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均華
摘 要:隨著我國對于高職院校教育的日漸重視,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和培養機制也在日漸完善。高等數學課程建設作為高職教育課程建設中重要的一環,在當前的高職教育體系中,定位仍不夠明確,仍然亟需通過改革來構建更加科學與合理的課程體系。本文在對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定位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關于我國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改革的相關建議。
關鍵字:高等數學;定位;改革
1 引言
隨著我國對于高職院校教育的日漸重視,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和培養機制也在日漸完善。高等數學課程建設作為高職教育課程建設中重要的一環,在當前的高職教育體系中,對于高等數學教學體系的構建不僅對于學校,更是對于廣大的高職學生有著深遠的意義。在當前的高職教育體系中,存在著對于數學課程體系的定位不明確,教學方式仍比較落后等問題。雖然當前廣大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目標仍是培養專業素質過硬的應用型的人才,來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對于各行各業的技術型人才的需求,但是如果僅僅是注重對專業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了對學生基礎素質的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在人文、科學上的培養,無異于僅僅看重眼前而忽視了高職學生更為長遠的利益和發展。因此,在我國廣大的高職院校中,面對日益擴大的招生規模,對高等數學等一些基礎性學科課程體系的構建,給予其更為準確的定位和對于教學體系的革新尤為必要。
2 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定位分析
對高等數學的學習,不僅能給以后的專業課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更能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有利于學生長遠的發展。在當前高職的教學培養計劃中,一般會給經管類以及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安排高等數學的課程,而這些專業以后的專業課程,又有絕大多數和數學課程息息相關,例如在經濟學的課程中需要時時用到微積分的知識,理工科的專業課更是多數都建立在數學學科之上,因此高等數學作為高職教育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不僅僅是一種應用的工具,更是貫穿于學生整個大學生活的始終,因此,就短期來看,高等數學可以使學生整個專業的學習更加順利,為以后練就扎實的專業技能奠定基礎。
高等數學作為探索人文和自然的工具,能有利于學生受到科學和人文知識的熏陶,提高基礎素質。我國當前廣大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仍是專業素質過硬的應用型人才,然而高職院校的教育決不能僅僅的和簡單的技術培訓劃等號,高職教育仍應該注重對于學生基礎素質和人文、社科類知識的培養,使其成為綜合性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而高等數學作為世界性的基礎性學科之一,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都與數學息息相關,是推動人類進步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高等數學的學習也體現了一個人良好的文化修養。同時,一個人基礎素質的提高對于其長遠的發展更是有著深遠的意義,時代不斷在進步和發展,僅僅對學生培訓固定的技能并不能使其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形勢,一旦其專業技能被社會所淘汰,良好的自身素質也有利于其更快的接受新的知識,為其以后的個人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3 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改革分析
由老師為主導,變為學生為主導,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般都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講臺上一講就是一節課,學生僅僅扮演一個聽者的角色,這種模式往往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的結果也不是很理想。而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將權利交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變成課堂中的主體,教師僅僅是起到指導的作用。高職數學教師可以有意識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小組內部通過合作進行學習,并且在課堂上向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成果展示,這樣可以實現從老師被動教到學生自己學的轉變,同時對于各小組的展示進行一定的補充和完善,并將其作為評判學生期末成績的標準之一,可以有助于學生在平時就養成主動積極學習的習慣。針對高職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化問題,高職數學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差異化的高職數學教學方案進行層次性教學。在細分過程中,需要參照不同的學習目的、不同基礎和學習能力學生,并在平時的教學課堂中進行實踐。
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平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我國科技的發展,教學的工具也在進行不斷的創新,徹底改變了之前完全依靠老師在黑板上進行板書的教學模式。多媒體課件以及網絡軟件等可以使得課上呈現出來的知識更加立體和生動,而且也能夠大量減少數學教師進行板書的時間,因此,我國高職的高等數學教學課堂中首先應該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同時可以對網上的課件資源進行參考,使得數學知識的展示更加直觀和層次豐富;其次,復雜的數學運算離不開相關軟件的協助,例如SPSS、EVIEWS等統計軟件使得統計數據的分析更加便捷,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軟件資源進行下載,并配備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來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認知。
加強數學理論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相比于高中數學教材,高職數學抽象的符號使用更多,更加注重推理的過程,公式更為復雜,對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這使得一部分學生對學習高等數學失去了興趣。因此,高職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盡量將抽象的理論和現實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結合,提高數學課堂的實用性和趣味性。老師可以選取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提供給同學們進行討論,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高等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得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建立綜合的學生評價標準,不僅僅依賴學習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好壞。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需要同時考慮到學生原來的水平,充分肯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取得的進步,是否學習態度有了積極的轉變以及能否遵守紀律、團結互助等等,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使得對于每一個學生的評價都能客觀、綜合、沒有偏頗。
4 結語
高等數學課程建設作為高職教育課程建設中重要的一環,在當前的高職教育體系中,對于高等數學教學體系的構建不僅對于學校,更是對于廣大的高職學生有著深遠的意義。我國當前的高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對于數學課程體系的定位不明確,教學方式仍比較落后等問題,本文在對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定位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關于我國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改革的相關建議,認為我國當前高職的數學課程教育應該由老師為主導,變為學生為主導,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平臺;加強數學理論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建立綜合的學生評價標準,以期為以后的高職數學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1]吳訓青.高職院校高等數學定位與改革的思考[J].讀寫算(教研版),2014(22).
[2]田陽.淺析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1).
[3]樂民.關于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3(25).
[4]周學勤.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8(10).