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維
摘 要:一點資訊憑借自身過硬的技術壁壘以及高明的興趣營銷,解決了用戶對于信息內容的私人訂制化渴望,也為成就了自己在激烈廝殺的新聞客戶端戰場上殺出重圍成為前三甲,并將資金鏈打通為自身下一步改革與創新提供更多的可能。
關鍵詞:一點資訊;興趣營銷;新聞客戶端
0.引言
如今,手機中的新聞客戶端似乎取代了曾經取代傳統報業的門戶網站。然而,新聞客戶端之間的戰爭是極其慘烈的。根據2015年9月市場調研機構eMarketer給出的一份《亞太地區互聯網訪問率情況》的調查報告,其中就有關于中國智能手機使用情況的數據。從eMarketer給出的報告內容來看,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5.3億人。
這5.3億人中90%的人手機里只安裝一個新聞類客戶端,因此,對于新聞客戶端的運營者來說,這唯一一個名額就是他們生存下去的機會。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發布的安卓客戶端2016年1月新聞類客戶端用戶活躍度排行榜顯示,整體而言,排在前三甲的分別為:今日頭條、騰訊新聞、一點資訊,優勢十分明顯。搶占市場份額是一個全方位的戰役,這考驗管理者對于產品鴻觀到細節上的把控。相比“今日頭條”早早占領智能手機新聞客戶端陣地以及騰訊、搜狐、網易、鳳凰等門戶從PC端轉戰移動終端相比,后起之秀“一點資訊”一路殺入新聞客戶端前三甲的過程更值得研究。
1 研究方法
首先,可作為用戶深度使用“一點資訊”,從用戶角度對其產品做出最直接的評價。
其次,根據搜集到的“一點資訊”公開信息數據以及管理層之前所做的采訪,分析其經營的模式。
最后,一點資訊的第一大股東是我所工作的鳳凰網,且我因工作的關系需與一點資訊的產品經理以及部分頻道的責任編輯有頻繁的聯系,因此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其內部的運營流程。
2 一點資訊發展現狀分析
2.1 行業壁壘
壁壘越高企業距離受到同行威脅的時間就越長,互聯網公司的主要壁壘是技術壁壘與資源壁壘。其他新聞客戶端依然是頻道思維,面向頻道做頂部內容,或者與第三方合作邀其入駐做PGC,其實實質上還是一種“主編加記者”的傳統傳媒模式,但是這種傳統模式已很難滿足當下移動用戶閱讀要求。
一點資訊的行業壁壘便在于根據用戶的興趣閱讀痕跡,利用數據手段讓每個人不費力的成為自己的主編,可以決定只呈現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不必為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浪費流量和瀏覽挑選的時間。這不僅源于過硬的技術還有海量的內容提供渠道。
2.2 技術壁壘
根據概述中的那張2016年1月新聞類客戶端用戶活躍度排行榜可以看出,行業老大市場占有率達到40.78%的“今日頭條”和市場占有率達16.44%的第三名“一點資訊”都具有其它新聞客戶端沒有的個性化推薦功能,換句話說,57.22%的智能手機用戶選擇使用這種更加私人化的具有興趣推薦的新聞客戶端,并且這個比例在日后勢必還會上升。
一點資訊在搜索、推薦、個性化、數據挖掘、機器學習以及網頁、移動端開發等領域具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傳統新聞客戶端主要依賴的是龐大的編輯團隊,而一點資訊的核心技術發明興趣引擎借助搜索、內容深度分析、個性化推薦、機器學習等技術,從數量龐大的媒體庫中抓取新聞,同時一點資訊的底層架構和篩選算法,經過數據、關鍵詞學習,可以識別出垃圾文章、軟文和深度文章,無須依賴龐大的人力,是一款技術驅動的興趣引擎。
