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開放模式、電子技術應用、工作人員素質、圖書館環境這四個方面,對中外高校圖書館進行比較。目的是為了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推動中國高校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差異
圖書館是高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體現出一個學校的文化底蘊和學術氛圍。近年來,中國高校圖書館建設,逐漸引起業內人士高度重視,圖書館各方面有了迅猛發展,但中國高校圖書館相比國外高校圖書館仍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開放模式
中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主要服務對象是本校師生員工,一般不對外開放。雖有個別學校實現了對外開放,但是只能閱覽圖書,不能外借圖書。而能夠將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資源一體化的高校則少之又少。
國外高校圖書館的一大特色是對外開放。從20世紀70年代起,德國高校圖書館不僅可以讓公眾免費閱讀圖書,還可以讓周邊城市居民外借書籍。比如德國海德堡大學圖書館,它是對市民開放的。本市市民不需要填寫個人的資料或是出示身份證,更不用辦理閱覽證,市民能隨意在圖書館內查找資料,翻閱雜志。美國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做得尤為成熟,使得教育資源能夠合理利用。美國公立大學圖書館是沒有任何“門檻”的,美國居民基本不用出示任何證件就可以實現圖書的借閱,而私立大學的圖書館也不會嚴格地禁止外人入內,除對本校員工和學生開放外,也不會拒絕市民進入。比如哈佛大學,其大多數圖書館不僅滿足本校師生借閱需求,還對校外研究人員實行開架借閱。日本高校圖書館則利用館際互借和部分資源對外開放這兩種方式。只要出示有效證件,日本居民和外國人都可以辦理借閱證。而部分學校只需要出示相關證件,就可以免費借閱圖書,有些圖書館也會收取一些費用。
2 電子技術應用
中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圖書館信息問詢和圖書外借都是人工操作。九十年代起,現代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中國高校圖書館開始使用計算機管理系統,電子資源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然而,相比圖書館電子資源成熟的國家,依然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為:數量少,設備配置低,網絡設施不完備,網上堵塞嚴重。
而外國高校圖書館的電子管理系統十分人性化。比如在哈佛大學,如果讀者在圖書館沒有找到需要的書,可以使用圖書館電子系統進行館際互借。這樣就可以在美國其他的圖書館和國外的圖書館借書。如果讀者只是需要一本書里的某幾頁,可以要求圖書館將這幾頁復印并且郵寄過來。這些服務和設施都是免費的。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圖書館,電子化十分普遍,讀者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網絡查詢圖書館的圖書和雜志的目錄,然后去圖書館借閱書籍。如果需要的書被其他人借走了,可以在網上聲明下一位預借,這本書被歸還以后,圖書館就會通知這位讀者。德文的書貴,有些經濟不寬裕的學生選擇復印圖書而不是買書,所以在圖書館網絡目錄中,有幾項是為這類學生專設的。比如特里爾大學把書的價格和頁數標出來。通過這些數據算價錢,學生就可以知道買書和復印哪個更便宜了。
3 工作人員素質
中國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社會地位不高。由于大眾對這一職業的不了解,圖書館工作被誤認為是體力勞動,圖書館館員被認為是文化程度低的工人。在很多學校里,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地位比教師低。中國高校圖書館在長時間以來,幾乎是學校的收容所,老弱病殘的去處,這些人進入了新崗位后,不主動學習專業知識,專業水平很低,導致圖書館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高素質人才比例小。中國大部分高校,沒有嚴格的圖書館專業人員制度,使很多沒有專業資格證的人也能在圖書館工作。目前也有部分一流高校圖書館館員專業素質高,但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實際素質與圖書館要求素質相差甚遠。
國外圖書館館員被列為上層人士,社會地位非常高。在英國一項社會階層調查報告中,圖書館館員在第一類階層。由此可想而知,此類行業精英的社會地位更高。之所以他們有這樣高的社會地位,其中的一個因素是他們擁有高素質和高學歷。外國高校圖書館十分注重學歷和專業知識水平,大學圖書館館員必須擁有圖書情報專業學士學位或碩士以上學歷,并且取得本專業資格證書,他們圖書情報專業知識水平高,具體學科研究經歷豐富。外國圖書館還特別注重工作人員的溝通能力和網絡技術應用水平,在這樣嚴格的職業制度下,保證了圖書館館員極高的業務水平。
4 圖書館環境
良好的閱覽環境,能使讀者心情愉悅,增加學習興趣。目前,中國的大部分高校圖書館桌椅、書架擺放混亂,采光不好、光線暗,空間狹窄,標語、條幅的布置無序,冬天冷夏天熱,影響了讀者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效率。有一些高校圖書館的閱覽環境有所改進,但是和外國圖書館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外國很多高校特別重視圖書館環境。美國的高校圖書館環境很好,館內寬敞明亮,書架桌椅都整齊擺放,給讀者提供了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圖書館同時也是一個大學的標志性建筑,比如華盛頓大學內的蘇塞羅圖書館。這座圖書館的一樓有伽利略、牛頓、達芬奇等名人的雕塑。圖書館二樓的窗戶是由彩繪玻璃制成的,在陽光照射下,顯得室內五彩繽紛。而該圖書館的20米高的閱覽室更具特色,可同時容納數百位讀者在此閱讀,為了光線充足,配有專業的照明設備,使讀者能享受閱讀的樂趣。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大學的綜合圖書館是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這座圖書館是巴洛克式建筑。700多年前的建造者為了館內圖書能長期保存,在建筑材料上多選用木料,且派有專人定期維護。這個圖書館的屋頂有五米高,運用戰爭、宗教和歷史的素材,將各類瓷磚畫和掛毯裝點其中,成為圖書館一大亮點。
中國高校圖書館事業在前進中發展,許多方面雖有很大進步,但與外國圖書館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我們應該學習借鑒外國的成熟經驗,改變開放模式,合理利用先進電子技術,強化館員專業素質培訓,改善圖書館環境,為大眾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和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霞,論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3,(2);60-61.
[2]鄧珞華,周欣平,中美兩國高校圖書館管理之比較,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1).
作者簡介
熊一穎(1987-),女,四川省蓬安縣,南充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