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宇
摘 要:通過對復合圖書館的認識和對黨校圖書館現狀與特點的認識,分析了黨校圖書館在向復合圖書館轉型發展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并從館藏建設、數據庫共建共享系統建設、建立知識管理機制重組業務部門、開展知識服務提高服務水平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初步探討了建設黨校復合圖書館的策略構想。
關鍵詞:復合圖書館;黨校圖書館;圖書館建設
復合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混合形式,是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有機結合體, 向復合圖書館轉型是信息化和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央黨校提出了全國黨校圖書館要向復合圖書館轉型發展的要求,指出黨校圖書館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和全黨干部教育培訓的需要,應用現代信息手段,創新工作,改善服務,建設具有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功能的復合型圖書館,豐富、完善館藏結構,突出黨校特色,形成有機融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文獻信息服務體系。本文僅就黨校復合圖書館建設的一些問題做些初步的探討。
1 對復合圖書館的認識
1.1 復合圖書館的概念發展
復合圖書館一詞最早由英國圖書館學專家蘇頓(S·Stton)于 1996 年提出,他將圖書館分成連續發展的四種形態:傳統圖書館、自動化圖書館、復合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進入本世紀以來,國內也開始了對復合圖書館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論述,是2002年由黃宗忠教授提出的復合圖書館定義:復合圖書館是在一個機構框架下,以傳統圖書館為基礎,實現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共存互補并有機結合于一體,它應用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與傳統技術,對印刷型、電子型和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收集、組織轉化、管理,實現一體存取,為信息用戶提供館內服務和不受時空限制的網絡服務。
1.2 復合圖書館是現代圖書館發展的主要形式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和設備的廣泛應用和普及,數字信息資源迅速大量的增加,傳統圖書館必然要進入復合圖書館形態。復合圖書館是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之間的復合,是在紙本文獻、電子文獻和虛擬網絡文獻共存的環境下,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共存互補、并有機結合于一體的圖書館。復合圖書館已成為目前圖書館的主流發展形態,也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方向,在復合圖書館進一步的發展過程中, 圖書館的各個方面都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我們認為,復合圖書館并非是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發展過程中的過渡形式,而是具有自身特有的管理要求、運行規律與服務功能的全新的圖書館模式。正如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將會長期共存,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有機結合體——復合圖書館將是未來圖書館的主要形式,不會被數字圖書館所取代。
2 黨校圖書館現狀和黨校復合圖書館的發展分析
2.1 黨校圖書館的現狀和性質特點
黨校圖書館是我國五大系統圖書館之一,目前全國僅省級黨校和副省級黨校就有50多所。省級以上黨校圖書館屬于大中型圖書館,經濟條件和物質條件相對較好,信息資源也比較豐富,服務手段和管理方式大都已實現了自動化和現代化,基本上已進入了復合圖書館或向復合圖書館轉型階段;而地市級黨校圖書館屬于中小型圖書館,各方面條件較省級黨校圖書館有很大的差距,個別條件好的地市級黨校圖書館已在向復合圖書館轉型,大多數仍然停滯在傳統圖書館階段;至于縣級黨校圖書館,藏書少,館舍小,服務和管理都比較原始落后,有的甚至名存實亡。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地市級以上黨校圖書館。
黨校圖書館是黨校綜合性文獻資料中心,是為黨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文獻信息保障和智力支撐的學術性機構。是以提供圖書資料和數字信息資源等形式,為干部教育、黨校教學科研服務,為黨政領導機關決策服務,為推進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服務。黨校圖書館的館藏以社會科學文獻為主,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文獻為重點和特色,收藏了大量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歷史等多門類的文獻資源,已經形成了以馬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黨史黨建、領導科學、黨的民族理論政策等政治性、時事性較強的信息資源體系,成為我國社會科學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基地之一。
2.2 促進黨校復合圖書館建設的積極因素
2.2.1自動化、網絡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上個世紀90年代末,黨校圖書館提出了向自動化、現代化轉軌的任務,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全國省級以上黨校圖書館大都已實現了自動化管理和網絡化服務的目標,為復合圖書館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2館藏資源建設中數字信息資源的比重不斷加大
近年來,黨校圖書館都開始注重數字資源的建設,大多都訂購了如CNKI數據庫等以及一些專題數據庫,并逐步的擴大了數字資源的購買數量,有的黨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購置經費已經超過了紙質資源的購置經費。數字資源的逐步豐富,是復合圖書館建設的必要條件。
2.2.3特色數據庫建設的開展
特色數據庫建設是復合圖書館建設的重點,根據中央黨校的要求,一些有條件的黨校圖書館已開展了“黨校文庫”、省(區)情數據庫等數據庫的建設,開始進行館藏特色文獻的數字化工作,逐步形成黨校圖書館館藏中最具有特色的數據庫資源。
2.2.4全國黨校系統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工程的開展
由中央黨校牽頭,以“三大文庫”(即中國共產黨文庫,馬克思主義理論文庫,中國國情和方志文庫)建設為中心,開展了全國黨校數字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程。目前全國黨校系統已經建設的與“三大文庫”內容相關的數據庫有近百個,將在近年內建成具有相當規模的,能基本滿足黨校教育和干部學習需要的特色數字資源庫群。
2.3 制約黨校復合圖書館發展的消極因素
2.3.1受傳統圖書館理念的束縛嚴重
黨校圖書館發展的歷史比較長,大多數省級黨校都有五、六十年以上的發展歷史了,傳統圖書館建設理念根深蒂固,很難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如有的圖書館不重視數字資源的建設,總覺得看得見摸得著的才是真正的館藏,還有的扔抱著“舍書保刊”陳舊觀念不放,都嚴重的阻礙了黨校圖書館向復合圖書館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