興趣引擎是一點資訊獨創的專利技術,它是在底層技術架構上把搜索引擎和推薦引擎有機交融,既提取了搜索引擎的數據爬取、文本分析等技術優勢,也結合了推薦引擎利用個人畫像推送內容的形式,可智能分析用戶興趣愛好,從而為用戶精準推薦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內容。這種“私人訂制化”的新聞服務顛覆了傳統門戶網站的內容組織形式,也是迄今為止不依靠單純的產品創新,而是一種產品與技術的聯動提升創新,新聞客戶端以“千人千面”為核心競爭力。
2.3 資源壁壘
2015年年初鳳凰網斥資3.6億投資一點資訊,這是是鳳凰新媒體歷史上最大的單筆投資。與一點資訊宣布深度合作的還不止鳳凰網一家,還包括一點資訊最早的投資方小米,三家企業將以一點資訊為中心進行深度合作,這就意味著小米、鳳凰網將在渠道、內容等方面支持一點資訊。
小米生產的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上全部預裝“一點資訊”客戶端,也就是說,沒賣出一臺小米只能通信產品,就增加了一位一點資訊的用戶,這種渠道資源支持,對一點資訊的市場占有率的貢獻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而鳳凰網給予一點資訊的資源是來自于內容。利用技術手段,鳳凰網與一點資訊多頻道打通,并分享鳳凰網自制文字專欄、視頻及音頻節目的版權。以鳳凰網博報頻道與一點資訊自媒體平臺打通為例,在鳳凰博報上發表文章,可以在一點資訊同步出現,反之亦然。兩個平臺閱讀數據共享,也就是說在一個平臺上顯示的是兩個平臺流量的總和,以此增加作者的成就感,也更加能夠吸引用戶的眼球。
3 一點資訊內部管理與營銷手段
一點資訊早期的內部組織架構與傳統的新聞門戶基本依賴于龐大的編輯團隊不同,一點資訊所代表的興趣引擎,幾乎完全依賴于搜索、內容深度分析、個性化推薦、機器學習等技術來實現資訊的推薦。
團隊90%為工程師,他們負責資訊的抓取、甄選、分析、檢索、去重、分類、聚類、推薦,以及機器學習。技術驅動+用戶導向使得一點資訊較之傳統新聞門戶有了革新性的變化,成為真正的技術驅動的興趣引擎。
在內容運營方面,訂閱量大的重點標簽進行人工篩選和加工。大頻道幾人負責一個,小頻道一人負責幾個,編輯直接對頻道流量負責。一點資訊的編輯還會用QQ群將幾個合作的新聞平臺編輯拽到一起,在這個群里,各平臺編輯們向一點資訊的編輯推薦自己平臺的優質內容,一點資訊的編輯再從中甄選內容推薦到負責頻道下的重要位置。一點資訊的市場占有率越大越容易拿到免費的資源,因為在互聯網媒體圈里,資源提供方看中的并非是金錢,而是社會影響力,也是一種隱形的市場占有率,所以在各編輯群里各媒體平臺媒體人都積極的向一點資訊的頻道編輯推薦自家的內容,只為了能登上最好的位置,用戶打開內容看到內容來源時,便也是一次廣告宣傳。
一點資訊的編輯會平均一天三次推薦給用戶push,其中兩條是全平臺用戶都可以收到的,另外一條是各頻道編輯選優秀內容推薦給訂閱該頻道的用戶的。這樣的個性化推送更大大增加了用戶的活躍度,因為推送的內容必是用戶本身最為感興趣的,也大大增加了用戶對產品的黏性。發展到現在,一點資訊內部的組織架構也與早期有所不同,運營團隊的逐漸壯大的同時,其廣告部門也日趨壯大,這源于一點資訊的用戶數量激增以及植入廣告的手段之高明。
一點資訊專利的興趣引擎的背后實質上是興趣營銷。通過抓住用戶興趣這個功能,建立了高粘性的用戶群,也構筑了商品和服務信息精準到達用戶的新渠道。當用戶樂此不疲的使用一點資訊,享受其帶來的個人喜愛的豐富內容信息的同時,一點卻已將他們劃分在了不同的數據庫內,廣告部拿著這些數據庫換取了比門戶網站更多的廣告費。
未來移動互聯的廣告會分為:門戶廣告、關鍵詞廣告,整合營銷以及興趣營銷這四種業態,興趣營銷不僅僅會是產業的補充,更是一次產業的顛覆與重整。關鍵是它相比于其它模式,更加有效,更加精準。興趣引擎能夠有效幫助品牌激活興趣營銷,并提供基于興趣驅動之下的精準營銷、品牌曝光以及原生營銷等等。
4 一點資訊自我改革與創新
