率的高低。一般來說,企業經營資金周轉的速度越快,意味著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越好,企業的經營效率越高。因此本文假設:企業營運能力與股價呈正相關關系。
(四)償債能力。償債能力體現了企業到期能否償還債務、避免財務風險的狀況。鑒于企業到期能夠及時償債說明企業具有較強的償債能力,相應地市場對其就會有較高的期望,因此假設:企業償債能力與股價呈正相關關系。
(五)股本情況。一般來說,股本規模越大的公司實力越強,基本面更好,對股價有促進作用。同時,考慮到股權的流通程度,我們采用了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作為代理變量。由于非流通股的價格通常遠低于市場價格,所以當非流通股解禁時,往往會拉低股價。現行流通股比例越低意味著今后進入市場的解禁非流通股越多,這將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所以,本文假設:股價與流通股合計占總股本比例呈正相關關系。
二、實證檢驗
(一)數據選取。本文從CSMAR和RESSET數據庫選取深交所創業板截至2015年底的財務數據,考慮到財務指標和股價的完整性,剔除ST和*ST公司,總計選取331家樣本公司。財務指標數據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6位,股價選取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日的日均價,分析過程中已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二)指標度量。根據前述分析,本文從五個方面共計選取15個財務指標。發展能力指標:資本保值增值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長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記為X1—X3;盈利能力指標: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投入資本回報率、營業毛利率和每股收益,記為X4—X8;營運能力指標: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記為X9和X10;償債能力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記為X11—X13;股本情況:股本總數和流通股占股本總數,記為X14和X15。
(三)實證分析。
1.KMO及Bartlett球形檢驗。表1為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的輸出結果,KMO的檢驗值0.629相比于0.5有一定的顯著性,符合因子分析要求,Bartlett球形檢驗的近似卡方值較大,顯著性水平小于0.01,適合做因子分析。
2.公因子提取。根據解釋的總方差,累計前5個成分的初始特征值均大于1,這5個公因子的累計貢獻率為73.845,說明總體約74%的信息可由這5個公因子來解釋,可以較好地解釋原始變量,因此提取前5個公因子。
3.公因子分析。根據樣本數據經旋轉后的成分矩陣,可以進一步得到5個公因子所代表的意義。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投入資本回報率、營業毛利率和每股收益在第1個公因子上擁有的載荷值明顯高于其他變量,這5個變量主要被第1個公因子解釋,主要反映公司的盈利情況,記為H1。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在第2個公因子中擁有的載荷值較高,反映公司的償債能力,記為H2。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在第3個公因子中擁有的載荷值較高,主要反映公司的營運能力,記為H3。此外,因為資產負債率反映的是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情況,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公司的資本結構,因此同樣將其歸為H3。股本總數、流通股占比在第4個公因子上載荷值較其他變量明顯較高,主要反映公司的股本情況,記為H4。資本保值率和營業收入增值率在第5個公因子上載荷值較高,反映了公司的成長能力,記為H5。
4.因子得分。根據樣本數據的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得出每個因子的得分函數,這里以H1為例。
H1=-0.012X1+0.022X2-0.101X3+0.256X4+0.252X5+0.269X6+0.097X7+0.226X8-0.006X9+0.014X10-0.026X11-0.023X12-0.026X13+0.041X14+0.001X15
5.回歸分析。實證檢驗結果顯示,Durbin-Watson值為1.997,結果較為理想。接下來進行線性回歸,F值為14.259,對應P值近似為0,說明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下,模型的線性關系顯著。由此根據樣本回歸模型系數,得到多元回歸模型為:
Y=30.761+3.432H1+2.369H2+0.586H3-5.021H4+3.485H5
三、研究結論及分析
在回歸方程中,H1和H5的正回歸系數較大,為3.432和3.485,說明上市公司的發展能力和股本情況對股價的正向影響程度最大,其次為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公司償債能力為-5.021,對股價有著較強的負向影響作用,營運能力對股價的影響并不明顯。
發展能力的回歸系數為正且較大,說明創業板公司的成長性已經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創業板上市公司多處于創業期、成長期,因此公司未來的發展潛力必然成為投資者對公司預期估值的重要考量因素,研究結果與實際情況高度吻合。由于創業板公司規模性并不是很強,度量股本情況的指標主要是總股本和流通股的比例,二者對于股價有著同向的正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更加關注股權構成以及未來非流通股是否能夠拉低股價,說明市場對于股本情況的關注度日益提升。
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作為其業績的直接反映,受投資者的關注顯而易見,因此較強的盈利能力勢必提升股價。但是隨著資本市場的日臻完善,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說盈利水平可能只是考察創業板的一個因素,作為創業板公司,其潛在的發展能力更值得關注。而營運能力的回歸系數絕對值最小,說明該因子對股價有著極其微弱的消極影響,說明大部分投資者對公司營運能力的關注程度較低。償債能力指標回歸系數絕對值較大,這與整個行業的狀況密不可分,創業板市場的規模持續上漲使得投資者對于股價的關注更注重規模化和平穩化發展。資本市場的整體上揚,使投資者對于償債能力的關注度并不是很熱情,尤其對于長期償債能力,在因子得分系數中微乎其微。在水漲船高的創業板市場,高姿態的市盈率和發展能力固然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但穩健的償債能力仍然不可或缺。S
參考文獻:
[1]王斌會.穩健因子分析方法的構建及比較研究[J].統計研究,2015,(5).
[2]郭紅等.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動態財務預警指標選取實證分析[J].商業會計,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