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地質資料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匯交人遵照國家、行業或專業的技術要求編制、整理地質資料,使其達到規定的質量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向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或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匯交是法定義務。有關地質資料匯交的法律條文、政策法規、匯交規范等等有很多,在此不再復述。我們今天就說幾件小事——匯交過程中遇到那么多細枝末節到底是為什么?也許我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之后,匯交人可以更輕松地整理制作地質報告,更愉快地做好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驗收的工作人員也能把握好驗收尺度,抓大放小,加快驗收進程。
說說匯交人常常疑惑的幾個問題:
問題一:資料館收這么多資料除了占庫房還能有什么用?
答:野外地質工作都十分艱苦,很多地質工作者甚至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地質資料得之不易且價值難以估量。地質資料作為地質工作服務社會的主要載體,廣泛應用于國土資源調查、城市規劃、重大工程和經濟建設的方方面面。只有實現地質資料的聚集,使之規范化、標準化,得到妥善保管和合理開發,提高地質資料的利用率,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地質資料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問題二:為何以前把評審過的報告交來就行了,現在搞得這么復雜,又要紙介質,又要光盤?
答: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顛覆了很多傳統觀念,以往紙介質是地質資料查借閱和復制的唯一途徑,費時費力,現在電子資料查借閱方便快捷,是大勢所趨。在這個大背景下,匯交人在匯交紙質地質資料的同時就必須提供電子版了。
問題三:紙電都是一套東西不就行了?為何非要紙電完全一致?
答:為了保管和查借閱的方便。舉個例子,甲借閱某檔紙質資料的時候找到一些他需要的數據,所以要復制正文第60頁和第8張圖。傳統的方法是復印機復印,但現在我們有更為方便的電子版,工作人員只要在電腦上搜索資料檔號,就可以很快找到甲需要的文字和圖件然后實現拷貝。試想如果紙電不一致,甲需要的正文第60頁也許在電子版里是第65頁,第8張圖也許是電子版里的第15張,這種錯亂會加大檢索難度,大大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所以紙電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我個人認為這種紙質和電子查借閱并存的現象只是電子數據取代紙質數據的一個過渡,有一天,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電子查借閱將成為主流甚至是唯一的查借閱方式,紙質資料將退出歷史舞臺,也許會成為見證歷史的文獻永遠沉睡在庫房,我想,到那個時候就沒有“紙電一致”這一說了。
問題四:折圖的地礦行業標準是折成A4大小,也就是21cm×29.7cm,你們為什么要求是20cm×28cm?你們違規了!
答:如果你的圖件正好是A4大小,我們絕對接收!如我們所知,圖是越折越大的,如果一開始就以A4大小折圖,最終的圖件將大于A4。全國地質資料館的檔案盒正好是A4大小,圖大于標準尺寸就不能平整地放進檔案盒內,這會縮短資料的壽命。
問題五:紙質資料為什么非要膠裝?訂書針,雙面膠方便快捷,為什么不行?
答:為了便于長期保管。訂書針和雙面膠都非常容易脫落,訂書針還會生銹,造成附近數據信息的丟失。膠裝的壽命大概有30至50年,線裝的古書可以保存上百年,所以線裝是最靠譜的裝訂方式。
問題六:我們單位打印機打出來就是有很多劃痕,就是有色差,我也沒辦法……
答:有劃痕可能是因為使用了“快速打印”功能,正常打印還是出現劃痕就需要檢查打印設備了。如果你用的是噴墨打印機,就需要檢查打印機墨盒是否充足,噴頭是否太臟了;如果是激光打印機,硒鼓和墨粉倉是一體的,需要更換硒鼓。
每個人對顏色的敏感度都不一樣,電腦顯示器對顏色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所以色差問題不可避免,這里說的色差是在同色系的范圍里。但如果黑色變成咖啡色,紅色變成黃色,是絕對不可以的。如果打印設備正常,圖件紙電顏色仍有跨色系的色差,請檢查打印設備。
地質資料需要長期保存,也許100年后我們不在了它們還在,所以請把字跡清晰,著墨牢固的高質量的地質資料匯交給我們。
問題七:這個光盤在我們那能打開,怎么到你們這就打不開了呢?
地質資料匯交所用的光盤需要是檔案專用光盤,但這個規定并沒有很好的執行,也就是說沒有強制規定,現在匯交單位匯交的光盤品種繁多,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劣質光盤一個月就消磁了,造成信息丟失。希望匯交單位使用質量較好的光盤。
地質資料的收集需要匯交人和驗收的工作人員互相配合,彼此理解,對有爭執的部分平心靜氣地協商,比如色差問題,可以多找幾個人共同判斷。匯交人應按地礦行業標準匯交真實有效的地質資料,并按匯交要求整理、制作。驗收的工作人員應提高工作效率,盡快給出修改意見。匯交單位匯交人員變動大,影響地質資料的制作及匯交質量,給驗收工作帶來較大困難,但固定每個匯交單位的匯交人員難度很大,所以驗收的工作人員要明白地質資料的制作過程中錯誤在所難免的現實,要保持好心情,把每個匯交人員都當成是初次制作地質資料的新手,在一遍一遍地向其講述匯交格式及相關要求的時候克制自己的情緒,做好地質資料驗收的服務工作。
希望匯交人和驗收人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地質資料的匯交越來越規范,當然,匯交和驗收的過程最好是越來越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