互聯網行業就是條令人不進則退的激流,產品版本每兩周就要迭代一次,因此創新與自我改革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一點資訊2016年的藍圖是“落實全網化想法,推出內容應用商店”,就在近期,一點資訊推出了新版應用,包括了新產品 “內容應用商店”。
在猴年春節前迭代的新版本中,一點資訊在底通的標簽選項中把上一版本中的“發現”改為“應用”。推出了一系列內容垂直的客戶端,比如“鳳凰FM”“追星神器”“穿衣搭配”。這些 客戶端 的內容并不混進一點資訊的首頁新聞資訊的信息流里,只是被添加到頂通的個性化頻道標簽中。用戶需要像點擊一個頻道那樣去點擊安裝好的應用才能看到。
而接下來,用戶打開一點資訊,會發現它不僅是一個新聞應用,而且能滿足多方面內容需求。比如用戶是個粉絲,喜歡追星,可以使用 “應用” 中的追星神器。在追星神器里,也有下一級的頻道,訂閱不同的明星相關內容,或者看他們的行程。這些客戶端都可以單獨拿出去,作為一個個客戶端。而一點資訊平臺,將來也能接入與內容緊密結合的第三方應用進來。這第一批應用都由一點資訊一點的產品和技術團隊自己開發出來的,作為樣板示范。而跨出新聞資訊領域,向更廣泛的內容領域邁進,則是一點資訊全網化想法的落地舉措之一。
一點資訊聚焦的是內容,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平臺。所謂平臺或生態,一點資訊將從三個方向打造其應用商店,第一是接入第三方應用,比如那些跟內容相關的、重內容的應用,可以接入一點資訊,通過調用興趣引擎,讓體驗更好。除此之外,一點資訊已經引入自媒體,他們通過創造內容來獲得收益。一點資訊也將開放 客戶端 制作能力,讓一些專家,他可能不擅長創作內容,但是他可以借用一點快速制作出 客戶端,用一點的內容庫來做運營。這種模式在國外被稱作內容策展者,很多內容策展人是某個行業的從業人士,根植于各個細分領域,通過其專業視角來整合內容。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任何科技的進步都是對個性的尊重,從封建社會的露布、小報到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刊登航運信息、貨價的商業性報紙,二十世紀初期與革命相關的政論報,以及單向傳播的廣播、電視到多向傳播的微博、微信,明顯的,壟斷發聲的特權逐漸被打破,自由和個性得到尊重。
一點資訊的劣勢是進入移動閱讀領域較晚,同時新聞客戶端競爭激烈。前有技術類型相似的“今日頭條”占據了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后有自帶大量忠誠粉的絲傳統報紙和雜志出的客戶端的追趕。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點資訊如何突圍?
總體而言,一點資訊是在科技進步、移動互聯網發展、人們個性化需求增長的時代下應運而生的,通過技術手段,打通內容的生產、整理,分發和平臺合作,構建一個生態化的內容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機器能全網抓取和精準推薦內容,再加上人工有情懷的加工及推薦,用戶能自由和方便地得到他們想要且喜歡的內容。這或許就是新聞的未來也未可知。
參考文獻
[1]張楠. 早間新聞與《羅輯思維》——自媒體成功案例對傳統廣播早間資訊節目的啟發[J]. 中國廣播,2016,06:64-67.
[2]何霞. 全媒體時代下新聞資訊類節目報道的特色探析——以鳳凰衛視《全媒體全時空》欄目為例[J]. 現代視聽,2015,04:22-26.
[3]胡丹. 中國電視新聞資訊節目特色研究——以遼寧衛視《說天下》為例[J]. 經營管理者,2015,07: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